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孙行者落下云头,一五一十地向师父讲述了菩萨借童子,老君收回宝贝的事情。三藏听后,对老君和菩萨的安排感慨不已,不住口地称谢。他下定了决心,一心向佛,全心全意地准备继续西行。只见他整理好马鞍,翻身上马,猪八戒挑着行李跟在后面,沙和尚牵着马头,孙行者手持铁棒,在前面开路,四人沿着山路,从高山上径直往下走去。一路上,师徒四人风餐露宿,披霜冒露,历经艰辛。

他们走了很长时间,前方又出现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三藏骑在马上,抬头望去,只见山势巍峨险峻,心中不禁担忧起来,高声对徒弟们说:“徒弟啊,你们看这山势如此陡峭,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多加提防,恐怕又会有妖魔出来捣乱,给我们带来麻烦。” 行者安慰师父道:“师父,您别胡思乱想,只要您保持内心平静,安定心神,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事。” 三藏又叹了口气,说道:“徒弟呀,这西天之路怎么如此难走呢?我记得从长安城出发后,一路上春去夏来,秋尽冬至,都已经过了四五个年头了,怎么还到不了西天呢?” 行者听了,呵呵一笑,说道:“早着呢!早着呢!我们连西天的大门都还没出呢!” 八戒在一旁疑惑地说:“哥哥,你可别撒谎。这人间哪有这么大的门呀?” 行者笑着解释道:“兄弟,咱们现在就好比还在人家的堂屋里打转呢!” 沙僧也笑着打趣道:“师兄,你可别吹牛吓唬我。哪有这么大的堂屋,就算有,也没地方买这么大的过梁啊。” 行者一本正经地说:“兄弟,要是依老孙我看,这青天就是屋瓦,日月就是窗棂,四山五岳就是梁柱,整个大地就像一个宽敞的大厅!” 八戒听了,连忙摆手说:“罢了!罢了!照这么说,咱们还是趁早回去算了。” 行者赶忙说道:“别乱说了,只管跟着老孙我往前走就是了。”

于是,大圣横担着铁棒,带领着唐僧,一路披荆斩棘,沿着山路继续前行。唐僧骑在马上,远远地观赏着山中的景色,只见这座山的山顶高耸入云,仿佛能触摸到北斗星的把柄,树梢也像是要连接到云霄之上。在那青烟缭绕的山谷口,时不时能听到猿猴啼叫;在那郁郁葱葱的翠林之中,常常能听见松间鹤唳。山风呼啸之处,山魅站在溪边,捉弄着路过的樵夫;已成精的狐狸坐在崖畔,惊吓着打猎的猎户。好一座险峻的山啊!看那山峰四面八方高耸陡峭,四周地势险要。古老奇特的乔松枝叶繁茂,像是撑起了翠绿色的华盖,枯萎的老树身上爬满了藤萝。泉水潺潺流淌,飞流直下,寒气袭人,让人毛发都感到阵阵寒意;山峰高耸挺立,清风扑面而来,让人的眼睛都感到刺痛,连梦境和魂魄都为之惊动。时而能听到老虎的咆哮声,常常能听见山鸟的鸣叫声。麂鹿成群结队地在荆棘丛中穿梭,往来跳跃;獐子们聚成一伙,四处寻找野食,前后奔跑。站在草坡上望去,看不到一个旅客的身影;走进深山的凹处,四周却都是豺狼。这里看来并非佛祖修行的地方,倒像是飞禽走兽的乐园。

唐僧看着这深山之中的景象,心中感到十分凄惨,不禁勒住马缰绳,对悟空说道:“悟空啊,我自从与众人在山上结下修行的盟誓,便如同吃了王不留行草药一般,毅然离开了长安城。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就像三棱子带来的阻碍,又像是被马兜铃催促着前行。我们翻山越岭,寻找着荆芥,攀登高峰,礼拜着茯苓。我就像竹沥一样,浑身防备着各种危险,可不知何时才能像茴香一样,得到朝廷的认可,完成取经大业啊?” 孙大圣听了,呵呵冷笑一声,安慰师父道:“师父,您不必过于挂念,也不要心焦。只管放心向前走,我保证您最终会‘功到自然成’的。”

