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祭赛国国王对唐三藏师徒擒获妖怪、找回宝贝的恩情感激不已,所赠送的金银玉器,师徒四人分毫未取。国王便吩咐当驾官,依照师徒四人平常所穿的衣服样式,各做了两套,鞋袜也各做两双,绦环各做两条,另外还准备了烘炒的干粮,倒换了通关文牒。随后,大排銮驾,带着文武百官、满城百姓以及伏龙寺的僧人,敲锣打鼓地送师徒四人出城。大约送出二十里后,国王先告辞回去。众人又接着送了二十里才折返。伏龙寺的僧人则送了五六十里还不肯回去,有的甚至想一同前往西天,有的想要留下来修行服侍。行者见他们都不愿回去,便施展手段,拔下三四十根毫毛,吹了一口仙气,喊道:“变!” 毫毛瞬间都变成了斑斓猛虎,拦住了前路,咆哮跳跃。众僧这才心生畏惧,不敢再往前。大圣这才带着师父骑马离去。没过多久,就走得远了。众僧人放声大哭,纷纷呼喊:“有恩有义的老爷啊!我们没缘分,你们不肯度化我们!”

暂且不说众僧啼哭。且说师徒四人走上大路,行者收回毫毛,一路向西前行。时光飞逝,转眼间冬去春来,此时天气不冷不热,正好适合自在赶路。忽然,他们看到一条长长的山岭,岭顶上有条路。三藏拉住马仔细观看,只见岭上荆棘交错,薜萝缠绕。虽然有道路的痕迹,但左右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荆棘尖刺。唐僧说道:“徒弟们,这路可怎么走啊?” 行者说:“怎么会走不得?” 唐僧又说:“徒弟啊,路在荆棘下面,荆棘却在上面,除非是蛇虫伏地爬行,才能过去;要是我们走,腰都难以伸直,叫我怎么骑马呢?” 八戒说:“这有什么要紧的,等我使出钯柴手的功夫,用钉钯把荆棘分开,别说骑马,就算抬着轿子,也保证能过去。” 三藏说:“你虽然有力气,但长时间这样也吃不消。而且也不知道这路有多远,哪能耗费这么多精力!” 行者说:“别商量了,等我去看看。” 说着,纵身一跳,跳到半空中查看,只见眼前一望无际。这景象真是:

匝地远天,凝烟带雨。夹道柔茵乱,漫山翠盖张。密密搓搓初发叶,攀攀扯扯正芬芳。遥望不知何所尽,近观一似绿云茫。蒙蒙茸茸,郁郁苍苍。风声飘索索,日影映煌煌。那中间有松有柏还有竹,多梅多柳更多桑。薜萝缠古树,藤葛绕垂杨。盘团似架,联络如床。有处花开真布锦,无端卉发远生香。为人谁不遭荆棘,那见西方荆棘长!

行者看了许久,按下云头说:“师父,这地方远着呢!” 三藏问:“有多远?” 行者说:“一眼望不到头,好像有千里之遥。” 三藏大惊道:“这可怎么办?” 沙僧笑着说:“师父别发愁。我们学学烧荒的,放一把火,把荆棘烧光就过去了。” 八戒说:“别瞎说了!烧荒得在十月份左右,那时草衰木枯,才容易引火。现在正是草木茂盛的时候,怎么烧得起来!” 行者说:“就算能烧,也怕伤到别人。” 三藏说:“那怎么过去呢?” 八戒笑着说:“要想过去,还得靠我。”

好个呆子,捻起诀,念动咒语,把腰一弯,喊道:“长!” 身体立刻长到二十丈高;又把钉钯晃了晃,叫道:“变!” 钉钯变成了三十丈长的钯柄;他迈开大步,双手舞动钉钯,将荆棘往左右两边搂开,喊道:“请师父跟我来!” 三藏见了十分高兴,立刻骑马紧紧跟随。后面沙僧挑着行李,行者也用铁棒拨开荆棘。这一天,他们一刻不停地赶路,走了一百多里。眼看天色渐晚,看到有一块空旷的地方,路中间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 “荆棘岭”,下面还有两行十四个小字 “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八戒见了,笑着说:“等我老猪给它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三藏高兴地从马上下来,说:“徒弟啊,辛苦你了!我们就在这里住一晚,等明天天亮了再走。” 八戒说:“师父别停。趁着这天色晴朗,我们正有兴致,连夜把路搂开,赶紧走!” 长老只好听从。

