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秉持善念能收束万般缘分,这份美名也将在四方大地传扬。凭借智慧,便能光明地抵达解脱的彼岸,届时,只见云雾袅袅从天际涌起。诸佛都会为此感到欣慰,从此永驻那美好的仙境,享受千秋万代的安宁。打破人间如梦如幻的迷障,一切皆休,洗净尘世的污浊,不再被忧愁所扰。

话说三藏师徒四人,清理完那污秽不堪的稀柿衕,踏上了轻松愉悦的道路。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炎热的夏天。此时的景象是:海石榴绽放出如锦绣般的花朵,荷叶舒展着好似青色的圆盘。道路两旁,绿杨成荫,其间藏着嗷嗷待哺的乳燕,行人则手持纨扇,用以驱赶暑气。

师徒四人继续前行,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座城池。三藏拉住缰绳,说道:“徒弟们,你们看那是什么地方?” 行者打趣道:“师父,您怎么不识字呢?亏您还能领了唐王旨意离开朝廷!” 三藏说道:“我自幼出家为僧,千经万典都能精通,怎么能说我不识字?” 行者说:“既然识字,那城头上飘扬的杏黄旗,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三个大字,您怎么就不认得,还问是什么地方呢?” 三藏喝斥道:“你这泼猴,别胡说!那旗被风刮得胡乱摆动,就算有字也看不清楚!” 行者说:“老孙我偏偏就能看见!” 八戒和沙僧说道:“师父,别听师兄瞎说。这么远远望去,城池都还看不真切,怎么可能看清上面的字号?” 行者道:“那上面分明写着‘朱紫国’三个字!” 三藏说:“朱紫国想必是西方的一个王国,我们得去倒换关文。” 行者说:“不用说了,去就是了。”

没过多久,他们来到城门口,下了马,走过桥,进入三层城门。这朱紫国的皇州果然气派非凡!只见门楼高高耸立,城垛整齐排列。周围有潺潺的活水环绕流淌,南北两面有高山相互护卫。六条大街和三个集市上,货物琳琅满目,千家万户的生意都十分兴隆。这里确实是帝王之都,是繁华的京城。远方的国家纷纷前来朝贡,带来珍贵的玉帛。地势险要,山峦连绵,宫墙高耸,仿佛与天河相接。三座关卡严密把守,守护着国家万古的太平。

师徒四人在大街上行走时,只见这里的人们气宇轩昂,衣着整齐,说话清朗,丝毫不亚于大唐的繁华景象。街道两边做买卖的人,突然看到猪八戒长相丑陋,沙和尚脸黑身强,孙行者满脸毛发、额头宽阔,纷纷放下手中的买卖,都跑过来争着观看。三藏赶忙说道:“千万别惹祸!低着头走!” 八戒听从吩咐,把长长的嘴巴藏在怀里;沙僧不敢抬头张望;只有行者东瞧瞧西看看,紧紧跟在唐僧身边。那些懂事的人,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和顽童们,却嘻嘻哈哈地围上来,向八戒扔瓦片、丢砖头,拿他寻开心。唐僧心里捏着一把汗,不停地叮嘱:“千万别生事!” 呆子吓得不敢抬头。

没走多远,转过街角,忽然看见一座门墙,上面写着 “会同馆” 三个字。唐僧说:“徒弟们,我们进这个衙门去吧。” 行者问:“进去干什么?” 唐僧说:“会同馆是天下往来人员聚会、交流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借住。先到里面休息一下,等我去拜见国王,倒换了关文,再出城赶路。” 八戒听了,立刻伸出嘴巴,吓得那些围观的人有数十个摔倒在地。他走上前说:“师父说得对。我们先到里面躲起来,省得这伙人吵吵闹闹。” 于是他们走进会同馆。那些人这才渐渐散去。

却说会同馆里有两个大使,一正一副,正在厅上清点人夫,准备去迎接官员。忽然看见唐僧师徒到来,都吃了一惊,齐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三藏双手合十说道:“贫僧是东土大唐皇帝陛下派遣,前往西天取经的。如今来到宝地,不敢私自通过,想倒换通关文牒,暂时借贵馆休息一下。” 两个馆使听了,让左右的人退下,然后各自整理好帽子和衣带,走下厅来迎接。他们立刻吩咐打扫客房,安排唐僧师徒休息,还让人准备素斋招待。三藏谢过他们。两位官员带着人夫,走出大厅。手下人请唐僧到客房休息,三藏便跟着走了。行者不满地说:“这些人真懒!怎么不让老孙我在正厅休息?” 三藏说:“这里不归我们大唐管辖,又不与我国接壤,况且不时还有上司和过往的客人,所以不方便在这里隆重接待我们。” 行者说:“既然这样,我偏要让他们好好招待!”