师徒四人一边欣赏着山中的景色,一边信步前行,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渐渐西沉。此时的景象正是:十里长亭没有旅客行走,九重天上星辰闪烁。八河中的船只都已收港,七千州县的城门都已关闭。六宫五府的官员都已回府,四海三江的渔夫都已收起钓竿。两座楼头钟鼓敲响,一轮明月照亮了整个天地。

唐僧骑在马上,远远望去,只见山凹里楼台层层叠叠,殿阁重重相连。三藏说道:“徒弟们,此时天色已晚,幸好那边不远处有楼阁,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吧。” 行者回答道:“师父说得对。您别着急,等我先去看看情况如何。” 说着,大圣纵身一跃,跳到空中,仔细观察起来。果然,那是一座寺院的山门。只见:

八字形的砖墙涂着红粉,两边的门上钉着金钉。层层楼台隐藏在山岭旁边,重重宫阙掩映在山林之中。万佛阁正对着如来殿,朝阳楼与大雄门相对应。七层宝塔笼罩在云雾之中,三尊佛像散发着光辉。文殊台对着伽蓝舍,弥勒殿靠着大慈厅。看山楼外青光舞动,步虚阁上紫云升腾。松关竹院一片翠绿,方丈禅堂处处清幽。环境高雅宁静,让人心情愉悦,条条道路都像是在欢迎着他们。参禅的地方有禅僧讲经说法,演乐的房间里乐器声声。妙高台上昙花飘落,说法坛前贝叶生长。这里正是树林环绕的三宝之地,山峦簇拥的梵王宫。半壁灯火闪烁,一行香烟缭绕,雾气朦胧。

孙大圣落下云头,向三藏报告说:“师父,果然是一座寺院,正好可以借宿。我们走吧。”

唐僧放开缰绳,骑着马一直向前,径直来到了山门之外。行者问道:“师父,这是一座什么寺?” 三藏无奈地说:“我的马蹄刚刚停住,脚尖还没从马镫里拿出来呢,你就问我这是什么寺,也太没头没脑了吧!” 行者笑着说:“您老人家从小就出家做和尚,肯定读过儒书,才能去讲经说法,文理都精通,后来又承蒙唐王的恩宠。这门上有那么大的字,您怎么会不认得呢?” 三藏骂道:“你这泼猴!说话没轻没重的。我刚才面向西边催马前行,被太阳的影子照射着,这门虽然有字,可又被灰尘污垢遮住了,所以我没看见。” 行者听了,把腰一弯,身体瞬间长高了两丈多,用手把门上的灰尘掸去,说道:“师父,您请看。” 只见门上有五个大字,写着 “敕建宝林寺”。行者收起法术,问道:“师父,咱们谁进去借宿呢?” 三藏说:“我进去吧。你们几个长相丑陋,说话粗率,性格又刚直傲慢,要是不小心冲撞了这里的僧人,人家不借给我们住宿,那就不好了。” 行者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师父进去吧,您也别多说了。”

唐僧放下锡杖,解开斗篷,整理好衣服,双手合十,径直走进山门。只见两边红漆栏杆里面,高坐着一对金刚塑像,模样威严凶恶:

一个铁面钢须,栩栩如生,仿佛是活的一样;一个眉毛粗重,眼睛圆润,看起来十分机灵。左边的金刚拳头突出,坚硬如铁;右边的金刚手掌棱角分明,红得像赤铜。他们身上的金甲连环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头上的明盔绣带在风中飘动。西方果然有很多供奉佛像的地方,石鼎中间香火旺盛,火光通红。