八戒在前面奋力开路。师徒四人一刻不停,马不停蹄,又走了一天一夜,天色又晚了。只见前面荆棘丛生,又听到风吹竹子的声音和飒飒的松涛声。正好又有一块空地,中间有一座古庙。庙门之外,松柏青翠,桃梅争艳。三藏下马,和三个徒弟一起观看。只见:

岩前古庙枕寒流,落日荒烟锁废丘。

白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

竹摇青佩疑闻语,鸟弄馀音似诉愁。

鸡犬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蔓绕墙头。

行者看了说:“这地方凶多吉少,不宜久留。” 沙僧说:“师兄太多疑了。这么杳无人烟的地方,又没有怪兽妖禽,怕什么呢?” 话还没说完,忽然一阵阴风吹过,庙门后走出一个老者,头戴角巾,身穿淡色衣服,手持拐杖,脚穿芒鞋,后面跟着一个青脸獠牙、红须赤身的鬼使,头顶着一盘面饼,跪在地上说:“大圣,小神是荆棘岭土地。知道大圣来到这里,没什么可以招待的,特意准备了一盘蒸饼,献给老师父,各位请吃点。这八百里内,再没有人家,暂且吃点充充饥。” 八戒满心欢喜,上前就伸手想要拿饼。却不知行者已经仔细观察了许久,大喝一声:“且慢!这家伙不是好人!别乱来!你是什么土地,敢来骗老孙!吃我一棍!” 那老者见他打过来,身体一转,化作一阵阴风,呼的一声,把长老卷了起来,飘飘荡荡,不知道卷到哪里去了。这可把大圣急坏了,没处寻找,八戒和沙僧也惊慌失色,白马也吓得嘶鸣不已。三兄弟加上白马,恍恍惚惚,四处张望,却毫无长老的下落,只能前后寻找,暂且不表。

再说那老者和鬼使,把长老抬到一座烟霞环绕的石屋前,轻轻放下,然后和长老手牵手,搀扶着他说:“圣僧别怕。我们不是坏人,我是荆棘岭的十八公。在这风清月朗的夜晚,特意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一下情怀。” 长老这才定下神来,睁眼仔细观看。只见这里:

漠漠烟云去所,清清仙境人家。

正好洁身修炼,堪宜种竹栽花。

每见翠岩来鹤,时闻青沼鸣蛙。

更赛天台丹灶,仍期华岳明霞。

说甚耕云钓月,此间隐逸堪夸。

坐久幽怀如海,朦胧月上窗纱。

三藏正在四处打量,渐渐觉得月明星朗,只听到有人说话,都在说:“十八公把圣僧请来了。” 长老抬头一看,只见有三个老者:第一个白发苍苍,风采不凡;第二个绿鬓飘飘,精神矍铄;第三个虚心内敛,面色青黛。他们的面貌、衣服各不相同,都来和三藏行礼。长老还礼后说:“弟子有什么德行,敢劳各位仙翁如此厚爱?” 十八公笑着说:“一直听说圣僧有道行,等了好久,今天终于有幸相遇。如果圣僧不吝赐教,能坐下来聊聊,畅抒情怀,那就能见识到真正的禅机了。” 三藏躬身问道:“敢问仙翁尊号?” 十八公说:“白发的叫孤直公,绿鬓的叫凌空子,虚心的叫拂云叟,我叫劲节。” 三藏问:“四位仙翁高寿多少?” 孤直公说:

“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

香枝郁郁龙蛇状,碎影重重霜雪身。

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

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

凌空子笑着说:

“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

夜静有声如雨滴,秋晴荫影似云张。

盘根已得长生诀,受命尤宜不老方。

留鹤化龙非俗辈,苍苍爽爽近仙乡。”

拂云叟笑着说:

“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清更幽。

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

七贤作侣同谈道,六逸为朋共唱酬。

戛玉敲金非琐琐,天然情性与仙游。”

劲节十八公笑着说:

“我亦千年约有馀,苍然贞秀自如如。

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

万壑风烟惟我盛,四时洒落让吾疏。

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调琴讲道书。”

三藏称谢道:“四位仙翁,都如此高寿,而劲节翁更是千岁有余。高年得道,风采清奇,莫非是汉朝时的‘四皓’?” 四位老者说:“过奖了!过奖了!我们不是‘四皓’,而是深山中的‘四操’。敢问圣僧,您今年贵庚?” 三藏合掌躬身回答道:

“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

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

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捱?

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

四位老者都称赞道:“圣僧从出娘胎就投身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正是有中正之道的高僧啊。我们有幸与圣僧见面,斗胆请教。希望圣僧能以禅法指教一二,也能慰藉我们的生平。” 长老听了,毫不畏惧,慷慨地对众人说:

“禅,就是静;法,就是度。在静中求度,非悟不能成。所谓悟,就是洗心涤虑,脱俗离尘。人身难得,生在中土更难,正法更是难遇。能同时具备这三点,是莫大的幸运。至高无上的道德和玄妙的道,渺远虚无,难以捉摸,只有扫除六根六识,才能领悟。菩提,是不死不生,无余无欠,包容空色,超脱圣凡。探寻真意,要领悟元始的锤炼之法,参透牟尼的修行手段。发挥象罔的玄妙,踏破涅盘的境界。必须在觉悟中再觉悟,在领悟中再领悟,全力保护心中的一点灵光。放开智慧的烈焰,照亮这娑婆世界,让法界纵横,独自彰显。这其中的幽微之处,更要坚守,玄关口的奥秘,又有谁能度化?我本来就是修炼大觉禅的,有缘有志的人才能领悟。”

四位老者侧耳倾听,无比喜悦。一个个行礼皈依,躬身拜谢道:“圣僧真是禅机的根本啊!”

拂云叟说:“禅虽主静,法虽讲度,但必须性定心诚。就算是大觉真仙,最终也是要坐悟无生之道。我们的道,和这个大不相同。” 三藏说:“道是非常高深的,体和用是合一的,怎么会不同呢?” 拂云叟笑着说:

“我们生来坚实,体用和你不同。感天地而生,蒙雨露而焕发生机。笑傲风霜,消磨岁月。枝叶永不凋零,千枝都有节操。像你说的这些,没有触及到冲虚之境。你执着于梵语。道,本就源自中国,你却反过来去西方求证。白白费了许多草鞋,也不知道在寻找什么?就像石狮子被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了根本去参禅,妄想求得佛果,都像我荆棘岭的葛藤谜语,萝蓏般的胡言乱语。这样的君子,怎么接引?这样的规模,如何印授?必须要审视自己的本来面目,静中自然有生活的真谛。就像用没底的竹篮打水,无根的铁树开花。只有在灵宝峰头站稳脚跟,归来后才能参加高雅的龙华会。”

三藏听了拂云叟的话,赶忙叩头拜谢。十八公赶忙伸手搀扶,孤直公也上前将他扶起。凌空子哈哈一笑,说道:“拂云叟这话,可算是把心里话给透露出来了。圣僧请起,他的话也不可全信。咱们趁着这明月高悬,原本也不是为了讨论修行之事,不如吟诗消遣,尽情放纵一下心怀。” 拂云叟笑着指向石屋,说道:“要是想吟诗,不如到小庵里喝杯茶,如何?”