正说着,有管事的送来了招待的物品,有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两个面筋、一盘干笋、一盘木耳。三藏让徒弟们收下,谢过管事的。管事的说:“西房里有干净的锅灶,柴火也方便,你们可以自己去做饭。” 三藏问:“国王现在在殿上吗?” 管事的说:“我们万岁爷已经很久不上朝了,今天是黄道吉日,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发布黄榜。你们要是想倒换关文,赶紧去还能赶上;到了明天,就来不及了,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三藏说:“悟空,你们在这里准备斋饭,我赶紧去验了关文回来,吃了饭就赶路。” 八戒急忙取出袈裟和关文。三藏整理好衣冠,准备去上朝,只是再三叮嘱徒弟们,千万不要出去惹事。

不一会儿,三藏就来到了五凤楼前。这里的殿阁高耸入云,楼台雄伟壮丽,难以用言语形容。三藏一直走到端门外,麻烦奏事官向朝廷转达,说自己想倒换通关文牒。黄门官果然来到玉阶前启奏道:“朝门外有一位东土大唐的钦差僧人,前往西天雷音寺拜佛取经,想要倒换通关文牒,请陛下定夺。” 国王听了,高兴地说:“我生病很久了,一直没能登基理政;今天刚上殿发布招医的黄榜,就有高僧来到我国!” 随即传旨,宣三藏到阶下。三藏立刻行礼跪拜。国王又宣他上金殿赐座,还命光禄寺准备斋饭。三藏谢过恩,把关文呈了上去。

国王看完关文,十分欢喜,问道:“法师,你们大唐经历了多少位贤明的君主?有多少贤臣辅佐?至于唐王,因为什么疾病得以死而复生,还派你远涉千山万水去取经?” 长老听了,欠身合掌说道:“在我们大唐:

三皇开创了世间的秩序,五帝划分了人伦纲常。尧舜登上王位,禹汤安定了百姓。周朝子孙众多,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天地。有人恃强凌弱,划分国家,自称君主。天下有十八个邦国,边境时有战乱。后来形成十二个国家,宇宙才得以安宁。因为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争,却又出现了相互吞并的情况。七雄争胜,六国最终归秦。天下又出了刘邦、项羽,他们各怀野心。江山最终归属汉朝,人们都遵守着简约的法律。汉朝又归了司马氏,晋朝又陷入了混乱。南北先后出现了十二个朝代,依次是宋、齐、梁、陈。各位祖先相继传承,大隋继承了正统。然而隋炀帝赏花无道,百姓遭受苦难。我大唐李氏,建立国号为唐。高祖去世后,当今陛下李世民即位。如今四海升平,陛下大德宽仁。只因长安城北,有一条怪水神龙,减少了降雨,理应受到惩罚。它夜里托梦给陛下,请求陛下拯救。陛下答应赦免它,早早召集贤臣商议。把贤臣留在殿内,慢慢下棋商议对策。当时正值中午,那位贤臣在梦中斩杀了龙身。”

国王听了,忽然发出呻吟声,问道:“法师,那位贤臣是哪个国家的人?” 三藏说:“就是我大唐陛下驾前的丞相,姓魏名征。他精通天文地理,能辨别阴阳,是安邦立国的大宰相。因为他在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那龙王告到阴司,说我王答应救它却又杀了它,所以我王就得了重病,身体渐渐危急。魏征又写了一封信,让我王带到冥司,交给酆都城的判官崔珏。不久,唐王去世,到了第三天又得以复活。多亏了魏征,感动了崔判官,修改了文书,给唐王增加了二十年寿命。如今我王要举办水陆大会,所以派贫僧远途跋涉,寻访各国,参拜佛祖,求取《大乘经》三藏,超度受苦的亡魂升入天堂。” 国王听了,又呻吟着感叹道:“果然是天朝大国,君主贤明,臣子忠诚!像我这样,已经久病多时,却没有一个臣子能拯救我。” 长老听了,偷偷看了一眼国王,只见皇帝面黄肌瘦,身形憔悴,神情萎靡。长老正想问话,光禄寺官员奏请国王,邀请僧人一同用餐。国王传旨,说:“在披香殿,把朕的膳食也摆上,与法师一同享用。” 三藏谢过恩,与国王一同进膳,暂且不表。