三藏见了,不禁点头长叹道:“在我那东土大唐,如果有人把泥胎塑成这么大的菩萨,还烧香供养的话,我也就不用大老远地往西天跑了。” 正叹息着,又来到了二层山门之内,看到了四大天王的塑像,分别是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按照东北西南的方位排列,寓意着风调雨顺。走进二层门里,又看见四棵高大的乔松,每一棵都枝叶繁茂,像伞盖一样。忽然抬头,便看到了大雄宝殿,唐僧双手合十,虔诚地皈依,俯身下去行礼参拜。拜完起身,绕过佛台,来到后门之下,又看到了倒座观音普度南海的塑像。墙壁上都是能工巧匠精心塑造的鱼、虾、蟹、鳖等水族,它们一个个出头露尾,像是在海水波涛中嬉戏玩耍。唐僧又接连点了好几次头,感慨万千地说:“可怜啊!这些水族生灵都懂得拜佛,人为什么就不肯修行呢!”

正在赞叹之际,只见三门里走出一个道人。道人一看到三藏相貌不凡,气质高雅,急忙快步走上前施礼问道:“师父,您从哪里来?” 三藏回答道:“我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的,要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如今到了贵地,天色已晚,想借住一晚。” 道人说:“师父,您别怪我,我做不了主。我只是在这里扫地、撞钟,干些杂活的道人,里面还有一位管家的师父呢。我进去禀报他一声,如果他愿意留您,我就出来请您进去;要是他不愿意留,我也不敢耽误您的时间。” 三藏连忙说:“那就麻烦你了。”

道人急忙跑到方丈室报告:“老爷,外面来了一个人。” 僧官听了,立刻起身,换了衣服,整理了一下毗卢帽,披上袈裟,急忙开门迎接,问道人:“是什么人来了?” 道人用手指着说:“正殿后面那个人不就是嘛。” 只见三藏光头,穿着一件二十五条布缝制的达摩衣,脚上蹬着一双沾满泥水的达公鞋,斜靠在后门那里。僧官见了,顿时大怒道:“你这道人,该打!你难道不知道我是僧官吗?只有城上来的达官贵人来降香,我才会出去迎接。这么一个和尚,你怎么虚张声势,让我去接他!你看看他那模样,就不像是个老实人,多半是个四处云游的和尚。今天天色晚了,想必是想来借宿。我们方丈室里,怎么能容他来打扰!让他到前廊下蹲着去,你还来报告我干什么!” 说完,转身就走。

