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毫无缘由地妄图逆天而行,仗着自己的奇异法术肆意张狂。西来的姜子牙身负封神重任,北伐之路才知晓谁能修成正果。多少英雄豪杰的雄才在此地消散,无边的恶孽也在此前造就。七月飞雪,寒冰千尺,无数生灵遭受苦难,悲惨地丧生于九泉之下。
话说金吒手起一剑,将王魔斩杀。王魔的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清福神柏鉴用百灵幡引领其进入封神台。广法天尊收起遁龙桩,面向昆仑方向下拜,口中说道:“弟子今日开了杀戒。” 随后,他命令金吒将姜子牙背负上山,又把丹药用水研开,灌入姜子牙口中。没过多久,姜子牙苏醒过来,看到广法天尊,疑惑地问道:“道兄,我怎么会在这里与你相遇?” 天尊笑着说:“这一切都是天意,命中注定如此,人力无法改变。”
过了一两个时辰,广法天尊对金吒说:“你和师叔一同下山,去协助西土。我不久后也会前往。” 接着,他帮忙扶起姜子牙,让他骑上四不像,一同朝着西岐而去。广法天尊随后用土掩埋了王魔的尸骸,此事暂且不表。
且说西岐城中,众人不见姜丞相归来,众将都慌张起来。武王亲自来到相府,派出探马四处寻找。姜子牙和金吒回到西岐,众将和武王一同走出相府迎接。姜子牙下马,武王焦急地问道:“相父兵败在何处?孤王心中十分担忧。” 姜子牙回答:“老臣若不是金吒师徒相助,绝无生还的可能。” 金吒上前参拜武王,又与哪吒相见,二人自是一番欢喜。之后,姜子牙回府调养身体。
且说成汤营中,杨森见王魔得胜后去追赶姜子牙,到了晚上还不见回来,心中顿生疑惑,暗自思忖:“怎么还不见回来?” 他急忙掐指一算,顿时大惊失色,大叫一声:“完了!” 高友乾和李兴霸赶忙询问缘由。杨森愤怒地说:“可惜王魔千年的修行,今日竟死在五龙山!” 三位道人怒发冲冠,一夜都难以安睡。
第二天,他们骑上坐骑,来到城下挑战,点名要姜子牙出来答话。探马急忙跑回相府禀报,此时姜子牙伤势尚未痊愈。只见金吒挺身而出,说道:“师叔,既然有弟子在此,定能保护您出城,此战必定成功。” 姜子牙听从了他的建议,骑上坐骑,打开城门。
只见三位道人咬牙切齿,大骂道:“好你个姜尚!竟敢杀害我道兄,今日势不两立!” 三人骑着坐骑,一齐冲出来挑战。姜子牙身旁有金吒和哪吒二人。金吒手持两口宝剑,哪吒蹬开风火轮,挥动着火尖枪,上前抵挡。五人瞬间战作一团,只杀得红云弥漫,笼罩了整个宇宙,腾腾的杀气映照山河。
姜子牙心中暗自思索:“师父所赐的打神鞭,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于是,他将打神鞭抛向空中,只听雷鸣电闪,打神鞭正中高友乾头顶。高友乾顿时脑浆迸裂,当场死于非命,一缕灵魂也飘向封神台。
杨森见高道兄身亡,怒吼一声,朝着姜子牙冲了过来。没想到,哪吒趁机将乾坤圈扔了出去。杨森刚想收取此宝,金吒眼疾手快,祭起遁龙桩,将杨森困住。金吒毫不迟疑,手起剑落,将杨森斩为两段,杨森的灵魂也随之进入封神台。
张桂芳和风林见两位道长身亡,张桂芳挥舞长枪,风林舞动狼牙棒,朝着姜子牙冲杀过来。李兴霸骑着狰狞兽,手提方楞锏,也杀了过来。金吒徒步迎战,哪吒手持火尖枪,双方展开混战。
就在此时,西岐城里一声炮响,冲出一员小将。只见他光头,头戴银冠,身披银甲,骑着白马,手持长枪,此人正是黄飞虎的第四子黄天祥。黄天祥纵马杀到军前,威风凛凛,勇冠三军,枪法如骤雨般凌厉。他瞅准时机,斜刺里一枪,将风林挑下马来,风林的灵魂也飘往封神台。
张桂芳见大势已去,料想难以取胜,只好败退回营。李兴霸回到营帐,心中暗自思忖:“我们四人前来助你,没想到今日却遭遇失利,丧了三位道兄。你赶紧修书一封,速速报给闻兄,让他发兵救援,以泄今日之恨。” 张桂芳依言,急忙写好告急文书,派差官连夜送往朝歌,暂且不表。
