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朱启明正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本书却心不在焉。
这时,侍卫赵逸风匆匆走进来,拱手行礼道:“殿下,胡陆阳先生从宫外传来消息了。”
朱启明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书,急切地问道:“快说,是什么消息?”
赵逸风回道:“胡先生说,他们在赤风国的调查有了些进展,但也遇到了不少阻碍。兽神教行事越发隐秘,通敌之事似乎牵连甚广。”
朱启明站起身来,在房中踱步,沉思片刻后说道:“让胡陆阳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赵逸风应声道:“是,殿下。属下这就去传达您的旨意。”
朱启明摆摆手:“去吧,有新的消息立刻来报。”
赵逸风领命退下,朱启明望着窗外,心中忧虑重重。
皇叔朱高在他那奢华却阴沉的书房中大发雷霆,手中的茶杯被他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一群废物!”他怒吼道,“兽神教又任务失败,派去的杀手全部被刺死,简直是丢尽了我的脸!”
他的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身旁的下属们都战战兢兢,不敢出声。
“你们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高怒目圆睁,扫视着面前的众人。
一个下属小心翼翼地说道:“王爷息怒,或许是对方早有防备,又或者是我们的计划有所疏漏。”
“疏漏?”朱高咆哮道,“我不想听这些借口!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还办不成,你们都提头来见!”
下属们纷纷跪地,齐声应道:“是,王爷,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朱高喘着粗气,重新坐回椅子上,眼神中透着阴狠:“我就不信,我得不到我想要的!”
朱高坐在椅子上,余怒未消,这时一名亲信匆匆进来禀报:“王爷,马上清明节了,您该准备进京祭祖了。”
朱高皱了皱眉头,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祭祖?哼,这倒是个好机会。”
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索着:“说不定能趁此机会,探探京城的局势,与一些旧部联络联络。”
“吩咐下去,准备车马,本王要进京祭祖。”朱高眼神坚定,心中已有了盘算。
亲信应声道:“是,王爷,小的这就去安排。”
朱高望着窗外,心中暗暗发誓:这次进京,定要有所作为,不能再让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
朱高正忙着准备进京祭祖的事宜,亲信突然神色匆匆地跑来。
“王爷,大事不好!”亲信喘着粗气说道。
朱高心头一紧,喝道:“别慌,慢慢说!”
亲信赶忙道:“刚得到消息,皇帝中毒昏迷不醒,太医院都束手无策。可没想到,大皇子不知从哪儿带来个民间医女,竟把皇帝给救醒了!”
朱高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随即又愤怒地拍了下桌子:“这怎么可能!大皇子竟有如此能耐?”
他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可怕:“那医女是什么来头?此事必有蹊跷!给我查清楚!”
亲信连忙应道:“是,王爷,小的这就去查!”
朱高眉头紧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这大皇子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竟能找来女医救醒皇帝,难道他一直在暗中谋划?”
亲信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朱高突然停下脚步,看向亲信,厉声道:“快去打听那医女的背景,还有大皇子最近都与哪些人接触过。”
亲信赶忙点头称是,转身匆匆离去。
朱高坐回椅子上,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心中思绪万千:“皇帝醒了,我的计划恐怕要生变。不行,我得加快行动了。”
朱高加快进京的脚步……
皇宫内,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虽面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已恢复了许多。
“此次朕中毒,幸得大皇子寻来医女解毒,大皇子功不可没。”皇帝声音略显虚弱但透着威严。
大皇子连忙跪地:“儿臣惶恐,能为父皇解忧,是儿臣之幸。”
皇帝微微抬手:“起来吧。如今朕已无大碍,当务之急是准备清明节的祭祖事宜。”
众大臣纷纷拱手道:“皇上圣明。”
皇帝看向礼部尚书王全:“礼部,此次祭祖事宜筹备得如何了?”