唐僧听了,满眼含泪,伤心地说:“可怜啊!可怜!这真是‘人离乡贱’!我从小出家做和尚,既没有拜忏时吃荤,产生过歹意,也没有看经时心怀愤怒,破坏过禅心;更没有扔过瓦片、抛过砖头,损坏过佛殿,也没有从阿罗汉脸上剥过真金。唉!可怜啊!不知道是哪一世得罪了天地,让我今生总是遇到不好的人!这和尚,你不留我们住宿也就罢了,怎么还说这种难听的话,让我们到前道廊下去‘蹲’?这话要是不跟行者说还好,要是让他知道了,那猴子进来,一顿铁棒,能把你的腿骨都打断!” 唐僧又说:“也罢,也罢。常言说:‘人将礼乐为先。’我还是进去问问他,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唐僧沿着僧官的脚印,跟着他走进方丈室。只见僧官脱掉了袈裟,气呼呼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是在念经,还是在给别人做法事,桌子上堆满了纸札。唐僧不敢贸然走进,就站在天井里,恭恭敬敬地高声说道:“老院主,弟子向您问好了!” 那和尚本来就不太欢迎唐僧进来,听到他问好,只是不冷不热地还了个礼,问道:“你从哪里来?” 三藏回答道:“弟子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的,要前往西天拜佛求活佛真经。路过贵地,天色已晚,想借住一晚,明天天一亮就走。还望老院主行个方便。” 僧官这才稍微欠了欠身,问道:“你就是唐三藏?” 三藏回答道:“不敢当,弟子正是。” 僧官说:“你既然要去西天取经,怎么连路都不会走?” 三藏说:“弟子确实没走过贵地的路。” 僧官说:“往正西走,只有四五里远,有一个三十里店,店里有卖饭的人家,住宿很方便。我这里不方便,不能留你们这些远方来的和尚。” 三藏双手合十,说道:“院主,古人说过:‘庵观寺院,都是我们出家人的馆驿,只要看见山门,就应该有三升米分给过往的僧人。’你为什么不留我,这是为什么呢?” 僧官生气地大声说道:“你这四处云游的和尚,就会油嘴滑舌地说话!” 三藏问道:“什么叫油嘴滑舌?” 僧官说:“古人说:‘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 三藏又问:“怎么就‘日前坏了名’了?” 僧官说:“往年有几个云游的和尚,来到山门口坐下。我看他们衣衫褴褛,一个个衣服破了,鞋子也没有,光头赤脚的。我可怜他们,就急忙把他们请进方丈室,让他们坐在上座,还招待了斋饭,又把自己的旧衣服各借了一件给他们,还留他们住了几天。谁知道他们贪图这里的自在衣食,根本不想着起身离开,一住就是七八个年头。住也就罢了,还干出了许多不公道的事情。” 三藏问道:“有什么不公道的事?” 僧官说:“你听我说:他们闲着没事就沿着墙扔瓦片,烦闷的时候就在墙上扳钉子。冷天为了烤火就折断窗棂,夏天为了凉快就把门拖开拦住道路。把幡布扯下来当脚带,把牙香偷去换成蔓菁。还经常把琉璃盏里的油倒掉,为了争夺碗和锅而争吵赌博。”

三藏听了僧官这番话,心中暗自思忖:“真是可怜啊!我怎么会是那种没骨气的和尚呢?” 他本想放声大哭一场,可又担心寺里的老和尚笑话他,只能偷偷地扯起衣角,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匆匆走了出去,见到了三个徒弟。

行者见师父满脸怒容,赶忙上前关切地问道:“师父,寺里的和尚打您了?” 唐僧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打我。” 八戒在一旁凑过来,说道:“肯定打了,不然您怎么带着哭腔呢?” 行者又问:“那是骂您了?” 唐僧还是摇头,说:“也没有骂我。” 行者十分纳闷,继续追问:“既没挨打,也没挨骂,您怎么这么苦恼?莫不是想家了?” 唐僧叹了口气,说:“徒弟,他这里不方便收留我们借宿。” 行者笑着猜测:“这里难道是道观,住着道士?” 唐僧一听,生气地说:“道观里才是道士,这是寺庙,住的当然是和尚!” 行者拍了拍胸脯,说道:“师父,您就是太软弱了!只要是和尚,就跟咱们是一类人。俗话说:‘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您先坐着,等我进去瞧瞧。”

好个行者,伸手按了按头顶上的金箍,又紧了紧腰间的裙子,手持铁棒,大步流星地径直来到大雄宝殿上。他指着那三尊佛像,大声喝道:“你们本是泥塑金妆的假像,难道内里就没有神灵感应?我老孙保护大唐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今晚特意来此投宿,你们趁早给我报上名来!要是不留我们,我就一棍子打碎你们的金身,让你们现出泥土的本相!”

