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过后,时间来到1990年,跨入了新的时代。
进入90年代之后,世界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华夏的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社会风气也在逐渐变化,摇滚、街舞、mtV等成为了时代潮流。
在这个传奇的时代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传奇的人物,比如某位罐头换飞机的传奇首富,喊出了很多大胆的口号,也冒出了许多脑洞大开的想法,甚至想要“轰炸喜马拉雅”。
不过,相比于其他传奇商人,顾阳这个身价不菲的年轻富豪倒是低调很多。平时在学校教教书,搞搞科研,看上去也只是燕大一位年轻的讲师。
实际上,仅仅是他所创立的食品饮料公司,在去年一年就盈利近千万。这还不包括他占股的服装厂,投资的“老八股”股票等带来的收益。
与此同时,张庆丰的服装厂和孙秀珍的服装连锁店,也都经营的有声有色。
不仅如此,就连乔家的饭馆,也准备扩张。
90年的初夏,乔家又有了新喜事,乔一成成功入职金陵电视台,成为了一名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这年头,能进入电视台工作,绝对算是出人头地了。
三丽接到家里打过来的电话,知道了大哥考入电视台的事儿,也为大哥感到高兴,还特意让顾阳帮着挑了一套西装,给大哥邮寄了回去。
转眼间已经是7月份,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顾阳也暂时放下学校和公司的工作,带着三丽一起返回金陵老家。
回到院子门口,顾阳见大姨并没有出来接自己,屋里也没有电视声和炒菜声,还以为大姨出去串门儿了。
等进了院子,发现堂屋的门并没关,顾阳连忙走进屋,就见大姨正靠在一张椅子上,一脸痛苦的捂着小腹,满头虚汗。
顾阳连忙放下手中的行李,走过去查看情况:“大姨,能听清我说话吗?”
“是…是小阳回来了?我没事…就是有些肚子疼…可能吃坏了肚子。刚已经吃了止疼片了,缓缓就好了…”
顾阳毕竟用心学过中西医知识的,经过观察,很快就判断出,大姨很可能是得了阑尾炎。
随即,顾阳连忙朝着乔家的院子喊了一声:“三丽,快过来帮忙。”
刚回到家中放下行李的乔三丽,听到顾阳的呼喊,立刻就跑了过来,见到吴桂兰的情况,也是有些慌乱:“吴姨这是怎么了?”
“很可能是得了阑尾炎,我现在就送她去医院,你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方便照顾。”
“好。”三丽答应一声,又连忙回到家中,跟家里人说了一下。
此时,顾阳已经抱起大姨,朝着院子外面跑去。
魏淑英知道情况后,也连忙过来帮忙,等顾阳和三丽带着吴桂兰离开之后,魏淑英又帮忙拿了几件换洗衣服,并帮着打电话通知了张庆丰和孙秀珍。
出了巷子,打车赶到省人民医院,将吴桂兰送到急诊科,顾阳才松了口气。
经过检查诊断,很快确诊吴桂兰正是得了阑尾炎,并开始安排手术。
又过了一会儿,表哥张庆丰和表嫂孙秀珍也都赶到了医院,有些担心的看向急诊室。
“小阳,妈这是怎么了?”
“急性阑尾炎,我已经让医生安排手术了。表哥、表嫂,你们是怎么照顾大姨的?今天要不是我回来的及时,大姨还不知道要疼多久。”
张庆丰也有些惭愧:“这事儿都怨我,最近厂子里刚接了一批大订单,客户又催的比较紧,我这几天都住在厂子里。”
孙秀珍也开口道:“我也是刚从魔都考察回来,那边正开分店…”
“就算是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大姨的身体啊!行了,这次是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大姨毕竟年龄大了,不能总让她一个人住在老宅。”
这几年赚了钱之后,张庆丰两口子也在外面买了大房子,自然不愿意再住在纱帽巷拥挤的老宅里。
只是大姨吴桂兰不习惯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更喜欢住在老宅,经营着她那家小卖部,和一群邻居大妈唠家常,顺带照顾大孙子。
再加上张庆丰两口子都在忙着搞事业,回家陪吴桂兰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倒是忽略了老人的身体。
好在阑尾炎也算不上什么大病,在做好一系列手术前准备,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禁食、禁水之后,阑尾炎切除手术也很顺利的进行完。
等麻醉清醒,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之后,吴桂兰被送回病房,顾阳、三丽、张庆丰、孙秀珍都在一旁照顾着。
又过了一会儿,吴桂兰完全清醒过来,张庆丰连忙询问:“妈,你感觉怎么样?”
“还行,医生说也没啥事。你们怎么都来了?小辉呢?”
孙秀珍连忙开口:“妈,我让小辉他姥姥先把小辉接回去了,您别担心,安心养病就好。”
“妈,这次都怨我,没能照顾好你。”
“你这孩子,说什么话呢?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隔壁老赵家,一家子都得过阑尾炎,五口人凑不出一个阑尾,不也都好好的?行了行了,留一个人照顾就够了,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大姨,我这也放假了,我在这儿陪着你。”
三丽也开口道:“我也留下吧,顾阳哥一个人也不方便。”
“小阳,三丽,你们才刚坐车回来,还是先回去休息吧,我和你嫂子在这儿就行。”
几个人争执了一番,还是张庆丰两口子留下,顾阳带着三丽先回家,洗漱一番,换身儿衣服再过来。
虽然这次得了阑尾炎,但吴桂兰的身体状况还算可以,手术后的恢复也很好,第二天就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
手术过了24小时之后,患者也的确需要下床,适当的运动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
顾阳、三丽与张庆丰小两口都在病房里陪着,轮流搀扶着的吴桂兰在走廊里走动。
走廊里的其他病人见状,都有些羡慕:“大妹妹,你可真有福气,两个儿子、儿媳都这么孝顺。”
吴桂兰也是笑着回应:“这两个,一个是我儿子,一个是我大外甥。”
顾阳扶着大姨,随口道:“大姨,我也是你养大的,怎么不算你儿子?”
“好好好,都是我儿子。”吴桂兰笑的更加灿烂了,只是眼眶微微泛红,一脸欣慰的拍了拍顾阳的胳膊。
张庆丰也凑了过来:“妈,你可不能偏心,有了小阳,就忘了我这个亲儿子。”
“我就偏心了,你哪有小阳孝顺懂事,还这么争气。”
说罢,吴桂兰满脸自豪的跟病友们炫耀:“我这个大外甥可了不得嘞,别看他年轻,却是燕京大学的老师呢。”
“是嘛?太了不起了,我说怎么这么有气质,原来还是大学老师呢…”
吴桂兰向来爱面子,几个孩子围在身前,又都这么争气,免不了跟病友们一阵炫耀。
顾阳和张庆丰都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听着她和那些病友们东拉西扯。
能让父母在别人面前昂首挺胸,为孩子们感到骄傲自豪,又何尝不是子女们的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