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十一月。
徐州,徐州城。
州牧府院内。
寒日渐出时分,冷光笔直地匆匆射下,映的府内光影分明。
同样匆匆的,还有不断快步前来送信的令兵。
纵向的光,横向的人。
似乎交织成一张流动、复杂的大网,将州牧府紧紧笼罩。
严峻且压抑。
“主公,琅琊郡内世家官员请辞!”
“彭城郡内世家官员请辞!”
“下邳郡内世家官员请辞!”
“.......”
随着一个又是一个令兵将信简呈上通报。
陈珪、糜竺等人的神色,越来越凝重。
自从陆川在徐州城,抹杀了本地世家之人。
各郡县中的小世家,也全都有了动作。
纷纷请辞!
这也造成,目前徐州郡县的主要职务上出现空缺,运转停滞!
“很好。”
陆川早有准备,轻声冷笑,“既然他们不想干,那就这辈子都别干!”
要是放在一两年前,自己很有可能会妥协。
可现在,不需要!
“元直,将请辞之人全部记录在案,永不录用!”
“子仲,传令各郡县学子,但凡有缺,他们皆可随时补上!”
“若是治下有方,未来一州从事之职,也未尝不可!”
三道命令下出,直接将世家之人打入冷宫,再无翻身机会!
陆川在下令将斩杀世家消息传出同时,学院的数百名学子,也各自奔赴了相应郡县。
他们没有具体职务。
陆川对他们的要求十分简单。
若是有世家之人请辞,便直接顶上!
只要维持住县衙和机构运转,即算有功!
如果治理有方,累计功劳之下,还能破格录用!
徐州是陆川的根基,又有无数百姓民心。
想要维持住基本运转,对那些学子来说。
不算难!
陈珪等人见陆川如此下令,也明白此次决心。
宁愿徐州维持现状不发展,也要覆灭大部分世家!
此等魄力,无人可以比拟!
“另外,对外发布招贤文书,徐州等地招纳天下文人士子。”
“无论出身,皆以才学录用任职!”
旋即,陆川又对徐庶吩咐了一句。
世家被得罪完。
除了自己治下的学子,现在只能期待其他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
“主公,字典何时出售?”
徐庶将陆川命令一一记下后,便又问起了计划第二步。
便是拼音和字典!
如今不仅仅是徐州,青州和豫州的世家官员,皆是大面积请辞。
这场没有硝烟的角逐,也是时候放出最后一击!
“字典,那是什么东西?”
糜竺等人闻言,随即问道。
字典。
他们虽从未听过,可这心中却隐隐升起一股不安。
同时。
陈珪心中也暗自庆幸起来。
原本称病在家躲避。
自从徐州世家被斩杀之后,他的病马上就好。
可他不清楚,此事过后陆川打算怎么办。
果然。
主公还是留了后手啊!
只是这未曾听闻的字典,真能扭转现在的局势吗?
陆川没有回答糜竺,而是冲着徐庶点了点头,淡声道:
“时机差不多,就现在吧。”
“一钱一本,我倒要看看,世家能扛到几时。”
这几句轻飘飘话语,在陈珪和糜竺听来。
不知为何,似有千钧之重!
......
十二月。
徐州城,东城门。
数十辆马车正向着城外驶去。
马车之上,正是原本想要投靠陆川的世家之人!
可没想到。
陆川居然斩杀了数百世家。
这让他们彻底寒心。
如此打压世家,他们还如何为陆川效力?
不如早日另谋贤主。
“嗨嗨嗨!老乡们,家人们,你们没看错,又是俺!”
“俺又给家人们带福利了!”
“今天咱们不卖棉衣,卖字典!”
车队行至城门口之时,就听城墙之处,传来一阵嗨嗨的叫卖声。
而那里,早就吸引了一大波普通百姓。
这样的位置,又有士卒在旁,肯定是官府的生意!
何况。
这个叫卖的黑胡子,他们都认识。
他可是奉过州牧大人之命,给百姓带来冬日暖意的大善人呐!
百姓们现在还穿着当时买的棉衣!
此人正是去年在此处叫卖吃的黑风军王队长。
王虎!
“王队长,请问一下,字典到底是啥东西啊?”
前排一名百姓十分好奇,直接开口,问出了周围人都想问的问题。
“咳咳.....老乡你别慌,先听俺给你作辞一首!”
王虎轻咳一声,摆好架势,翻着白眼想了一通。
才将陆川教给他的辞作,缓缓道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首《短歌行》吟罢,场面静悄悄的。
百姓们虽然听不懂,但还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不由得开始拍手叫好。
一声声夸赞之中,王虎并没有迷失自己,还是记着原本任务。
“主公让学的拼音,你懂吗?”
那百姓咧嘴嘿嘿一笑,很是骄傲。
“嘿嘿嘿,王队长,这可你问对人了!”