再说行者在会同馆中,让沙僧安排茶饭,还要准备素菜。沙僧说:“茶饭容易煮,可蔬菜不好准备。” 行者问:“为什么?” 沙僧说:“油、盐、酱、醋都没有。” 行者说:“我这里有几文香火钱,让八戒上街去买。” 那呆子偷懒说:“我不敢去。我这长相不好看,怕惹出祸来,师父会怪我。” 行者说:“公平买卖,又不向他们化缘,又不抢他们的东西,能有什么祸事!” 八戒说:“你刚才没看到那些人的反应吗?我在这门口一伸出嘴,就把十来个人吓倒了;要是到了热闹的集市上,还不知道要吓死多少人呢!” 行者说:“你就只知道热闹集市,你可曾看见集市上卖些什么东西?” 八戒说:“师父只让我低着头,别惹祸,我真的没看见。” 行者说:“酒店、米铺、磨坊,还有绫罗绸缎、杂货之类的就不用说了;还有很不错的茶馆、面店,有大烧饼、大馍馍,饭店里还有美味的汤饭、上等的调料、新鲜的蔬菜,以及各种精美的糖糕、蒸酥、点心、馉饳、油食、蜜食…… 数都数不过来的好东西。我去买些来请你怎么样?” 呆子听了,口水直流,喉咙里不停地咽着唾沫,一下子跳起来说:“哥哥!这次我吃你的,等下次我攒了钱,也请你吃一顿。” 行者暗自笑着说:“沙僧,好好煮饭,等我们去买调料回来。” 沙僧也知道行者是在逗呆子,只好顺口答应道:“你们去,得多买些,吃饱了再回来。” 呆子拿了个碗盏,就跟着行者出门了。有两个当差的人问:“长老要去哪里?” 行者说:“去买调料。” 那人说:“这条街往西走,转过拐角的鼓楼,有一家郑家杂货店,不管你要买多少,油、盐、酱、醋、姜、椒、茶叶都一应俱全。”

行者和八戒手挽手,径直往西走去。行者路过几家茶馆、饭店,该买的不买,该吃的不吃。八戒喊道:“师兄,就在这里随便买点用吧。” 行者本来就是在逗他,哪里肯买,说:“贤弟,你真不会过日子!再走走,挑大的、好的买了吃。”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又引得许多人跟着围观。不一会儿,到了鼓楼边,只见楼下有无数人吵吵嚷嚷,挤得水泄不通,把街道都堵塞了。八戒见了说:“哥哥,我不去了。那里人吵得厉害,只怕是在抓和尚。况且我们初来乍到,长相又可疑,被抓了可怎么办?” 行者说:“别胡说!和尚又没犯法,抓我们干什么?我们走过去,到郑家店买些调料就回来。” 八戒说:“算了!算了!算了!我可不想惹祸。这一挤到人堆里,把人家耳朵揪两下,吓得他们跌跌撞撞,要是摔死几个,我还得偿命呢!” 行者说:“既然这样,你就在这墙角下站着,等我过去买了回来,给你买素面烧饼吃。” 呆子把碗盏递给行者,把嘴靠在墙根,背对着人群,死活不肯动。

行者走到楼边,果然人挤人。他使劲挤到人丛里一听,原来是皇榜张贴在楼下,所以很多人争着看。行者挤到近处,瞪开火眼金睛,仔细一看,那榜上写着:

“朕乃西牛贺洲朱紫国国王,自建国立业以来,四方平定,百姓安居乐业。近来因为国事不祥,朕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拖延了很久都难以痊愈。本国太医院多次选用良方,都没能治好朕的病。如今发布这道榜文,广泛招揽天下的贤能之士。不管是从北方来的,还是从东方来的,无论是中华人士,还是外国之人,只要精通医术,请来登宝殿,为朕治疗疾病。只要能让朕的病稍有好转,朕愿将社稷与之平分,绝不食言。特此发布张挂。”