且说姜子牙得胜回到西岐,登上银安殿,众将纷纷前来报功。姜子牙夸赞黄天祥走马挑杀风林的英勇表现。金吒说道:“师叔,今日得胜,不可就此停留。明日再与敌军会战一场,定能大获全胜。” 姜子牙点头称是,说道:“甚好。”
第二天,姜子牙点齐众将出城。三军呐喊,军威大振,姜子牙点名要张桂芳出来应战。张桂芳接到战报,怒不可遏,说道:“我自领兵以来,从未受挫。今日反倒被这些小人欺辱,气死我了!” 他急忙上马,布开阵势,来到辕门,指着姜子牙大骂道:“反贼,怎敢欺侮天朝元帅?今日便与你决一雌雄!” 说罢,纵马持枪,朝着姜子牙杀了过来。
姜子牙身后,黄天祥纵马而出,与张桂芳枪来枪往,展开一场大战。只见二将坐在雕鞍之上,周围的士兵们也都热血沸腾。张桂芳怒发如雷,黄天祥也是心头火起。张桂芳身为丧门星,一心要辅佐纣王;黄天祥身为天罡星,立志要保周室。二人都舍生忘死,一个为了安定社稷,一个为了匡正江山。这场恶战,不寻常地激烈,辕门前鲜血四溅。
话说黄天祥与张桂芳大战三十回合,难分胜负。姜子牙传令击鼓,按照军中之法,击鼓则进,鸣金则止。周营数十名骑兵,左右齐出,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左 “囗” 右 “呙”)、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南宫适、辛甲、辛免、太颠、闳夭、黄明、周纪等,将张桂芳团团围在垓心。
那张桂芳宛如弄风的猛虎、醉酒的狂彪,面对众多周将的围攻,毫无惧色。且说姜子牙命金吒道:“你去与李兴霸交战。我用打神鞭助你,今日定要大获成功。” 金吒领命,快步冲向李兴霸。
李兴霸骑着狰狞兽,见一个道童持剑赶来,催动狰狞兽,举起方楞锏便打。金吒举起宝剑,急忙招架。二人交手没几个回合,只见哪吒蹬着风火轮,挥动火尖枪,直刺李兴霸。李兴霸用锏急忙抵挡。
姜子牙坐在四不像上,正要祭起打神鞭,李兴霸见势不妙,难以取胜,急忙一拍狰狞兽。那兽四足腾起风云,带着李兴霸逃脱而去。哪吒见李兴霸逃走,蹬着风火轮,径直杀进张桂芳被围的垓心。
晁田弟兄二人在马上大声呼喊:“张桂芳,还不早下马归降,免你一死,与我们一同共享太平!” 张桂芳大骂道:“叛逆匹夫!我当捐躯报国,尽忠职守。岂像你们这些贪生怕死之徒,有损名节!”
从清晨一直厮杀到午牌时分,张桂芳见自己难以突围,大叫道:“纣王陛下!臣不能为您报国立功,唯有一死以尽臣节。” 说罢,他调转枪头,自刎而死。张桂芳的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清福神引其进入。正是:英雄半世成何用,留得芳名万载传。
张桂芳已死,他的人马有的归降西岐,有的逃回关卡。姜子牙得胜进城,回到府上,登上大殿,众将各自报功。姜子牙欣慰地说:“今日众将英勇,实在可喜。”
且说李兴霸逃脱重围后,慌忙逃窜。李兴霸本是四圣之一,却难逃此劫。他骑着狰狞兽,正匆忙赶路,突然,狰狞兽飘然落在一座山上。李兴霸见坐骑停下,便滚鞍下马,倚靠在一棵松树下,稍作休息。他寻思良久,心中哀叹:“我在九龙岛修炼多年,没想到在西岐遭遇如此大败。如今无颜回海岛,也羞于见道中朋友。现在暂且前往朝歌城中,与闻太师共同商议,报今日之仇。”
他刚要起身,只听到山上有人唱着道情走来。李兴霸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道童,口中唱道:“天遣还玄得做仙,做仙随处□(左 “者” 右 “见”)青天;此言勿谓吾狂妄,得意回时合自然。”
话说那道童唱着走来,见到李兴霸,打了个稽首,说道:“道友请了!” 李兴霸回礼。道童问道:“老师来自哪座名山?何处洞府?” 李兴霸回答:“我乃九龙岛炼气士李兴霸。只因协助张桂芳征伐西岐失利,在此稍作休息。道童,你要往哪里去?”