“我可太懂了,还得过一次奖赏呢!”
提起拼音。
在徐州、扬州等地,可以说完全普及开来。
也得益于徐庶和糜竺两人,提出的学拼音领鸡蛋等办法。
如今经过一年多,拼音对陆川治下的百姓来讲。
驾轻就熟!
王虎满意的点点头,情真意切道:
“老乡们,俺原来可不识字啊!”
“自从学了拼音,对照着字典,眼不困了,背不酸了,一口气能读好多卷书册!”
说着,王虎便拿起一本字典,随意打开了一页。
“有不认识的字也没关系!”
“哪里不会点哪里!”
“一点一查,包学包会!”
百姓们的兴趣,登时就被勾了起来。
啥?
这本书册还能让他们识字?!
就有几名百姓,凑着脑袋到近前,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
“这是b.....这是an.....唔.....三声.....”
“这个字是板,木板的板!”
“天哪,我居然认字了!”
那几人中,有名男子嘴里喃喃几句,突然大叫起来。
眼中尽是不可思议!
他不过是个种田的庄稼汉。
识文断字这种事情,是遥不可及!
可如今。
居然轻松便认出一字!
“嗨嗨嗨!”
“没错,但凡你学会了拼音,以后对照着字典上的文字发音,不断练习,就可掌握三千文字!”
“你们也能像俺一样作辞!”
王虎嗨笑着解释了一通。
对于东汉的普通百姓。
困扰他们无法学习的,无非就是两点。
识字与书籍!
这两者,识字乃是基础。
不识字,又无人教导,做学问什么的就无从谈起!
而陆川的字典和拼音,就能做到让治下百姓全部识字!
只要懂拼音,懂语法。
按照字典上的文字不断临摹、练习。
普通百姓也能认识三千文字!
这在古代,可是做梦都难以实现的事情!
“不是兄弟,你真会啊?快让我看看!”
“我也认识,这个字念‘天’,我们普通百姓居然可以书读!”
“这字典太神奇了,快给我来一本!”
“我要三本,家中还有两个娃呢!”
“我先来的啊!”
“......”
一时间。
王虎的摊位之前,无数百姓挤破脑袋,开始争相抢购字典!
要知道。
在这个时代。
读书,可是只有世家、豪门才能有的资格。
普通百姓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何谈读书!
而陆川治下的百姓,温饱早就不成问题。
他们想要学习,想要更进一步!
“所有人都排好队,这字典就是主公为你等所着!”
“只要一钱,人手一本!”
“诶,老乡,你摸哪儿呢!”
王虎呼喊着,身旁的士卒便开始维持秩序。
听到价格的百姓,更是无比激动。
“原来是州牧大人为了我等所着,感谢州牧大人!”
“一钱一本,太便宜了,跟白送一样!”
“州牧大人让我吃饱饭,还给我机会识字,不多说了兄弟们,我先叫为敬,爹!”
“瞧你这叫的,真没出息,爷爷!”
“.......”
这边热闹非凡,马车之中的世家之人,更是好奇至极。
便安排仆从前去购买了一本。
等仆人衣衫不整的归来,递上所谓的字典之后。
一众人还未翻阅,便是神色大惊!
“纸,这是可以书写的白纸!”
所谓的字典,居然使用这等白纸所着!
封面上几个清晰的大字,让世家学子们无不眼红。
可当他们翻阅之时,身体跟着瞳孔猛然就是一缩!
但凡在徐州城呆过,都对拼音有所了解。
手中这本字典上,却是将拼音和文字联系了起来。
简单易懂!
哪怕是普通百姓,只需要对照拼音,临摹汉字,就能将其记下。
如此一来,无需数年。
陆川麾下可识文断字之人,将有数百万人!
那将是何等场景!
天下世家学子,加起来也没百万众啊!
嘶!
所有人都吸了口凉气。
这陆川,是要断世家的根呐!
十一月末,兖州之地。
“这陆川居然提前培养了一批学子,看来是早有准备。”
得到徐州情报,曹操感叹一声,不得不佩服陆川的未雨绸缪。
居然早就培养出如此数量学子。
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主公,不好了,你快看!”
此时,陈群的身影急急而来,手中正拿着一卷竹简和一本字典。
“嗯?”
曹操先是打开了书简,里面赫然一篇辞作。
《短歌行》?
王虎?
这不是陆川麾下那个脑袋不好,大字不识一个的糙汉子?
他会作辞?!
可读完辞作之后,曹操的眼中登时精亮,脱口而出。
“好文采啊!”
这等求贤若渴,谋图大业的雄心抱负。
完全写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关键是此等文采,竟然出自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怎么可能?!
“咦,这又是何物?”
曹操又疑惑地瞥向了字典。
而一旁戏志才,仅仅简单翻阅几页,后背立刻生出一层密密麻麻的冷汗。
“不好,主公,大汉世家要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