大圣正在前面气势汹汹地发狠,胡言乱语之时,恰好一个烧晚香的道人,拿着几炷香,来到佛前的香炉插香。行者突然大喝一声,吓得那道人一屁股跌坐在地;道人爬起来,抬头看清行者的模样,吓得又摔了一跤,连滚带爬地跑入方丈室,惊慌失措地报告:“老爷!外面来了个和尚!” 僧官一听,生气地说:“你们这些道人,都该挨打!我不是说了让他去前廊下蹲着吗,还报什么报!再敢多嘴,打二十大板!” 道人哆哆嗦嗦地说:“老爷,这个和尚和刚才那个可不一样,他模样凶狠,没一点儿规矩。” 僧官忙问:“什么模样?” 道人描述道:“圆眼睛,招风耳,满脸是毛,嘴巴像雷公。手里还拿着一根棍子,咬牙切齿的,像是要找人打架。” 僧官说:“我出去看看。”

僧官刚打开门,行者就闯了进来。只见行者长相着实丑陋:脸庞凹凸不平,孤拐突出,两只眼睛发黄,额头向前凸起,獠牙向外生长,就像螃蟹一样,肉在里面,骨头却露在外面。老和尚吓得赶紧把方丈门关上。行者哪肯罢休,上前 “扑” 的一声,打破了门扇,大声叫嚷:“赶紧给我打扫出一千间干净房子,老孙要睡觉!” 僧官躲在房里,对道人抱怨道:“怪不得不说他长得丑,原来是说大话把脸给毁成这样了。咱们这里,连方丈、佛殿、钟鼓楼、两廊加起来,总共也不到三百间,他却要一千间睡觉,这不是瞎闹嘛!他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道人战战兢兢地说:“师父,我都被吓破胆了,您就随便答应他点儿什么吧。” 僧官也吓得声音发颤,高声喊道:“那位借宿的长老,我们这小荒山条件简陋,实在不方便留您,您还是去别处投宿吧。”

行者把棍子一晃,变得像盆口那般粗细,直挺挺地竖在天井里,说道:“和尚,要是不方便,那你们就搬出去!” 僧官着急地说:“这寺是我们从小就住的,从师公传给师父,师父又传给我们,我们还想着传给子孙后代呢。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冒冒失失地,居然让我们搬出去。” 道人也在一旁说:“老爷,这事儿太棘手了,要不咱们就搬出去吧,人家都拿着杠子打进来了。” 僧官连忙说:“别胡说!我们这儿老老少少四五百名和尚,能搬到哪儿去?搬出去也没地方住啊。” 行者听到他们的对话,大声说:“和尚,没地方搬,那就找一个人出来挨我一棍!” 老和尚无奈,只好对道人说:“你出去,让他打一棍试试。” 道人吓得惊慌失措,说道:“我的爷爷呀!那么粗的杠子,让我去挨这一棍?” 老和尚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能不出去?” 道人哭丧着脸说:“那杠子别说打下来,就是倒下来,也能把我压成肉泥!” 老和尚又说:“也别说压,就说竖在天井里,晚上走路不小心,一头撞上去,也得撞出个大窟窿!” 道人委屈地说:“师父,您明知道这杠子这么危险,还让我出去挨这一棍?” 师徒俩在里面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行者在外面听到了,心想:“看来也不能真打,要是一棍打死一个,师父又该怪我行凶了。我得找个别的东西打给他们看看。” 他一抬头,瞧见方丈门外有个石狮子,立刻举起棍子,“乒乓” 一下,把石狮子打得粉碎。和尚在窗眼里看到这一幕,吓得浑身发软,瘫倒在地,慌忙往床底下钻;道人则吓得躲进了锅灶门,嘴里不停地叫嚷:“爷爷呀!这棍子太厉害了,我们受不了!求您行行好,饶了我们吧!” 行者见状,说道:“和尚,我不打你。我问你,这寺里有多少和尚?” 僧官吓得浑身发抖,回答道:“前后一共有二百八十五间房,有度牒的和尚总共有五百个。” 行者接着说:“你赶紧把这五百个和尚都叫齐,让他们穿戴整齐,出去把我那唐朝来的师父接进来,我就不打你了。” 僧官连忙说:“爷爷,只要不打,我们就是抬,也把您师父抬进来。” 行者催促道:“那就赶紧去!” 僧官转身对道人说:“你可别说被吓破了胆,就算吓破了心,也得去把这些人叫来,迎接唐僧老爷爷。”