礼部尚书王全出列回答:“回皇上,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只是在祭品和礼仪方面,还需皇上定夺。”
皇帝沉思片刻:“祭品务必丰厚,以显我皇家对祖先的敬重。礼仪不可有丝毫差错,要彰显皇家威严。”
“遵旨。”礼部尚书王全应道。
这时,镇国将军朱耀说道:“皇上,此次祭祖,当加强安保,以防再有意外发生。”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爱卿所言甚是有理!朕即刻下旨,着令禁军统领务必加强宫廷内外的戒备,不得有丝毫懈怠。若有任何差池,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肃穆,众大臣皆低头领命。随后,皇帝与诸位大臣又针对祭祖之事的诸多细节展开了深入探讨和商榷。从祭祀仪式的流程安排到所需祭品的种类数量,再到参与人员的具体分工等等,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斟酌和仔细思量。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之后,各项事宜终于敲定下来。皇帝满意地点头示意,宣告此次朝会结束。众人纷纷起身行礼,然后有序地退出大殿,各自奔向自己负责的领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盛大祭祖活动紧张而忙碌地筹备起来。
唐贵妃的寝宫,奢华而宁静。
唐贵妃慵懒地靠在软榻上,二皇子则一脸不满地站在一旁。
“母妃,父皇居然把祭祖事宜分配给了各部,连大皇兄都能参与其中,这分明是不重视我们。”二皇子愤愤不平。
唐贵妃轻轻抿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皇儿莫急,这不过是暂时的。你父皇刚解了毒,心思自然在祭祖之事上。”
二皇子皱着眉头:“可这样下去,大皇兄在朝中的威望会越来越高,对我极为不利。”
唐贵妃放下茶杯,坐直了身子,目光锐利:“你且沉住气,找机会在你父皇面前好好表现,让他看到你的才能。”
二皇子握紧了拳头:“母妃,儿臣明白。只是这机会......”
唐贵妃微微一笑:“机会总是有的,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祭祖之事繁杂,难免会有疏漏,你多留意着,若能发现问题及时禀报你父皇,说不定能让他对你另眼相看。”
二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多谢母妃指点,儿臣定当努力。”
唐贵妃微微眯起眼睛,神色阴沉地说道:“上次发现大皇子私自豢养暗卫,可这证据到现在还没有查到,真是让人恼火。”
二皇子急切地说道:“母妃,此事若能坐实,定能让父皇对他心生嫌隙。”
唐贵妃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但我们得加快速度了,不能让他有所察觉,销毁证据。”
二皇子皱起眉头,焦虑地说:“可这暗卫藏得极深,我们的人几乎把能查的地方都查了,还是一无所获。”
唐贵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继续查,从大皇子身边的心腹入手,许以重利,总会有人开口的。”
二皇子应道:“是,母妃,儿臣这就去安排。”
唐贵妃摆摆手:“去吧,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二皇子行礼后匆匆离去,唐贵妃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暗盘算着。
皇宫内,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了马秀秀,大皇子朱启明陪在一旁。
马秀秀有些紧张地行礼:“民女马秀秀拜见皇上。”
皇帝面带微笑,温和地说道:“免礼。此次你救朕有功,朕要好好嘉奖你。”
马秀秀连忙说道:“能为皇上效力,是民女的荣幸。”
皇帝看向她,眼中满是赞赏:“听闻你医术精湛,朕有意让你进太医院学习,将来为我朝百姓造福。”
马秀秀惊喜不已,再次行礼:“多谢皇上恩典。”
朱启明在一旁说道:“父皇,马姑娘聪慧过人,定能在太医院学有所成。”
皇帝点头:“朕相信她不会让朕失望。”
马秀秀鼓起勇气,抬头看向皇帝,说道:“皇上,民女有个不情之请。民女不想仅仅在太医院学习,而是想考取女医官,为更多的人治病救人。”
皇帝微微一怔,说道:“本朝目前还没有女医官考核制度。”
马秀秀连忙跪地,言辞恳切:“皇上,民女深知此为破例之举,但民女愿以医术和真心证明自己,恳请皇上成全。”
皇帝沉默片刻,被她的执着所打动,说道:“好,朕就为你破例一次。若你能通过考核,便成为本朝首位女医官。”
马秀秀激动得泪流满面,连连叩头谢恩:“谢皇上隆恩,民女定当不负皇上期望。”
朱启明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向前一步说道:“父皇英明,能为马姑娘破例,此乃仁善之举。儿臣相信,马姑娘定能通过考核,成为我朝女医官之典范,造福百姓。”
皇帝微笑着看着朱启明和马秀秀,说道:“朕也期待着她能有所作为。”