长老听了,欠身向石屋前望去。只见门上刻着三个大字 ——“木仙庵”。于是众人一同走进屋内,重新分宾主落座。这时,那赤身鬼使端来一盘茯苓膏,又奉上五盏香茶。四位老者请唐僧先品尝,三藏心中有些疑虑,不敢轻易动嘴。见四位老者都吃了起来,三藏这才吃了两块茯苓膏,又喝了香茶,随后茶盏被收走。三藏留意观察,只见屋内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在月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幽:

水从石边潺潺流出,香气从花丛中悠悠飘来。

满座的氛围清虚雅致,没有丝毫尘埃沾染。

长老身处如此仙境,心情愉悦,兴致颇高,忍不住吟诵了一句:“禅心似月迥无尘。”

劲节老立刻笑着接道:“诗兴如天青更新。”

孤直公接着吟道:“好句漫裁抟锦绣。”

凌空子也开口道:“佳文不点唾奇珍。”

拂云叟吟道:“六朝一洗繁华尽,四始重删雅颂分。”

三藏说道:“弟子一时失言,胡乱说了几个字,实在是班门弄斧。刚才听了各位仙翁的诗句,清新脱俗,飘逸潇洒,真不愧是诗中高手。” 劲节老说:“圣僧不必谦虚。出家人做事要善始善终。既然起了句,怎能没有结尾呢?希望圣僧能完成整首诗。” 三藏说:“弟子才疏学浅,还请十八公帮忙完成这首诗吧。” 劲节说:“你这可不够厚道!这起句是你作的,为何不肯写完呢?舍不得展露才华,这可不太对。” 三藏无奈,只得续上后面两句:“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十八公称赞道:“好一个‘吟怀潇洒满腔春’!” 孤直公说:“劲节,你对诗的韵味体会深刻,所以才这般反复品味。何不再起一篇?” 十八公也毫不推辞,说道:“那我就用顶针的方式起句: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凌空子接着顶针吟道:“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忻怜福寿图。”

拂云叟也顶针续道:“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没心夫。”

孤直公同样顶针说道:“夫因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说道:“真是阳春白雪,气势磅礴,直冲云霄!弟子不才,也想再续两句。” 孤直公说:“圣僧是有道之士,修养深厚。不必再联句了,请圣僧赐教一整首诗,这样我们也能勉强和诗一首。” 三藏推辞不过,只得笑着吟诵了一首律诗:

“杖锡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

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

修成玉像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四位老者听完,纷纷称赞。十八公说:“我才疏学浅,斗胆献丑,也勉强和一首: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衰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

孤直公说:“这首诗起句豪迈,联句有力,只是结句太过自谦了。真是令人羡慕!我也来和一首。” 他吟道:“霜姿常喜宿禽王,四绝堂前大器扬。露重珠缨蒙翠盖,风轻石齿碎寒香。长廊夜静吟声细,古殿秋阴淡影藏。元日迎春曾献寿,老来寄傲在山场。”

凌空子笑着说:“好诗!好诗!真是意境深远,我才学有限,如何能和?但也不能错过,随便说几句吧。” 他念道:“梁栋之材近帝王,太清宫外有声扬。晴轩恍若来青气,暗壁寻常度翠香。壮节凛然千古秀,深根结矣九泉藏。凌云势盖婆娑影,不在群芳艳丽场。”

拂云叟说:“三位的诗,高雅清淡,如同打开了装满锦绣的袋子。我没什么才力,听了三位的佳作,茅塞顿开。没办法,我也胡乱写几句,希望大家不要笑话。” 他的诗是:“淇澳园中乐圣王,渭川千亩任分扬。翠筠不染湘娥泪,班箨堪传汉史香。霜叶自来颜不改,烟梢从此色何藏?子猷去世知音少,亘古留名翰墨场。”