行者看完皇榜,满心欢喜,自言自语道:“古人说:‘行动有三分财气。’还好没在馆里干坐着。既然如此,也不用买什么调料了,暂且把取经的事搁一搁,等老孙我当一回医生,玩玩这治病的把戏。” 好个大圣,弯下腰,丢了手中的碗盏,抓了一撮土,往上一洒,口中念念有词,施展起隐身法。他悄无声息地走上前去,轻轻揭下了皇榜。接着,朝着东南方向吸了一口仙气,用力一吹,一阵旋风刮起。趁着这股风,他转身回到八戒站着的地方。只见那呆子把嘴靠在墙根,就像睡着了一样。行者也不惊动他,把榜文折好,轻轻揣进他怀里,转身迈开大步,径直回会同馆去了,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鼓楼楼下那些人,见风起时,纷纷蒙头闭眼。等风一停,却发现皇榜不见了,众人都惊恐不已。这皇榜原本是由十二个太监和十二个校尉,早朝时领出来的,才挂上不到三个时辰,就被风吹没了,他们战战兢兢地四处寻找。忽然,有人瞧见猪八戒怀里露出一点纸边,众人围上前问道:“是你揭了皇榜吗?” 呆子猛地抬起头,嘴巴一撅,吓得那几个校尉连连倒退,摔倒在地。他转身想要离开,却又被面前几个胆子大的人拉住,说道:“你揭了招医的皇榜,不进朝给我们万岁爷治病,还想去哪儿?” 呆子慌慌张张地说:“你儿子才揭了皇榜!你孙子才会治病!” 校尉问:“你怀里揣的是什么?” 呆子这才低头一看,真有一张字纸。展开一瞧,咬着牙骂道:“那泼猴可害死我了!” 他气呼呼地,恨不得立刻把榜文扯个粉碎,可早被众人死死架住,说道:“你不要命了!这可是当今国王发布的榜文,谁敢扯坏?既然在你怀里,你肯定有医国的本事,快跟我们走!” 八戒大声喝道:“你们不知道,这榜不是我揭的,是我师兄孙悟空揭的。他偷偷揣在我怀里,自己却跑了。要是把这事弄清楚,我就带你们去找他。” 众人说:“别胡说八道!‘现成的钟不敲,却去打铸钟’?你现在怀里揣着榜文,却让我们找谁?不管那么多,拉你去见国王!” 那伙人也不分青红皂白,就使劲推搡着八戒。八戒双脚稳稳立定,就像生了根一样,十来个人都奈何他不得。八戒说:“你们这些人不知轻重!再拉扯一会儿,把我这呆子的性子惹急了,可别怪我不客气!”

没过多久,这事就惊动了街上的人,把他们团团围住。人群中有两个年老的太监说道:“你这模样稀奇古怪,说话声音也不对劲,是从哪儿来的,怎么这么蛮横?” 八戒说:“我们是从东土大唐被派往西天取经的。我师父是唐王御弟法师,刚刚入朝去倒换关文了。我和师兄来这儿买调料,我见楼下人多,没敢过去,是我师兄让我在这儿等着。他看到有榜文,弄出一阵旋风揭了下来,偷偷揣进我怀里,自己先回去了。” 太监问:“我刚才看见一个白面胖和尚,直奔朝门而去,想必就是你师父?” 八戒说:“没错,就是他。” 太监又问:“你师兄去哪儿了?” 八戒说:“我们一行师徒四人。师父去倒换关文,我们三个连同行囊、马匹都歇在会同馆。师兄捉弄了我,先回馆里去了。” 太监说:“校尉,别扯他了。我们一起到馆里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八戒说:“你们这两个老奶奶真懂事。” 众校尉说:“这和尚真是不识好歹!怎么把公公叫成奶奶了?” 八戒笑道:“不害臊!你们连阴阳都弄反了!他们二位老人家,不叫婆婆、奶奶,难道叫公公?” 众人说:“别耍嘴皮子了!快去找你师兄。”

