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川竟然要去羡阳城见崔妘与崔姒,亲自选妻?
崔家主的脸色大变,当即就想反对。
可他话还未开口,崔景已经抢先叩谢:“多谢燕城王。”
燕行川都亲口说了,他只娶妻不纳妾,如此,不管崔姒选上还是没选上,都有利无害,选上了,便是王后,选不上,那就另择姻缘。
反正绝不可能做妾。
崔景垂首之时,眼中的冷光一闪而过。
待宴席散了,崔氏族人聚在一起,崔景便站在了崔家主面前:“伯父,你此举究竟是何意?是欺我二房无人吗?”
“三郎莫要动怒。”崔七爷劝说他,“这都是族里的决定,这名帖是刚刚送到了,家主只是将名帖呈上去而已。”
“三郎,你今日委实有些过了,有什么事情不能私下再说,非要当场闹出来,你让旁人如何看待我们崔氏?”
崔氏一族阖族投了新主,眼下正是要展示崔氏用处的时候,结果自己人闹起来了,成什么样子。
叫人看了笑话不说,燕城王或许还觉得你们崔氏连自己家里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如何为他谋天下?
边上的崔氏族人也齐齐点头,觉得今日崔景确实是不应该。
崔景修长的狐狸眼眯了眯,笑得有些冷:“诸位难不成忘了,我等崔氏族人今日站在这里为了什么?我崔景之站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崔景自答道:“为了族人能顺利度过这乱世的劫难,更为了有机会更上一层楼,成为天下名流大族,而我崔景,也是为了崔氏,为了家人。”
“若是奉燕城王为主,却要我家小妹给他做妾,那我又何苦走这一遭?留在羡阳城当乌龟算了!”
“今日我也把丑话放在前头了,谁敢打这些烂主意,日后崔氏之事,我们二房一概不管,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崔景搁下这句话,便推开拦在面前的人,抬脚离开。
留下的崔氏族人面面相觑。
......
一夜过去了。
次日清晨,羡阳城中的崔四爷与崔六爷才带着新的名帖赶往平州城。
许老太太则是亲自去了府上的客院,见了江辞年。
江辞年昨夜与崔长佑喝到半夜,今晨起来,倒还是神清气爽。
见许老太太突然来此,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泡上了一壶药茶与老太太同饮。
这药茶是他自己配制,安神养神,茶香清雅,饮后还有些回甘,春夏秋冬,男女老少皆宜。
许老太太喝了一盏茶,便直接道明来意:“我这老太太也不和你拐弯抹角,今日前来,是想给你说一门亲的。”
说亲?
江辞年险些没被茶水呛到,惊得不行,忙是道:“伯母请恕罪,在下刚刚到羡阳城,如今还是客居崔家,这说亲,恐怕有些不合适。”
不说他暂且没有成亲的想法,便是有,像他这般一穷二白的男子,恐怕也没几个愿意嫁他的。
“只要你愿意,就没什么不合适。”许老太太摆摆手,表示不介意,“我要同你说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家六娘阿姒。”
阿姒?
崔六娘崔姒?
江辞年更懵了,他那位崔兄对这个侄女很是吹捧,这一路上都在喋喋不休地说着‘我家阿姒’、‘我家六娘’是如何如何的好。
他也听说了崔氏要嫁女燕城王的事情,像是崔姒这样身份尊贵的崔氏贵女,便是嫁过去做王后也是配得上的,如何会说给他一个穷小子?
“老夫人莫不是在寻在下的开心?”
“我哪里是寻你开心了。”许老太太连连摇头,“我们崔氏二房,嫁女也没那么多讲究,只要她喜欢就行。”
若是娶妻,自然得娶一位出身好的贤妻,如此才管得好家,保家族子孙长久。
可嫁女就简单多了,她有父兄护着,又有丰厚的嫁妆,只需自己喜欢的,对她好的就行看了。
最疼爱女郎也只能是这样了,让她嫁喜欢的郎君,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娘家管得了她,甚至能帮扶她儿女一二,余下的,就管不着了。
“我也实话和你说,我这老太太今日匆匆前来,说是要将六娘许给你,其实是想让你相助的。
这一次崔氏一族迎了燕城王入主平州,崔氏要嫁女给燕城王做王后。
原本是要在族里选一个合适的女郎的,只是不知道长房那边发了什么疯,那家主嫡女四娘大放厥词,说是她要嫁过去做王后,还要我家六娘给她做陪嫁媵妾。”
“做妾?”江辞年愣住了。
他想到了崔姒的模样。
昨日她一身素淡华服,端的是清风明月人间从容,仿佛是遥隔云端的仙子,他只是看了一眼,记住了她的样貌,便不敢多看,唯恐唐突。
这样一位女郎,竟然要给燕城王做妾吗?
江辞年心中震惊得久久不能回神。
“论理,我家六娘便是嫁作王后也是配得上的,昨日我也去过一趟主宅,逼着崔夫人另写一份名帖。
可我昨天夜里翻来覆去,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唯恐真的有另一份名帖送到平州城去了。”
“世间之事,变化无常,便是我做得再多,可怕生出变故。”
“于是我就想着,立刻为六娘定下亲事,到时,便是真的落得最坏的结果,六娘已经定亲,都要出嫁了,总不能再逼着六娘悔婚去做妾吧?”
“虽说昨日我在见到江小郎你,但人品也知晓个大概,故而今日实在是坐不住,便想问问江小郎可愿相助。”
“娶了我家六娘,待过了一两年,你觉得日子过得不顺心,也可就此和离,我们崔家还给予你一份补偿。”
“不过你若是想和六娘一直过下去,便得答应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江辞年问她。
“长久在羡阳城定居,但凡是六娘和崔家不同意,你便不能离开羡阳城。”
江辞年顿了顿:“依照老夫人之言,若是我想离开羡阳城,是不是也可以和离之后再离开?”
“可以。”许老太太笑了,“我家六娘这般好的女郎,我就不信相处多年,你还能舍得她。”
“不过,若是真有和离那一日,那六娘所生之子女,需得入我崔家门庭,改姓崔,尊我崔家宗祠为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