道人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舍了性命,不敢从正门出去,从后边的狗洞里钻了出去,径直跑到正殿上。他东边敲鼓,西边撞钟,钟鼓齐鸣,响声惊动了两廊的大小僧众。僧众们纷纷上殿,问道:“这天还没晚呢,敲钟打鼓干什么?” 道人喘着粗气说:“快换衣服,跟着老师父排班,到山门外迎接从唐朝来的老爷。”

众和尚听了,赶忙整整齐齐地排好队,出门迎接。有的披上了袈裟,有的穿着偏衫,实在没有长衣服的,就把两条腰裙接起来披在身上。行者见了,指着那些穿着奇特的和尚,问道:“你们穿的这是什么衣服?” 和尚们见行者模样凶恶,战战兢兢地回答:“爷爷,您可别打我们,听我们说。这是我们在城里化缘得来的布,这里没有裁缝,我们自己做的,叫‘一裹穷’。”

行者听了,暗自好笑,押着众僧,来到山门下,让他们全都跪下。僧官磕头高声喊道:“唐老爷,请您到方丈里坐。” 八戒看到这一幕,对唐僧说:“师父,您可真没本事。您进去的时候,眼泪汪汪的,嘴巴都快挂油瓶了。师兄怎么这么有办法,让他们磕头来迎接咱们?” 唐僧说:“你这个呆子,一点儿礼数都不懂!俗话说:‘鬼也怕恶人哩。’” 唐僧见众僧磕头礼拜,心里很过意不去,连忙上前说道:“列位请起。” 众僧一边叩头,一边说:“老爷,只要您跟您徒弟说一声,让他别动手打人,我们就是跪一个月也愿意。” 唐僧转头对行者说:“悟空,别打他们。” 行者说:“我还没打呢,要是打,这会儿他们骨头都断了。” 那些和尚这才敢起身,有的牵马,有的挑担,有的抬着唐僧,驮着八戒,挽着沙僧,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山门,来到后面的方丈中,依次坐下。

众僧再次向三藏行礼,三藏说道:“院主请起,不必再行礼了,别折煞贫僧。我和你们都是佛门弟子。” 僧官说道:“老爷是上国来的钦差,小和尚有失远迎。如今您来到我们这荒山,只怪我们肉眼凡胎,不识您的尊贵模样,才与您仓促相逢。请问老爷,一路上是吃素还是吃荤?我们好去准备饭菜。” 三藏回答:“吃素。” 僧官却对旁边的徒弟小声说:“这个爷爷看起来像喜欢吃荤的。” 行者立刻接口道:“我们都吃素,从出生就吃素。” 和尚们惊讶地说:“爷爷呀,这么凶的人居然也吃素!” 有个胆子大些的和尚,走上前又问:“老爷既然吃素,那煮多少米的饭才够吃呢?” 八戒大大咧咧地说:“你们这些小家子气的和尚!问什么问!一家煮上一石米。” 和尚们听了,都吓了一跳,赶紧去刷洗锅灶,在各个房间里安排茶饭。他们高高地掌起明灯,摆好桌椅,殷勤地招待唐僧师徒。

师徒四人吃完晚斋,众僧收拾好餐具。三藏向僧官道谢:“老院主,打扰你们宝山了。” 僧官连忙说:“不敢,不敢。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三藏又问:“我们师徒今晚在哪里安歇呢?” 僧官回答:“老爷别急,小和尚自有安排。” 他转头对道人说:“那边有几个听候使唤的人?” 道人回答:“师父,有。” 僧官吩咐道:“你们派两个人去准备草料,给唐老爷的马喂食;再派几个人去前面,把那三间禅堂打扫干净,铺好床帐,赶快请老爷安歇。”

