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正轰轰烈烈的营建。工匠们如蚁群般忙碌,挥汗如雨,钢筋骨架林立,一车车混凝土拉进工地,巨大的石块和木料在他们手中有序地搬运着,夯土声、斧凿声交织。
新建的城墙在日光的照耀下逐渐成型,巍峨耸立,每一块砖石都彰显着大明王朝的威严。
而在遥远的北方草原,色楞格河下游的广袤土地上,年少的瓦剌首领浩海达裕听闻了长安营建的消息。
草原的风依旧凛冽,吹过连绵的营帐,也吹过浩海达裕那满是忧虑的面庞。身为瓦剌首领,浩海达裕站在毡帐前,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和无边无际的草原,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瓦剌,这个被称为“林中百姓”的部落,从贝加尔湖附近的森林地带发家,部落众多,统称“秃绵斡亦剌惕”,也就是林中百姓联盟。
曾经,他们被成吉思汗重新划为四个千户,由忽秃合别乞担任四千户长,还被允许保留独立军队,靠着与黄金家族结成姻亲,在大蒙古国的地位日益提升,形成了相对完善和独立的体系。
历经百余年,伴随着蒙古帝国的多次西征,瓦剌人一路扩散到天山南北和中亚等地,在不断地兼并融合蒙古及突厥系部落的过程中,实力愈发强大。
浩海达裕想到自己统治下的瓦剌,虽兵强马壮,但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资源匮乏。
我瓦剌穷啊!
反观大明,繁华富庶。一想到那些精美的丝绸、细腻的瓷器、醇香的茶叶,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浩海达裕就垂涎欲滴。
“大明就是一只肥得流油的羔羊,此时不去打草谷,更待何时?”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内心的欲望如野火般燃烧。
他立即召集麾下的各部将领,在宽敞的大帐中商议。帐内气氛热烈,篝火熊熊燃烧,将领们围坐在一起,火光映照着他们粗犷的脸庞。
“太师,大明看似强大,但如今忙着营建都城,必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国内防守或许空虚,正是我们出兵的好时机!”
一位将领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激动地说道。众人纷纷附和,眼神中充满了对大明财富的渴望。浩海达裕听着众人的话语,满意地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决定亲率三万兵马南下陕西打草谷。
然而,浩海达裕低估了大明的实力和警惕。刚进入大明边境,他们的行踪便被绥德卫守御千户刘宠发现。
刘宠接到斥候的报告后,立即整顿兵马,准备迎头痛击。
瓦剌人的狼子野心,绝不能让他们在大明的土地上肆意妄为,这送上门来的战功,也决不能轻易放走。
战场之上,黄沙漫天。浩海达裕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手持长刀,身先士卒,率领着瓦剌骑兵如潮水般涌来。
刘宠站在明军阵前,神色冷峻,目光坚定。他身着厚重的铠甲,手中长枪紧握,身后是严阵以待的明军将士。
随着刘宠一声令下,明军的战鼓擂响,如雷鸣般震撼着大地。前排的长枪兵迅速将长枪竖起,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枪林,阻挡着瓦剌骑兵的冲击。
后排的弓箭手则张弓搭箭,利箭如雨点般射向瓦剌军队。瓦剌骑兵在明军的箭雨下纷纷倒下,惨叫声不绝于耳。但他们并未退缩,凭借着悍勇的骑术,继续向前冲锋。
浩海达裕见状,心中大怒。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激励着麾下的士兵。他带领着精锐骑兵,试图突破明军的左翼防线。刘宠敏锐地察觉到了敌人的意图,迅速调动兵力,加强左翼的防守。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黄沙。
明军的火器营此时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点燃火炮,炮弹如流星般飞向瓦剌军队,在敌群中炸开,掀起一片片血雨腥风。
瓦剌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型大乱。明军趁势发起冲锋,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与瓦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
这场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瓦剌军队在明军的顽强抵抗下,伤亡惨重。他们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士气低落。
浩海达裕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大明的实力,这场战争他输得一败涂地。
无奈之下,他只能率领着残兵败将,仓皇北逃。在边境上,他们如饿狼般将百姓洗劫一空,带着一丝不甘和掠夺来的微薄财物逃离。
刘宠望着远去的瓦剌军队,心中充满了愤怒。他立即上报长安大都督行辕,将这场战斗的经过和瓦剌人的暴行详细禀报。
朱文正得知此事后,怒火升腾,北元朝廷巴不得离,最好是大明能把他忘掉。瓦剌一个蒙古别部,翻了天了,敢捋他朱文正的虎须。
可若是征讨瓦剌,可以说是徒耗粮草,得不偿失。
瓦剌不像北元,北元是有城池的,而瓦剌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几个帐篷一搭,就是王城。
原因无他,瓦剌穷啊!
瓦剌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平日里各部首领心怀鬼胎,虽然他们各自牛羊财宝无数,但是凭什么拿给绰罗斯部建王城?
荣耀可以属于瓦剌,但钱财只能属于部落!
建立王庭是绰罗斯部百年来的梦想,可每次提及,都被利益的纷争所搁置。
直到后来,在清朝时期,绰罗斯部更名为准噶尔部,建立准噶尔汗国后,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于在博克塞里(今新疆地区)建城,这一梦想才得以实现。
朱文正清楚,瓦剌人太难杀了,难就难在政府和军队不好找!难就难在各部落星星点点分散在草原各处。
明军装备再精良,可也架不住瓦剌骑兵来去如风、居无定所,让明军难以捉摸他们的真正实力和动向。
你打他,他就跑,你走啦,他又回来,所幸这次绥德卫狠狠揍了他们一顿,现在只能先暂时搁置此事。
瓦剌始终是个巨大隐患,不光是浩海达裕,还有他的儿子马哈木,孙子也先,都不是善茬,他需要想办法一劳永逸解决瓦剌问题。
否则万一后代子孙里,再出个瓦剌留学生,得个“明叫宗、明堡宗”之类的称号,他朱文正的脸还要不要了?
他朱文正来tm之前有瓦剌留学生,他朱文正来tm以后,还tm有瓦剌留学生,那tm朱文正不tm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