道童听后,大喜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不是别人,我乃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的徒弟木吒。奉师父之命,前往西岐,投奔师叔姜子牙门下,立功灭纣。我临行时,师父曾说我会遇到你,要将你捉拿到西岐,作为拜见师叔的见面礼。没想到在此恰恰遇见你!”
李兴霸听后,大怒,大笑道:“好你个孽障!竟敢如此欺我!” 说罢,提着方楞锏,劈头就打。木吒举起宝剑,急忙招架。二人剑锏相交,一场大战就此展开。这九宫山大战甚是激烈:
木吒轻移道步,李兴霸急转麻鞋;木吒轻移道步,拔出五把纯钢宝剑出鞘;李兴霸急转麻鞋,舞动两股寒光闪闪的锏。剑来锏架,眼前瞬间刺出一团剑花;剑去锏迎,脑后好似千块寒雾翻滚。一个是肉身成圣的木吒,威武不凡;一个是灵霄殿上的神将,逞尽英雄。稍有不慎,眨眼间皮肉就会受伤;若是手一松,眼前便会尸骸分离。
话说木吒与李兴霸大战,木吒背上背着两口宝剑,名为 “吴钩”。此剑乃是干将莫邪之类的宝剑,分有雌雄。木吒将左肩一摇,那雄剑飞起,横在空中,寒光一闪,可怜李兴霸:千年修炼全无用,血染衣襟在九宫。
木吒将李兴霸的尸骸掩埋后,施展土遁之术,前往西岐。他进城后,来到相府,门官进去通报:“有一道童求见。” 姜子牙传令请进。木吒来到殿上,向姜子牙下拜。姜子牙问道:“你从哪里来?” 金吒在一旁介绍道:“这是我的兄弟木吒,在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门下修行。” 姜子牙高兴地说:“你们兄弟三人,辅佐明主,日后必能在史册上留下美名,千古传颂,西岐也将日益昌盛。”
话说闻太师在朝歌执掌大小事务,治理得井井有条。此时,汜水关窦荣的战报传入太师府。闻太师拆开一看,不禁拍案大呼:“道兄!你究竟为何事,竟死于非命?我身为位极人臣,受国家的恩情如同泰山般厚重。只因国事艰难,我不敢擅自离开此地。如今看到这战报,让我痛心疾首。”
他急忙传令击鼓聚将。只见银安殿三通鼓响,一众将领前来参拜太师。太师说道:“前日我邀请九龙岛四位道友,协助张桂芳,没想到死了三位,风林也阵亡了。如今与诸位将领共同商议,谁愿意为国家辅佐张桂芳,前往西岐走一遭,破了西岐?”
话还未说完,左军上将军鲁雄,年纪虽大,但精神矍铄,上殿说道:“末将愿意前往。” 闻太师看了看鲁雄,只见他苍髯皓首。太师说道:“老将军年纪大了,我担心难以成功。”
鲁雄笑着说:“太师在上,张桂芳虽然年少得志,用兵逞强,自以为胸中有些秘术。风林不过是匹夫之辈,所以才会有杀身之祸。作为将领行军打仗,首先要观察天时,其次要审视地利,再者要知晓人和。运用文韬,辅以武略,平时沉稳坚守,战时果断出击。能在危亡中求得生存,在绝境中获得生机,使弱小变得强大,让柔弱化为刚强,转危为安,因祸得福,神机妙算,决胜千里。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知。带领十万大军,无往不利,巧妙运用各种策略,各尽其妙。遵循自然的规律,决断胜负的关键;施展神奇的权谋,深藏无穷的智慧,这才是为将之道。末将此去,必定成功。再配备一两名参军,大事便可成。”
太师听了,觉得鲁雄虽然年老,但颇有将才,而且忠心耿耿。想要挑选参军,必须得是能随机应变、明辨是非的人方可。思来想去,让费仲、尤浑前去最为合适。于是,他急忙传令,任命费仲、尤浑为参军。
军政司将二位大臣带到殿前,费仲、尤浑见到太师,行礼完毕。太师说道:“如今张桂芳失利,风林阵亡,鲁雄前去协助,缺少两名参军。老夫任命二位大夫为参赞军机,一同征伐西岐。凯旋之日,功劳必定不小。”
费仲、尤浑听后,吓得魂飞魄散,急忙禀报道:“太师在上,我们担任文官,不熟悉军事,恐怕会耽误国家大事。” 太师说道:“二位有随机应变的才能,通达时务的智慧,可以参赞军机,辅助鲁将军。不要违背我的安排,这都是为朝廷效力。况且如今国事艰难,应当辅佐君主,为国出力,怎能相互推诿?”