三藏说:“各位仙老的诗,真是字字珠玑,文采斐然,就算是子游、子夏在世,也难以称赞。承蒙各位厚爱,我感激不尽。只是夜已深了,我的三个徒弟,不知在何处等我。我想弟子不能久留,恳请告辞,前去寻找他们,还望各位仙老能指示归路。” 四位老者笑着说:“圣僧不必担忧。我们能与圣僧相遇,也是千载难逢的缘分。况且今晚天晴气爽,虽然夜已深,但月光皎洁,如同白昼。再坐一会儿,等天亮了,我们自然会送圣僧过山岭,您的高徒肯定能与您相会。”

正说着,只见石屋外面,有两个青衣女童,挑着一对绛纱灯笼,后面领着一个仙女。那仙女手中捻着一枝杏花,笑吟吟地走进门来与众人相见。这仙女模样十分动人:

身姿如翡翠般清丽,面容赛过胭脂般娇艳。眼睛闪烁着星辰般的光彩,蛾眉秀丽又整齐。下身穿着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身套着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脚上的弓鞋宛如凤嘴,绫袜如同拖着锦缎。她的妖娆娇美,如同天台仙女,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俏妲己。

四位老者欠身问道:“杏仙怎么来了?” 那女子向众人行了万福礼,说道:“得知有贵客在此吟诗酬和,特来拜访。恳请一见。” 十八公指着唐僧说:“贵客就在这里,何须请求相见!” 三藏躬身,不敢说话。那女子喊道:“快献茶来。” 又有两个黄衣女童,捧着一个红漆丹盘,盘里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放着几样奇异的果子,还横着小匙;女童提着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内的香茶香气扑鼻。斟好茶后,那女子微微露出白皙的手指,捧着茶盂先敬三藏,再敬四位老者,最后自己取了一盏,陪着大家一起喝。

凌空子问道:“杏仙为何不坐下?” 那女子这才坐下。喝完茶,她欠身问道:“仙翁们今晚兴致颇高,能否请教几句佳作?” 拂云叟说:“我们的诗都粗俗浅陋,只有圣僧的诗,才是真正的盛唐之作,十分值得赞赏。” 那女子说:“如果圣僧不嫌弃,能否让我一饱眼福?” 四位老者便将长老之前作的诗以及关于禅法的论述,向那女子宣读了一遍。那女子满脸笑意,对众人说:“我才疏学浅,本不该献丑。但听了这些佳句,觉得不可错过,我勉强和一首长老的后诗,如何?” 于是她朗吟道: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

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四位老者听了诗,纷纷称贺,都说:“诗句清雅脱俗,字里行间蕴含着春意。好一句‘雨润红姿娇且嫩’!” 那女子微笑着轻声答道:“过奖了!过奖了!刚才听了圣僧的佳作,圣僧果然是锦心绣口。如果圣僧不嫌弃,能否再赐教一首?” 唐僧不敢答应。那女子渐渐流露出爱慕之情,慢慢靠近唐僧,坐在他身边,低声细语道:“佳客莫要推辞,趁着这美好的夜晚,不寻些乐趣,还等什么呢?人生短暂,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光?” 十八公说:“杏仙对圣僧如此倾慕,圣僧怎能没有回应呢?如果不怜惜她,可就太不解风情了。” 孤直公说:“圣僧是有道有名之士,绝不会做出苟且之事。要是这样做,那就是我们的过错了。玷污别人的名声,破坏别人的德行,可不是明智之举。如果杏仙真的有意,可让拂云叟和十八公做媒,我和凌空子保亲,促成这桩姻缘,岂不是美事一桩?”