朱启明又道:“父皇此举,必能激励更多有才华之人,为朝廷效力。”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启儿所言甚是。”
马秀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再次行礼道:“皇上和殿下如此信任民女,民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朱启明和马秀秀相视一眼,一同向皇帝行礼道:“父皇,若无其他吩咐,儿臣(民女)告退。”
皇帝轻轻挥了挥手:“去吧。”
二人缓缓后退几步,转身离开御书房。走出房门后,朱启明看向马秀秀,微笑着说道:“马姑娘,恭喜你得偿所愿,接下来可要好好准备考核。”
马秀秀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多谢殿下,若不是殿下相助,秀秀也不会有此机会。”
朱启明说道:“是你自己医术高明,又心怀志向,本皇子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渐行渐远。
回到雅芳院,马秀秀再次向朱启明深深行了一礼,真诚说道:“殿下,秀秀真心感谢您。若不是您,秀秀哪能有如今的机遇。”
朱启明赶忙扶起她,说道:“马姑娘,你言重了。是你的医术精湛,不仅治好了我的失忆之症,还能给父皇解毒,连太医院都束手无策,这都是你的本事。”
马秀秀谦逊地笑了笑:“大皇子过奖了,若没有您的信任和举荐,秀秀纵有医术,也无用武之地。我要写信告诉父亲和兰儿。”马秀秀忍不住笑道。
朱启明看着她,目光中满是欣赏:“马姑娘,日后在太医院,你定要多加努力,为本朝的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马秀秀重重地点头:“殿下放心,秀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朱启明走到马秀秀面前,脚步微微停顿,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
马秀秀见他这般模样,疑惑地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话想说?”
朱启明轻轻抿了抿嘴唇,目光闪烁,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道:“秀秀,其实自从与你相识以来,本皇子心中……”说到这儿,他又顿住了,似乎不知该如何继续。
马秀秀睁大眼睛,静静地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朱启明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本皇子心中对你,颇有好感。只是不知,你意下如何?”说完,他紧张地看着马秀秀,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马秀秀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赶忙行礼道:“多谢大皇子抬爱,能得殿下青睐,秀秀很是开心。”
朱启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马秀秀接着说道:“只是,殿下,但兰儿还在临西镇等着您呢,秀秀不想让殿下为难。而且,眼下秀秀最想的是能通过太医院的学习,考取女医官,实现心中抱负。”
朱启明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兰儿,本皇子自会处理。只是没想到马姑娘竟有如此志向,本皇子佩服。”
马秀秀微笑着说道:“还望大皇子理解秀秀。”
朱启明点了点头:“马姑娘放心,本皇子不会阻碍你的梦想。”
马秀秀向朱启明告退之后,匆匆回到屋内。她坐在桌前,铺开信纸,提起笔蘸了蘸墨,开始写信。
“父亲、兰儿,见字如面。女儿如今已被皇上特许进太医院学习,即将参加女医官的考核。这是难得的机遇,女儿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她的笔触流畅,字里行间满是激动与憧憬。写罢,她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信封,准备朱启明帮忙送出去,让远方的亲人也能分享自己的喜悦。
马秀秀拿着信,找到朱启明,说道:“殿下,可否请您帮秀秀一个忙?”
朱启明一听,心中大喜,以为马秀秀改变了主意,接纳了自己,连忙应道:“马姑娘但说无妨。”
马秀秀递过信,说道:“这是写给我父亲和兰儿的信,还望殿下能帮忙送出去。”
朱启明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这才明白是自己误会了,尴尬地说道:“原来是这样,本皇子定当帮你送到。”
马秀秀感激地说道:“多谢殿下。”
朱启明看着手中的信,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嘲自己想得太多。
朱启明转身对身旁的赵逸风说道:“逸风,你马上把这封信安排人送出去,不得有误。”
赵逸风接过信,应道:“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