那些道人领命,各自准备妥当,然后来请唐老爷去安寝。师徒四人牵着马,挑着担,走出方丈,来到禅堂门口。只见禅堂里面灯火通明,两边摆着四张藤屉床。行者看到后,叫来了准备草料的道人,让他们把草料抬进禅堂,拴好白马,然后让道人都出去。三藏坐在中间的灯下,五百个和尚分成两班,整齐地站在两旁伺候着,不敢有丝毫懈怠。三藏欠身说道:“列位请回吧,贫僧好自在安寝。” 众僧却不敢退下。僧官上前吩咐众人:“等老爷安置好了,我们再退下。” 三藏说:“这样就可以安置了,大家都请回吧。” 众人这才敢散去。

唐僧起身出门小解,只见明月高悬天空,便喊道:“徒弟们。” 行者、八戒、沙僧都赶忙出来侍立一旁。唐僧看着这皎洁的月光,玉宇深沉,明月高照,大地一片明亮,不禁触景生情,思念起故乡,随口吟诵了一首古风长篇: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行者听到唐僧的感慨,走上前说道:“师父啊,您只看到月色明亮,心里思念着故乡,却不知道这月亮里蕴含的深意,它可是先天法象的准则呢。月亮到了三十日的时候,代表阳魂的金气消散殆尽,象征阴魄的水气充盈整个月轮,所以此时月亮一片漆黑,没有光亮,这就叫做‘晦’。在这个时候,月亮和太阳相交,在晦朔这两天之间,受到阳光的感召而孕育新的生机。到了初三,一阳初现;初八的时候,二阳产生,此时月亮的阴魄中阳魂占了一半,月相看起来像一根绳子般平直,所以叫做‘上弦’。到了十五日,三阳完备,月亮圆满,这就是‘望’。十六日开始,一阴初生;二十二日,二阴产生,这时月亮的阳魂中阴魄占了一半,同样月相平如绳子,所以叫做‘下弦’。到了三十日,三阴完备,又回到了‘晦’的状态。这就是先天采炼的道理。我们如果能够好好温养,等到十六岁的二八年华,九九八十一年修炼成功,到那个时候,去见佛祖就容易了,返回故乡也不是难事。有诗为证: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

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唐僧听了,一时间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真言妙义,满心欢喜,连忙对悟空表示感谢。沙僧在一旁笑着说:“师兄说的虽然有道理,讲的是弦前属阳,弦后属阴,阴中阳半,如同水中蕴含金气。但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

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

三家同会无争竞,水在长江月在天。”

唐僧听了,顿时茅塞顿开。真是道理一旦明白了,一个窍门打开就能带动千个窍门,说破了无生无灭的真谛就如同成了仙。八戒走上前,拉住唐僧说:“师父,别听他们乱说,耽误了睡觉。这月亮啊:

缺了没多久又会团圆,就像我生来就不完美。

吃饭的时候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说我有粘涎。

他们都机灵能修来福分,我却痴愚积累下缘分。

我说您取经能消尽三涂业障,摆尾摇头就能直上青天!”

三藏说:“也罢,徒弟们一路走路辛苦了,先去睡下。等我把这卷经念一念。” 行者说:“师父,您这就不对了。您从小出家做和尚,小时候学的经文哪一本不熟悉?而且还领了唐王的旨意,要上西天见佛祖,求取大乘真经。现在功德还没修成,佛还没见到,真经也没取到,您念的是哪卷经呢?” 三藏说:“我从长安出发后,天天跋涉,日日奔波,小时候的经文恐怕生疏了,幸好今晚有空闲,我想温习一下。” 行者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先去睡了。” 于是,他们三人各自在一张藤床上躺下。唐僧关上禅堂门,把油灯挑得更亮,铺开经本,默默地看念起来。此时正是:楼头初鼓敲响,人间渐渐安静,野外渡口的渔舟灯火也都熄灭了。至于那长老后来怎样离开寺院,且听下回分解。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唐极品帝婿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我在明朝当国公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吃货将军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