左右侍从取来参军印,费仲、尤浑就这样落入圈套之中,只得接过印信,戴上簪花,饮下壮行酒。太师发放铜符,点齐五万兵马,让他们协助张桂芳。有诗为证:
鲁雄报国寸心丹,费仲尤浑心胆寒;
夏月行兵难住马,一笼火伞罩征鞍。
只因国祚生离乱,致有妖氛起祸端;
台造封神将已备,子牙冰冻绝谗奸。
话说鲁雄挑选了一个吉日,举行祭宝纛仪式,杀牛宰马,做好出征的准备。没过多久,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鲁雄向闻太师告辞后,一声炮响,踏上了征程。此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气酷热难耐,三军将士们身着铁甲单衣,行军十分艰难。骑兵们马匹汗水长流,步兵们人人气喘吁吁,这炎热的天气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三军一路前行,酷热的景象随处可见。万里乾坤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火炉,一轮烈日高悬天空,像一把火伞炙烤着大地。四野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仿佛被热气驱散,完全停息。四面八方都有热气不断升腾。高山顶上,石头被晒得裂开,粉末纷飞;大海波中,海水被蒸得波涛翻滚。栖息在树上的鸟儿,羽毛被晒得脱落,根本无法展翅高飞;水底的游鱼,鳞片被蒸得翻卷,也无法在泥中钻行。地上的砖块被晒得如同烧红的锅底一般炽热,就算是铁石铸就的身躯,也被热得汗流浃背。
三军在行军途中,头盔碰撞发出的声音,如银磬撞天般响亮;铠甲层层叠叠,好似盖地的兵山。军队行进如同骤雨,战马奔腾好似欢跃的蛟龙。银色的铠甲闪烁,黑色的雕弓转动。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震动山川湖泽,整个天地乾坤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笼。
话说鲁雄的人马出了五关,一路行进时,有探马前来报告:“张总兵作战失利,已经阵亡。他的首级被悬挂在西岐东门示众,请将军下令定夺。” 鲁雄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说道:“桂芳已死,我军暂时不宜前行,暂且安营扎寨。” 他又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探马回报:“是西岐山。” 鲁雄传令:“在茂林深处安营。” 同时命令军政司撰写文书,向闻太师汇报情况,暂且不表。
且说姜子牙自从斩杀了张桂芳,又见金吒、木吒等李姓兄弟都来到西岐。一日,姜子牙在相府升堂议事,有报马跑进府中报告:“西岐山有一支人马扎营。” 姜子牙早已料到此事。之前清福神来报,封神台已经建造完成,封神榜也已张挂,如今正准备祭台。姜子牙传令:“命南宫适、武吉,点五千人马,前往岐山安营,阻塞道路,不许他人马通过。” 二人领命,随即点齐人马出城。一声炮响,行军七十里,远远望见岐山有一支人马,正是成汤的军队。南宫适在对面安下营寨。
此时天气炎热,三军将士站立都十分困难,天空中烈日高悬,如同火伞张开。武吉对南宫适说:“师父命令我们二人出城,在此处安营。如今正值酷暑,三军将士又干又渴,而且没有树木遮阴,恐怕军心会有怨言。” 就这样,一夜过去了。
第二天,辛甲来到营中与他们相见。传达丞相的命令:“命把人马调上岐山顶上去安营。” 二将听后,十分惊讶。此时天气酷热难当,还要上山安营,这不是加速士兵们的死亡吗?辛甲说:“军令不可违抗,只能照做。” 二将点兵上山,三军将士们被炎热折磨,张口喘气,苦不堪言。而且山上造饭取水都不方便,军士们都开始埋怨起来。
且说鲁雄屯兵在茂林深处,看到岐山上有人安营,纣兵们都大笑起来。他们心想,在这样的天气里,山上安营,不出三日,不用交战,那些士兵自己就会热死。鲁雄只等着救兵到来,再与敌军交战。
到了第二天,姜子牙率领三千人马出城,往西岐方向而来。南宫适、武吉下山迎接,合兵一处,共有八千人马。他们在山上撑起幔帐,姜子牙坐下。这炎热的天气,到底有多热呢?有诗为证:
太阳真火炼尘埃,烈煎熬实可哀;
丝柳青松摧色,飞禽走兽尽罹灾。