街上吵吵嚷嚷,围观的人何止三五百,众人一起把八戒簇拥到会同馆门口。八戒说:“大家都停下。我师兄可不像我,由着你们捉弄。他可是个厉害又认真的人。你们见了他,可得行个大礼,叫他一声‘孙老爷’,他才会搭理。不然,他一翻脸,这事儿可就办不成了。” 众太监和校尉都说:“你师兄要是真有本事,治好国王的病,他也该有一半江山,我们理应下拜。”

那些闲杂人都在门外喧哗。八戒带着一行太监和校尉,径直走进馆中,只听见行者和沙僧正在客房里谈论揭榜的事,还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八戒上前一把扯住行者,大声叫嚷道:“你还算不算人!哄我去买素面、烧饼、馍馍吃,结果全是骗我的!又弄出旋风,揭了什么皇榜,偷偷揣在我怀里,拿我当幌子!这还像兄弟吗?” 行者笑着说:“你这呆子,怕是走错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吧。我过鼓楼的时候买了调料,急着回来找你,却不见你的踪影,就先回来了,我哪儿去揭什么皇榜了?” 八戒说:“现在就有找榜的官员在这儿。” 话还没说完,只见那几个太监和校尉上前恭敬地行礼,说道:“孙老爷,今日我王有缘,上天派老爷您降临,恳请您大展医术,稍微施展一下高明的手段。只要能治好我王的病,江山有您的一份,社稷也与您平分。” 行者听了,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接过八戒怀里的榜文,对众人说:“你们想必就是看榜的官员吧?” 太监叩头说道:“奴婢是司礼监的内臣。这几位是锦衣校尉。” 行者说:“这招医的榜文确实是我揭的,所以才让我师弟带你们来见我。既然你们国王有病,俗话说:‘药不能强卖,病不能强求医生。’你们去让国王亲自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的本事。” 太监听了,无不感到惊讶。校尉说:“敢说大话,想必有真本事。我们留一半人在这儿陪着,另一半人入朝启奏国王。”

于是,他们分了四个太监和六个校尉,不等宣召,直接入朝,在台阶前启奏道:“主公,大喜啊!” 国王正与三藏用完膳,在清谈闲聊,突然听到这奏报,问道:“喜从何来?” 太监奏道:“奴婢等人一早领出招医的皇榜,在鼓楼下张挂,有一位从东土大唐远来取经的圣僧孙长老揭了榜,现在就在会同馆里,他要国王亲自去请他,说有手到病除的本事。所以特地来启奏。” 国王听了,满心欢喜,便问唐僧:“法师有几位高徒?” 三藏双手合十回答道:“贫僧有三个顽劣的徒弟。” 国王问:“哪位高徒擅长医术?” 三藏说:“实不相瞒陛下,我的那些徒弟,都是山野粗人,只会挑行李、牵马,在山涧中寻找道路,带着贫僧翻山越岭。遇到险峻的地方,或许能降魔擒怪、捉虎降龙,但没有一个懂得药性的。” 国王说:“法师何必太过谦虚?朕今日登殿,有幸遇到法师前来,这真是天赐的缘分。高徒既然不懂医术,又怎会揭了我的榜文,还让寡人亲自去请?他肯定有医国的才能。” 接着喊道:“文武众卿家,寡人身子虚弱,不敢乘坐辇车。你们替寡人,都到朝外,诚心邀请孙长老来为朕看病。你们见到他,千万不可轻慢,要称他为‘神僧孙长老’,都以君臣之礼相见。”

众臣领了圣旨,和看榜的太监、校尉一起前往会同馆,整齐地排班参拜。吓得八戒躲进厢房,沙僧闪到墙壁后面。只见大圣大大咧咧地坐在当中,一动不动。八戒在暗地里埋怨道:“这泼猴,真是要把我累死!这么多官员行礼,他既不还礼,也不站起来!” 没过多久,参拜完毕,众人分班启奏道:“禀告神僧孙长老,我们都是朱紫国王的臣子,如今奉了国王的旨意,带着恭敬的礼节前来参拜,邀请神僧入朝看病。” 行者这才站起身来,对众人说:“你们国王怎么不来?” 众臣说:“我王身虚体弱,不敢乘坐辇车,特地让我们代行见君之礼,前来拜请神僧。” 行者说:“既然如此,各位请先走,我随后就到。” 众臣按照各自的品级,排成队列前行。行者整理好衣服,起身准备出发,八戒说:“哥哥,可千万别把我们牵扯进去。” 行者说:“我不会牵连你们,只是要你们两个帮我收药。” 沙僧问:“收什么药?” 行者说:“凡是有人送药给我,你们照单全收,等我回来取用。” 二人点头答应,暂且不表。

