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赵大人府里就像炸开了锅一般,到处都在窃窃私语。几个丫鬟聚在花园的回廊下,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却又难掩兴奋:“你们听说了吗?五小姐不知怎么回事,被老爷罚禁足三个月。”
另一个丫鬟眼睛睁得老大,满脸好奇地问道:“真的呀?为啥呀这是,无缘无故怎么会被罚呢?”
“可不只是禁足,禁足之前还挨了板子呢!”又一个丫鬟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幸灾乐祸说道。
赵婉儿的母亲听闻这个消息,心急如焚地赶到赵大人书房。
她满脸泪痕,一双眼睛哭得又红又肿,扑通一声跪在赵大人面前,双手紧紧拉住赵大人的衣角,声泪俱下地哀求道:“老爷,婉儿她还小,不懂事,您就饶了她这一回吧,别打她了。”说着,身体不住地颤抖,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赵大人眉头紧皱,一脸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夫人,语气坚定地说道:“慈母多败儿!她犯下这样的错,必须要受罚,才能长记性。”说完,他拂袖转身,大步离开了书房。
临出门时,他又回头对身边的下人吩咐道:“好好看着夫人,别让她再做出什么糊涂事。”那下人连忙点头哈腰,连声应道:“是,老爷,小的一定照办。”
我在自己的房间里,透过窗户,将春柳说的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心中想着:定是父亲出手了,听春柳打听说这赵婉儿平日里嚣张跋扈,这次终于得到教训了。不过,我也知道,以她那骄纵的性子,这次挨了罚,估摸着是跟我结下梁子了。
但我并不在意,心里满不在乎地想:问题不大,如果她如同某些人一样不知死活,非要来挑战我的底线,那也休怪我心狠手辣,绝对不会再放过她。
没过几天,黎宜沬身边的一个小丫鬟悄悄找到了我。
她确认四周无人后,才凑到我耳边,小声说道:“许小姐,我家小姐让我给您传个信。我偷听老爷和属下聊天时得知,大皇子他们已经和周边扶桑国的帝王联手了。”
我一听,连忙追问道:“可知其中需要大皇子他们做什么没有?”小丫鬟咽了咽口水,接着说道:“代价是十座城池。”
我听后,真的服了这群蠢蛋,为了坐上皇位,做出可谓是‘自损八百的事’。
而黎宜沫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怒不可遏。只见他满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双手紧握成拳,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嘴里怒骂道:“这几个黄毛小儿,简直是愚蠢至极,不知道其中厉害!这十座城池一给,我朝边境危矣!”
消息很快传到了景弘帝那里。景弘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眼神中满是怒意。
他重重地一拍桌子,怒喝道:“好大的胆子!竟敢做出这等卖国求荣之事!”虽然当时天色已晚,但他当机立断,立刻下令:“速召那几位进宫商议对策!”
很快,父亲他们在家就秘密收到消息,虽然猜测到可能是那件事,但是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不多久我父亲和黎宜沫的父亲等几位老臣便匆匆赶到了宫中。他们神色凝重,脚步匆匆,一进宫便跪在地上,齐声说道:“陛下,臣等来迟,请陛下恕罪。”
景弘帝挥了挥手,说道:“罢了罢了,如今大皇子勾结外敌,此事关乎我朝安危,你们可有应对之策?”
几位老臣听后,纷纷低头沉思。
景弘帝见几位老臣低头沉思,便又说道:“朕深知此事棘手,但朕相信诸位爱卿定能想出良策,以解朕忧,以保我朝太平。”
父亲率先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先摸清大皇子与扶桑国的具体交易细节以及他们后续的计划。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黎宜沫的父亲也紧接着说道:“陛下,臣附议。同时,臣建议加强边境的兵力部署,以防扶桑国突然来犯。十座城池乃我朝根基,绝不能轻易落入他人之手。”
其他几位老臣也纷纷点头,提出各自的看法。有的说要在朝中清查与大皇子勾结的官员,以免内部生乱;有的则建议派遣密探潜入大皇子府中,获取更多情报。
景弘帝听着众臣的建议,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待众人说完,他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意已决。黎爱卿,朕命你即刻去调遣兵力,加强边境防御,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臣遵旨!”黎宜沫的父亲连忙领命。
“许爱卿,你负责清查朝中官员,若有与大皇子勾结者,绝不姑息。”景弘帝看向我父亲,眼神中透露出威严。
“是,陛下。”父亲应道。
“至于派遣密探一事,就由陈爱卿去安排吧。务必挑选机灵可靠之人,不可走漏风声。”景弘帝又对另一位老臣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陈大人回道。
随后,景弘帝又与众臣商讨了一些细节问题,如如何安抚民心,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舆论风波等等。众人一直商议到深夜,直到景弘帝觉得万无一失,才让众臣退下。
天快亮的时候,父亲和大臣们带着疲倦纷纷回到家中。家中女眷早已等候多时,见他们归来,赶忙迎了上去。
母亲看着父亲疲惫的面容,心疼地问道:“老爷,这一夜未归,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您怎么如此疲倦?”
父亲只是摇了摇头,说道:“无碍,夫人莫要担心,你且去休息吧,我也乏了,想睡会儿。”
黎宜沫的母亲也拉着黎大人的手,焦急地问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是不是朝中出了什么乱子?”
黎大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夫人,别瞎想,没事的,我就是累了,睡一觉就好。”其他大臣家中的女眷也都纷纷询问,但得到的都是类似的回答。虽然大臣们都不说,但女眷们心里也都明白,一定是发生了极其严重的事情,否则他们不会如此疲惫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