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如期而至
从大清早开始就陆陆续续有背着包袱、行囊的读书学子出现在原先的城主府门口,姚家覆灭之后这里就成了无主之地,正好用来作为考场。
考生中有许多穿着粗布麻衣,打扮得像个农家汉。没办法,读书又不能当饭吃,所以很多读书学子在做官无望之后便回家种地去了,好歹能养活家里人。
早有军卒守在门口,帮着考生进行入场登记,姓名、籍贯然后发一块木牌,这就是考生的凭证了。为了不吓到这些读书人,今日所有军卒一律不得佩刀,还得一直挤出笑脸。
你还别说,一帮粗糙的军汉强行挤出笑脸的样子还怪吓人的,考生们个个战战兢兢,不敢高语。
院中的场地早就被清空,每隔两步摆放着一张书桌,笔墨纸砚皆已备齐,考生可按照入场次序自行选择座位。大家依次落座,虽然不敢说话,但都紧张地四处张望,所谓的科举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们还没搞清楚。
楼阁之上洛羽眉头微皱:
“似乎来的考生不多啊。”
院中人影稀稀落落,粗略一看也就五六十人,估计到入场截止的时候也不会超过百人,这可比洛羽想象中的差了太多,苍岐加凤川两地难道只有这么点读书人?
“能来这么多已经不少了。”
萧少游倒是早就预料到这一幕,轻笑道:
“大乾读书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进入世家门阀当门客、再不济也得由同乡士绅保举才能进入官场。
所谓科举制,单凭一份考卷就能让他们有机会当官,谁会信?
我如果是个读书人,只会认为是你这个城主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折腾出新花样,肯定不会来参加考试,而是耐心观望。
如果说科举制真的如你所言能够当官,那我下一次再参加不就好了。”
“有道理,倒是我欠缺考量了。”
洛羽了然,以前选官的制度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读书学子的思维一时间是转不过来的。
“咦,你看那人,气质不错。”
萧少游努了努嘴,洛羽顺势投去目光。
人群中有一袭白衣甚是扎眼,身姿挺拔,一举一动都充满着书生气,对待旁人更是彬彬有礼,其他人坐下来都在东张西望,独独他在安心整理着桌上的笔墨纸砚,正襟危坐,远比旁人要沉稳得多。
“倒像个饱读诗书的年轻人,性格也算沉稳,就是不知道有几分真本事啊。”
洛羽微微点头,眉宇中却带着一丝疑惑,他怎么觉得此人看起来有些面熟呢?
“叮~”
随着一声钟响,城主府的大门缓缓关闭,入场的时间已经截止了,落座的八九十号读书人便算是第一场科举制的所有考生。
洛羽从院内走出,有模有样地拱手作揖:
“在下洛羽,今日有幸与诸位一见,也算是缘分一场。”
全场瞬间安静,所有人都瞪着双眼眸,名震阙州的洛羽竟然就这么出现在他们眼前。
外面传言洛羽凶神恶煞、杀人不眨眼,毕竟他杀过的羌人怕是比普通人杀过的鸡还多,可今日一见怎么觉得这位洛城主挺礼貌的呢?
“开考之前,本考官要向你们重申一遍何为科举制。”
洛羽朗声道:
“简而言之,由考官出题,你们答题,挥洒多年所学,考试成绩优异者便可为官。
我大乾历来选官都靠世家、乡绅举荐、提拔,寻常人很难做官,但科举制便是你们的一个机会,只要作答优异,便可成为一地的父母官!”
一众学子目光亢奋,难道真的如此容易便能当官?
“我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人不信,但此次科举之后你们便会明白,只要努力求学,寒门出身亦可为官!”
洛羽的嗓音逐渐拔高:
“寒窗十载,父母掏空家产给你们读书,功成名就只在今日!
我希望你们记住,咱们是在开古今之先河,切莫辜负自己毕生所学!”
开古今之先河!
铿锵有力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眼眸都亮了起来,尤其是那一位白衣,眼眶似乎都发红了。
洛羽高高竖起一根手指:
“今日考题只有一句话!”
“如何治理一座城!”
……
凤川城的第一次科考结束了,简陋、短暂而又庄重。
萧少游、江殊、韩朔这几个识字的全被洛羽叫了过来,一起参与阅卷,反正就几十张考卷,努努力两天就能看完。
其实洛羽对这次的科举抱有很大期望,一来是他需要有人帮他治理凤川城,二来他也想一步步去改变大乾选官的方式,凤川城就当做是他的一次试点。
由于是第一次科举,考生们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所以答案也五花八门,有的考生学识浅陋,纯粹是来凑热闹、乱答一通;也有人一丝不苟,写出了自己的见解。
洛羽一份份翻阅,眼皮子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好文章。他的目光最终停在了一份字迹工整的答卷上,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忍不住地点头:
“这份答卷不错,有条有理,见解独特。”
“你们都看看。”
“治城策。”
萧少游饶有兴致念出了题目,耐心看了一会儿之后同样露出了诧异的目光: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啊,从各个方面罗列了治理一座城的要点,甚至每一点还列举了详细的举措,在我看来他提出的这些措施都可以切实推行下去。”
“没错,这是最让我满意的地方。”
洛羽微微一笑:
“其实这么多考卷里有不少答得不错,看得出答卷之人有些许真才实学。但他们的话总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像是飘在天上,许多大话空话看起来漂亮,真正用在治理城池上却不一定管用。
唯有此篇文章令人眼前一亮,作答之人很明显是用心写的,我甚至怀疑这篇文章早就在他肚子里了。”
看完考卷的几人纷纷点头,这份答案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洛羽缓缓起身:
“如果你们没有异议,此人便是这次科举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郎!”
“状元郎?”
几人一脸疑惑,又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洛羽笑着解释道:
“你们想啊,每一位考生在开考之前都需要投递一张状纸,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籍贯,考完之后,排在榜单第一名的不就是状头吗?那就称之为状元!
我决定了,以后科考第一名称之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凡考取前三名者,城主府统统有重赏,以示嘉奖!”
大家听得云里雾里,但并未提出反对意见,反正他是城主,他说了算。
洛羽拿出破晓,轻轻刮去封泥,想要看一看考生姓名。
梅雪崖。
字迹工整,笔锋刚劲,隐约带着些朝气蓬勃之感。估计是个年轻人。
名字出现的那一刻,江殊的表情似乎变得雀跃起来。
“梅雪崖,名字倒是不错啊。”
洛羽饶有兴致地说道:
“明天一早放榜,向所有学子公布名次!正好也见见首位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