三藏听了这话,顿时变了脸色,跳起来高声喊道:“你们这些全是邪物!竟然这般引诱我!一开始说些砥砺德行、谈论玄道的话也就罢了,如今怎么能用美人计来欺骗陷害贫僧!这是什么道理!” 四位老者见三藏发怒,一个个吓得咬着手指,担惊受怕,再也不敢说话。那赤身鬼使却暴躁如雷,大声说道:“这和尚真是不识抬举!我这姐姐,哪点不好?她人材出众,气质高雅,容貌娇美,且不说女工针线如何,单就这一身诗才,也配得上你。你为何这般推辞!可别错过了这好姻缘!孤直公说得很在理。如果你觉得不能苟且结合,我再给你做媒便是。” 三藏大惊失色,任凭他们怎么胡言乱语,就是坚决不从。鬼使又说:“你这和尚,我们好言好语跟你说,你却不听。要是我们发起粗野的性子,把你再摄走,让你做不成和尚,也娶不了老婆,那你这一世可就白活了!” 长老心意坚定,如金石般不可动摇,就是不从。他心里暗自想着:“我的徒弟们不知道在哪里找我呢!……” 这么一想,忍不住眼中落下泪来。那女子满脸赔笑,慢慢挨到三藏身边,从翠袖中取出一条蜜合绫汗巾,想要为他擦拭眼泪,说道:“佳客别烦恼。我们一起寻些乐子,快活快活去。” 长老猛地大喝一声,跳起身来就要走,却被那些人拉扯住,一直吵闹到天亮。

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道:“师父!师父!你在哪里说话呢?” 原来是孙大圣和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都没停歇,披荆斩棘,四处寻找。他们在半云半雾中,走过了八百里荆棘岭西边,听到唐僧的吆喝声,赶忙回应了一声。长老奋力挣出门,大声喊道:“悟空,我在这儿呢!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那四位老者、鬼使,还有那女子和女童,一晃眼,全都消失不见了。

不一会儿,八戒和沙僧都赶到了跟前,问道:“师父,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三藏拉住行者说道:“徒弟啊,辛苦你们了!昨天晚上见到的那个老者,说土地送斋饭的事,你一喝要打,他就把我抬到了这里。他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走进门,又见到三个老者,他们来和我相会,都称我为‘圣僧’。他们一个个谈吐清雅,特别擅长吟诗,我就和他们相互酬和。到了半夜时分,又有一个美貌女子,拿着灯火,也来这里与我相会,还吟了一首诗,称我为‘佳客’。因为见我相貌,想要和我结为配偶,我这才醒悟过来。我坚决不从的时候,他们又有的做媒,有的保亲,有的主婚。我发誓不肯答应,正想奋力挣脱离开,和他们吵闹的时候,没想到你们就到了。一来天已经亮了,二来他们怕你,刚才还在拉扯我,突然就不见了。” 行者问道:“你既然和他们交谈吟诗,难道没问他们的名字?” 三藏说:“我问过他们的名号。那个老者叫十八公,号劲节;第二个号孤直公;第三个号凌空子;第四个号拂云叟;那个女子,大家都叫她杏仙。” 八戒问道:“这些东西在哪里?刚刚往哪个方向去了?” 三藏说:“他们去的地方,我不知道在哪里;但吟诗的地方,离这儿不远。”

他们三人陪着师父四处查看,只见一座石崖,崖上刻着 “木仙庵” 三个字。三藏说:“这里就是了。” 行者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子后面还有一株丹枫。再看崖的另一边,还有一株老杏树、两株腊梅、两株丹桂。行者笑着说:“你们看到妖怪了吗?” 八戒说:“没有。” 行者说:“你们不知道,就是这几株树木成精了。” 八戒问:“哥哥怎么知道成精的是树?” 行者说:“十八公是松树;孤直公是柏树;凌空子是桧树;拂云叟是竹竿;赤身鬼是枫树;杏仙就是杏树;女童就是丹桂和腊梅。” 八戒听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顿钉耙,又是几嘴长拱,把两株腊梅、丹桂,还有老杏树、枫杨全都推倒在地,果然树根下面都流出鲜血。三藏赶忙上前拉住八戒,说道:“悟能,别伤了它们!它们虽然成了精,但没伤害我。我们找路走吧。” 行者说:“师父,别怜惜它们。恐怕日后它们成了大妖怪,会害人不浅。” 呆子索性又一顿钉耙,把松、柏、桧、竹也都一齐推倒,这才请师父上马,沿着大路一起向西走去。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唐极品帝婿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吕布有扇穿越门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我在明朝当国公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吃货将军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