凉亭上面如烟燎,水阁之中似火来;
万里乾坤只一照,行商旅客苦相挨。
话说姜子牙坐在帐中,命令:“武吉,在营后搭建一个土台,高三尺,速速去办。” 武吉领命而去。西岐、辛免催促着车辆,运来许多衣物等物品,报告给姜子牙。姜子牙下令将这些物品搬进营帐,准备分发。众军看到这些,都愣住了,不知丞相要做什么。姜子牙点名分发,一名士兵发一个棉袄,一个斗笠。众军看到后,都笑着说:“我们穿上这些,死得更快了。”
且说姜子牙到了晚上,武吉回来复命,土台已经造好。姜子牙登上土台,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面向东昆仑下拜。他布下罡斗,施展玄术,念起表章,发放符水。只见:
姜子牙施展法术,刹那间狂风大作,风声呼啸着穿过树林。只刮得灰尘飒飒飞扬,迷雾弥漫了整个世界;哗啦啦地,仿佛天要崩塌,地要塌陷;淅沥沥地,如同海在沸腾,山在崩裂。旗帜的响声如同铜鼓震动,众将校们被风吹得两眼都难以睁开。一时间,炎热的金风被狂风一扫而空,三军将士们都惊讶不已。
姜子牙念动玉虚宫的玄妙口诀,灵符的奥秘传授得毫无差错;驱邪伏魅能够随时应验,唤雨呼风如同滚滚沙尘。
且说鲁雄在帐内,看到狂风大作,热气瞬间全无,心中大喜,说道:“若是闻太师点兵出关,在这温和的天气里,正好可以作战。” 费仲、尤浑在一旁附和道:“这是天子洪福齐天,所以才有凉风相助。” 那风越来越大,如同猛虎一般凶猛。这风到底有多厉害呢?有诗为证:
萧萧飒飒透深林,无影无形最骇人;
旋起黄沙三万丈,飞来黑雾百千尘。
穿林倒木真无状,彻骨生寒岂易论:
纵火行凶尤猛烈,江湖作浪更迷津。
话说姜子牙在岐山上施展法术,刮了三天大风,寒冷的感觉如同寒冬腊月的朔风一般。三军将士们都感叹道:“天时不正,国家不祥,所以才有这样的怪异之事。” 过了一两个时辰,半空中飘飘荡荡地落下雪花来。纣兵们开始抱怨:“我们穿着单衣铁甲,怎么能忍受这凛冽的严寒呢?” 正在他们埋怨的时候,不一会儿,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如同乱舞的梨花。这场大雪,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潇潇,密密层层;潇潇洒洒,一似豆□(左 “禾” 右 “皆”)灰;密密层层,犹如柳絮飞舞。起初时一片两片,像鹅毛在风中卷起;随后千团万团,如梨花雨一般打落在地下。高山被雪层层堆叠,獐子和狐狸都迷失了洞穴,无法行走;沟涧被雪覆盖,不见踪迹,让行人苦不堪言,难以前行。刹那间,世界变成了银色的,一会儿又像是粉砌的乾坤。旅人难以买到酒来驱寒,老翁也难以寻觅到梅花。雪花飘飘荡荡,像是裁剪的蝶翅;层层叠叠,让道路变得模糊难辨。这丰年的祥瑞从天而降,本应是人间值得庆贺的好事,却成了纣兵的灾难。
鲁雄在军中对费仲、尤浑说:“七月的秋天,竟然降下如此大雪,实在是世间罕见。” 鲁雄年事已高,怎么能禁得住这般寒冷。费仲、尤浑二人也毫无办法。三军将士们都被冻坏了。
且说姜子牙在岐山上,军中将士们人人穿上棉袄,戴上斗笠,都感激丞相的恩德,无不称赞感谢。姜子牙问:“雪有多深?” 武吉回话:“山顶上深二尺,山脚下因为风把雪旋下去,深有四五尺。” 姜子牙再次上台,披发仗剑,口中念念有词。他施展法术,把空中的彤云散去,于是红日显现出来,高悬在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火伞。刹那间,雪都融化成水,往山下流去,只听一声巨响,水流湍急,汇聚在山凹里。姜子牙看到日色明亮。有诗为证:
真火原来是太阳,初秋积雪化汪洋;
玉虚秘授无穷妙,欲冻商兵尽丧亡。
话说姜子牙看到雪消水急,滚滚涌下山,急忙发放符印,又刮起大风。只见阴云密布,把太阳遮蔽了。风狂雪骤,寒冷无比,丝毫不亚于严冬。刹那间,把岐山变成了一片汪洋,全都被冻住了。姜子牙出营,去查看纣营,只见纣营的营帐全都被吹倒。他命令南宫适、武吉二将:“带二十名刀斧手,下山进入纣营,把首将捉来。” 二将下山,径直进入营中。只见三军将士们都被冻在水里,死去的人很多。又看到鲁雄、费仲、尤浑三将在中军帐中。刀斧手们上前捉拿,如同从口袋里取东西一样轻松,把三人捉上山来,去见姜子牙。至于他们的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