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方毓好奇地走了过来。
刚关了门,方岐刘三等人就去了后院,就连江波也没有回家去,而是留下来帮忙。
药材常见,只是需要的量多了一些,药商王宽王掌柜很快就把药材送了过来。
晒干的桑叶过水去尘土,碾碎成粉;杏仁,栀皮,梨皮同样的处理方式。
再另外添加沙参,象贝母,香豉等药材,一同碾碎成粉末状。
过筛后用油纸包起来,形成一小包一小包的桑杏散。
“成药,桑杏散”
方岐做好一份后,先用热水冲了一碗,自己喝了起来。
味道微酸,略有回甘。
或许是体质的原因,方岐对药性的感知非常敏锐。
这桑杏散可以起到轻宣燥热,润肺止咳的功效。
对于豆腐摊老王那种咳嗽病症有很好的效果。
“来,一人喝一碗。”
此药虽没有预防之效,喝了对身体有好处倒是肯定的。
方毓喝了之后,觉得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味道不如果子露。
“哥,这就是你之前说要做的成药?效果是什么?”方毓放下碗,好奇道。
方岐点点头:“简单说来,就是清热止咳。”
乡民有点咳嗽,一般是不会去看大夫的,更别说买药。
除非实在是不见好,甚至可能等到病情恶化,他们才会去寻求医治。
现在有了桑杏散,价格又如此低廉,有些轻微咳嗽不适的民众也能用得起。
“感觉不是很厉害。”方毓低着头看鞋子,有些不好意思。
在她看来,方岐的医术十分厉害,能够治其他大夫郎中治不了的病,救其他人救不活的人。
一开始她想的成药,或许是一种很厉害的药物,可以治疗某种危急重症。
现在看见桑杏散,自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
一旁的江波反而笑道:“这还不厉害?能制作出这种成药,价格低廉,效果想来也是极好的,已经很厉害了。”
“倘若将药方传出去,不知道能养活多少赤脚郎中。”
这年头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
贵了舍不得治,不治又拖着。
这时候有三文钱就能卖一剂的成药,喝了之后效果还好,谁不乐意买一点呢?
方岐也笑着说:“我打算把桑杏散的药方和制作方法传授出去。”
话音刚落,其他人就一脸惊愕地盯着他。
这样好的东西,方岐竟然要传授出去?
就连母亲刘云秀都有些惋惜道:“不妨我们卖上一段时日再说?”
方岐也知道,如今谁要是有点秘方秘法,都是藏着掖着,也是为了有口稳定的饭吃。
可他不同,百草堂根本不是靠这些赚钱的。
至于这桑杏散,利润也十分微薄,倒还不如让利于民。
“就百草堂一家卖,能卖给多少人?传授出去,可以卖给天下人。”方岐义正词严道。
江波敬佩拱手,对于方岐,实在是无话可说。
他早就知道自己和方岐之间医术的差距,现在看来,就连志向上都天差地别。
此刻的他只想多学一些医术,然后通过医术治病救人。
而江波的治病救人还局限于凤霞郡,甚至可能是他自己家的医馆药铺。
可方岐已经将目光放宽到了整个天下,这如何能不让人敬佩。
“这事就交给你去吧,你是江老大夫的儿子,凤霞郡的其他大夫郎中都认识你。”方岐笑着对江波道。
江波也没想到,这可是积累名望的活,方岐就这样交给自己了?
他图什么?
一不赚钱,二不收心,还真就是纯粹想要多治一点病人?
可方岐的年纪,和他相差无几,怎么就能拥有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性呢?
“要不还是你去?这是你的东西。”江波推辞道。
方岐古怪地看他一眼:“我还要坐诊百草堂,哪有多的时间离开?”
“你若是觉得一个一个找比较麻烦,不妨借助江爷爷的名头,把其他郎中大夫汇聚到一起。”
江波觉得方岐说话怪怪的,好像在嫌弃他医术不行。
换个人来说这种话,他都得和对方理论理论。
但没办法,这个人是方岐,他只能忍了。
翌日。
百草堂门外摆出来一个小摊子,上面堆放着分成小包的桑杏散。
旁边写着一张纸条:桑杏散,清热止咳,老幼咸宜,三文一包。
因为没人看管,过来看病的病人还好奇询问。
“方大夫,门口那支个摊子是谁的啊?干什么用的?”一个不识字的病人询问道。
方岐耐心解释:“那就是百草堂的摊子,卖的是桑杏散,能清热止咳,有点咳嗽可以买一包回去冲水喝。”
“那要多少钱一包啊?”
“只要三文一包。”
一听三文,不少病人都惊讶起来。
百草堂方岐弄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差,可这价格也太便宜了些。
到底是百草堂,不愧是方大夫,众人如此想到。
“正好我孩子这几天有点咳嗽,买两包回去试试。”一个男子在后面笑道。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就算不用,买来备着也好。
到了晚上收摊,方毓惊讶发现,这桑杏散还卖得挺好的,没剩下几包了。
“哥,要不要做点其他的成药?”方毓笑眯眯地来到方岐身边。
方岐伸手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小财迷。”
方毓牵着方岐的手臂撒娇,心想哥哥的医术那么好,做出来的成药也很受欢迎,他们赚钱是应该的。
可方岐现在却高兴不起来,短短两天时间,发热咳嗽的病人变多了。
前些日子才一两个,今天就有了足足七八个前来问诊。
因为病情轻重程度不同,方岐还得要分别开方,仅仅是桑杏散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了。
倘若只是发热咳嗽还好,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恐成秋瘟。
想到这里,方岐双手都感觉到有些冰冷。
哪怕是在后世,瘟疫都夺走了无数人的性命,更别说现在了!
倘若真爆发瘟疫,方岐不知道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应当如何应对。
他倒是有岐黄神医体,百毒不侵,诛邪不染。
可他身边的亲人朋友,凤霞郡碌碌乡民,又该如何去对抗病魔呢?
“江波,你明日就将桑杏散推介出去,务必要快!”方岐声音凝重,甚至带上了几分急切。
“好。”江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方岐如此重视,他也不好松懈。
除此之外,应当还有别的办法。
方岐想了想后,去到了书房,写下有关防疫的些许条例,准备明日呈给柳太守看看。
到底身为医吏,也该为凤霞郡做点事情。
只是让方岐倍感苦恼的是,这秋瘟并没有爆发,他就写下这样一道折子,未免有杞人忧天之嫌。
倘若之后真爆发秋瘟了,说不定还会成为扫把星的象征。
于是乎,方岐另外写了一份凤霞郡公共卫生的条例。
例如不许喝生水脏水,勤洗澡,勤剪指甲。
牲畜进城主人要负责清理粪便污物,不得随地大小便等。
这些后世人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如今却还需要以条例进行规劝。
甚至要说明这样做的原因,否则乡民不明所以,只会觉得麻烦而心怀抵触。
写完折子,方岐稍稍放松一些,靠在椅子上闭目自语。
“但愿是我多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