行者和众多官员没过多久就到了。众臣先跑进去奏知国王。国王高高卷起珠帘,瞪大龙睛凤目,张开金口,问道:“哪一位是神僧孙长老?” 行者向前迈了一步,声音洪亮地说道:“老孙就是。” 国王听到这凶狠的声音,又看到行者相貌古怪,吓得浑身发抖,一下子跌坐在龙床之上。慌得那些女官和太监赶忙把国王扶进宫中,说道:“吓死寡人了!” 众官都埋怨行者道:“这和尚怎么如此粗鲁无礼!怎么敢擅自揭榜!”

行者听了,笑着说:“各位错怪我了。要是这么怠慢病人,你们国王的病,就是一千年也治不好。” 众臣说:“人生能有多少年寿命,就算一千年也治不好吗?” 行者说:“他现在是个生病的国君,死了就是个病鬼,再转世还是个病人,这不就是一千年也治不好吗?” 众臣愤怒地说:“你这和尚,太不懂礼数!怎么敢如此信口胡诌!” 行者笑着说:“我可不是胡说。你们听我道来:

医门的道理和方法极其微妙玄奥,关键是心中要有灵活变通的思路。

望、闻、问、切这四件事,缺了任何一样都不完整:

第一要观察病人的神气面色,是润泽还是干枯,是肥胖还是消瘦,起居睡眠如何;

第二要听病人声音的清浊,听他说话是清醒还是胡言乱语;

第三要询问病原已经有几天了,饮食情况如何,大小便是否正常;

第四才是切脉,明确经络的状况,分辨脉象是浮是沉,是表证还是里证。

我要是不通过望、闻、问、切,病人这辈子都别想安然无恙。”

两班文武官员中,有太医院的官员,一听这话,对众人称赞道:“这和尚说得有道理。就算是神仙看病,也得经过望、闻、问、切,这可是医道的神圣技巧。” 众官听了这话,让近侍的人传奏道:“长老要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才能诊断病情、用药治疗。” 国王躺在龙床上,连连喊道:“让他走吧!寡人不想见陌生人!” 近侍的人走出宫来说:“那和尚,我王有旨,让你离开,他不想见陌生人。” 行者说:“要是不想见人,我会悬丝诊脉。” 众官暗自高兴,心想:“悬丝诊脉,我们只是听说过,从没亲眼见过。再去奏明国王。” 近侍的人又进宫奏道:“主公,那孙长老不见主公的面,他会悬丝诊脉。” 国王心里琢磨:“寡人病了三年,还没试过这方法,宣他进来。” 近侍的人立刻传旨道:“主公已经允许他悬丝诊脉,快宣孙长老进宫诊视。”

行者随即登上宝殿。唐僧迎上去骂道:“你这泼猴,可害苦我了!” 行者笑着说:“好师父,我这是给你长脸,你反倒说我害你?” 三藏喝道:“你跟我这几年,什么时候见你治好过谁的病!你连药性都不懂,医书也没读过,怎么敢闯这么大的祸!” 行者笑着说:“师父,原来你不知道。我有几个民间偏方,能治大病,保证能把他治好。就算治死了,也不过落个庸医杀人的罪名,又不会判死刑,你怕什么!没事儿,没事儿,你且坐下,看我怎么把脉诊断。” 长老又说:“你什么时候读过《素问》《难经》《本草》《脉诀》,知道里面的章句是什么,怎么注解的,就敢在这里胡说八道,说什么会悬丝诊脉!” 行者笑着说:“我身上有金线,你没瞧见罢了。” 说着,伸出手,从尾巴上拔了三根毫毛,捻成一把,嘴里喊道:“变!” 三根毫毛瞬间变成三条丝线,每条都有二丈四尺长,正合二十四节气,他托在手中,对唐僧说:“这就是我的金线。” 近旁的太监说:“长老先别争论了,请进宫诊视病情吧。” 行者告别唐僧,跟着近侍进宫看病去了。正是: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可延年。不知道这一去,他会诊断出什么病,又会用什么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唐极品帝婿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我在明朝当国公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唐:吃货将军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