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林梦芮从驴车上小心翼翼地跳了下来,脸上带着红彤彤的疲惫。
二壮一点都不停歇,将驴车上的麦子和背篓卸下来。
与此同时,大壮则牵着驴子走向一旁,细心地给它喂食和饮水,确保这憨憨的家伙也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林梦芮和女儿一巧一起,忙碌着烧了两大锅热水。
一巧已经将做饭的食材准备得井井有条,切好的蔬菜和肉丝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
尽管林梦芮和家人已经饥肠辘辘,但他们还是决定先洗去一天的汗水和疲惫。
热水终于烧好之后,林梦芮找来两个大陶盆,细心地将水温调至适宜。
她小心翼翼地将水盆搬到屋子后面的空地上,那里已经铺好了一块干净的布,准备用作临时的洗澡场所。
屋子后面和菜园子东边是一片空地,林梦芮已经计划好,在农忙之后在这里盖新房子。
现在,围墙已经建起来了,他们可以放心地在这里洗澡,不用担心被别人偷窥。
脱下湿粘的衣服,林梦芮感到一阵轻松。
她舀了一瓢热水,缓缓地浇在身上,一股舒爽之感立刻袭遍全身,好像一天的劳累都被这温暖的水洗去。
洗完澡之后,林梦芮擦干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一天的疲惫消失了大半。
于是,林梦芮则和女儿一起做饭,两个儿子一起去洗澡。
吃过晚饭之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三个孩子都累了一整天,早早地去床上睡觉了。
林梦芮则是一个人在院子里踱步。
院子里,堆放着今天割的麦子,星光照在金黄色的麦穗上,等待着脱壳。
在林梦芮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把麦子从麦穗里面给“请”出来,基本上就一招,那就是摔打。
这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方法,却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
比方说,把一束麦子整齐地放好,然后用棒槌捶麦穗,通过用力捶打,把麦穗里面的麦子给打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力量,每一次挥动棒槌,都伴随着麦穗与棒槌的撞击声,力度和准确度缺一不可。
除了捶麦子的棒槌,还有一种常用的工具,类似于双击棍,不过其中一个棍子很长,另一个很短。
手持长棍子挥舞起来,然后用短棍子砸在麦子上面,把麦粒砸出来。
这种工具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长棍子的挥动要有力,短棍子的砸击要准确,才能有效地把麦粒从麦穗中分离出来。
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很大的力气。
林梦芮和两个儿子,好像眼下只能用这种蛮力去给麦子把外壳去掉。
林梦芮站在院里踱步,看着今天割回来的麦子,心中泛起了一丝苦涩。
她知道,接下来的劳作将会更加漫长而艰辛。
这种传统的收割方式,完全依靠人力,既原始又辛苦,让她不禁想起了现代的农业机械。
在她记忆中的现代,农民们可以使用先进的联合收割机,或者专门用于打麦的机器,这些机械化的工具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然而,林梦芮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却不可能有那些先进的收割机或者打麦机。
她不禁自问,难道真的要用蛮力将麦子打出来吗?
林梦芮愁眉紧皱,一时也没有更好的主意。
她正要回屋睡觉的时候,突然,林梦芮好像想到了什么。
记忆中,穿越前的她曾经去某个红色老区游玩,在那里她见过当地农民给麦子脱壳的方式。
他们使用的是牲口拉着石磙(gun)碾麦子,通过这种方式把麦粒从麦穗里面碾出来。
这种方式相对于使用蛮力,可以节省很大的人力,只需要牵引着牲口碾麦子就好。
林梦芮的嘴角微微上扬,她找到了给麦子脱壳的方式,不用傻乎乎地使用蛮力了。
她开始想象着驴子拉着石磙在院子里来回碾压的场景,那将会是多么高效啊!
等明天一早,她就打算去找合适的石磙来碾麦子。
她甚至开始规划如何安排劳动力,以及如何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林梦芮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或许可以在村里推广开来。
先不管那么多了,睡一觉再说。
这一晚,林梦芮睡得特别香,几乎是粘上床就睡着了。
第二天,当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家人都纷纷从温暖的被窝中爬了起来。
女儿一巧依旧勤快地开始准备早饭,她知道母亲和哥哥今天要在家忙于打麦,所以她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食物,来支撑一天的辛勤劳作。
她熟练地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着热腾腾的粥和简单的炒菜。
大壮则开始动手制作打麦的工具。
他找来了两根木棍,一根长一根短,然后在每根木棍的一端用铲子挖出了一个洞。
他用麻绳巧妙地穿过这两个洞,将两根木棍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制作出了一个简易的打麦工具。
这个工具可以有效地将麦粒从麦穗上砸下来,大大提高了打麦的效率。
二壮也没有闲着,他找来了两根木棍,将其中一端打磨得光滑细腻,准备用作打麦的棒槌。
他仔细地检查着木棍的每一处,确保没有破裂的地方。
孩子们都知道,今天的任务是打麦,这意味着他们要将麦粒从麦穗上一粒粒地打下来。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孩子们都知道,这是农忙必然的一个环节,也是他们必须要干的。
作为母亲的林梦芮,她并不打算像其他人那样用蛮力去打麦。
她想到了一个更为巧妙的方法,那就是使用石磙来碾麦。
她计划用石磙将麦粒从麦穗里面碾出来,这样不仅省力,而且效率更高。
现在,她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石头,然后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成为理想的石磙。
于是,林梦芮简单地洗了把脸,就匆匆出了家门,去外面寻找一个合适的石头。
她知道,这个石磙对于今天的打麦工作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