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崇祯皇帝拼命想要挽救大明朝时,京都城内的文武百官却已经开始给自己谋后路。
一边是已经攻陷宣府,逼近燕京北面居庸关的大顺王李自成。
另一边是已经逼近天津卫,同样即将打到燕京的定海军顾阳。
有不少人选择李自成,自然也有许多人选择顾阳。
对于这些提前跑过来投诚的文武官员,顾阳也都抽出时间接见安抚。
不少官员都表示,他们在燕京城中有内应,只要顾阳愿意率军抵达燕京城下,他们就可以安排打开城门,迎接顾阳大军入城。
就连顾阳手下的不少将领,也都劝说顾阳尽快发兵,争取抢在李自成之前攻陷京城。
但顾阳却并不着急,燕京城中的文武官员,达官显贵,还是留着李自成去处理吧。
进入燕京之前的大顺军,与进入燕京之后的大顺军,完全是两个样子。等到李自成麾下那些将领进入燕京之后,很快便会沉迷于燕京的繁华之中,开始对那些达官显贵们下手。
到时候,大顺军军纪散乱,战斗力大大削弱,才更好对付。
若是顾阳抢先占据燕京,逼得李自成退回晋、陕,那他以后还要与李自成打上一段时间。
反之,李自成进了燕京城之后,一切就好办了。
在率军进入天津卫之后,顾阳便开始着手布防,为应对大顺军和清军入关做准备。
安排好一切,顾阳便亲自率领一批精锐人马,悄然潜入了燕京之中。
顾阳一行人刚刚潜入燕京城,李自成的大顺军就攻破居庸关,一路抵达燕京城下,开炮攻城。
当天晚上,城内有官员提前打开了燕京城门,大顺军进入复兴门一带。次日,李自成派兵与崇祯皇帝谈判,最终双方谈判破裂。
随着李自成攻进燕京城,整个燕京城乱成一团。李自成为了收买民心,稳定自然,传令军队不得惊扰百姓。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打开正阳门,大顺军队进入内城,皇宫之中也乱了起来。不少太监宫女各自收拾行李,纷纷朝着宫外逃去。
京城最后的大营兵马四散而逃,守城将领襄城伯李国桢也率领部将逃命去了。
崇祯皇帝最后敲响了皇宫内的大钟,却只有一些太监前来响应。
趁着混乱,顾阳带人进入皇宫,来到了文华殿后面的藏书阁里。
“快,这间屋子里的道藏、佛经,都给我装好。还有这些……”
吩咐完,顾阳来到里间,找到《永乐大典》等珍贵藏书,全都收进了储物空间。
早在前来燕京之前,顾阳就将储物空间里面暂时用不到的东西全都留在了金陵城,正是为了这些珍贵的典籍孤本。
《永乐大典》成书于永乐年间,当初只抄录了一部,到嘉靖朝时又重录了一部,都藏在皇宫大内之中,没有刊印流传。书一共多册,卷,3.7亿字,包含了历来的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卜、僧道、星象等等,所蕴含的知识,绝对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
等到了乾隆年间,这部鸿篇巨制还剩余八千余册。但乾隆皇帝又下令重新修订,删掉了佛道、戏曲、小说以及一些有为统治的内容。
之后又几经战乱流转,失传的越来越多,剩余的越来越少。
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或许并不会在意这些珍贵的典籍。但顾阳却是将这些看得比金银珠宝更加重要。
只可惜,这藏书阁储存的《永乐大典》,也并非是最初的版本,同样遗失了一小部分,还有万余册。
顾阳也没时间细看,便将这些全都收进了储物空间,又接着去重点收集医学、道经、佛经、农政书籍等等。
六七十个立方米的储物空间,很快被顾阳装满了大半,这才满意的走了出来。
“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吧?其他人先行离开,老胡,老沙,你们两个跟我留下。”
此时,崇祯皇帝带着最后跟着他身边的太监王承恩,提剑来到了后宫之中。
一众妃嫔子女都跪在那里,苦苦哀求:“皇上,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崇祯皇帝一脸颓然的坐在椅子上,看向一旁一言不发的周皇后:“梓潼,当此形势,尔为天下之母,该当如何呀?”
周皇后跪倒在地,行了一礼:“臣妾侍奉皇上十八年,没能助皇上中兴大业,深感有愧于国母之称。事到如今,臣妾能与皇上同死社稷,乃臣妾之本分。”
崇祯招了招手:“王承恩,赐酒。梓潼,自从朕登基以来,你也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梓潼之恩德,唯有来世再报了。来,这杯酒,朕亲自为你斟上。喝了这杯酒,就上路吧。”
“皇上,臣妾就此领旨!”
说罢,周皇后一口饮下毒酒,随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开口祈求道:“皇上,临死之前,臣妾求您最后一件事儿,放过我们的孩子。”
崇祯沉默片刻,随后点头答应,将年幼的儿子拉到身前:“今日你还是太子,明日你就是小民。从今往后,见到做官的,老者你要叫老爷,年轻的你要叫公子。见到平民百姓,老者称呼老爹,年轻者称呼老兄。遇到文人称先生,遇到官兵叫军爷……”
此时,年幼的太子也是声泪俱下:“父皇,孩儿不走,孩儿要留在这里陪着您。”
“父皇当殉国,你就不必了。阿九,带太子出宫!”
“父皇,孩儿…”阿九也哭成了泪人。
“快走!”
阿九最后看了眼自己的父皇,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先送弟弟离开,再回来陪伴父皇。
等阿九和太子离开之后,崇祯皇帝提起宝剑,开始对剩余的妃子子女展开杀戮,不能让他们被李自成的兵马凌辱。
顾阳收拾完东西,便带着胡桂南、沙天广两人,朝着皇宫之中的太和殿而去。
皇宫面积极大,如果是一般人进来,还真不一定摸的清道路。也幸好顾阳前世没少在故宫博物馆中游玩,对这里的大体格局十分清楚。
虽然清朝时对皇宫又进行了多次修整,但总体格局并未改变。
顾阳刚来到太和门,就见一身龙袍的崇祯皇帝,正带着太监王承恩,来到了这太和殿门口跪下:“后世不肖子孙,有愧于大明列祖列宗。”
王承恩转头看到顾阳,也是吓了一跳,连忙护在崇祯皇帝身前:“你是何人?”
崇祯也站起身来,转头看着顾阳。
顾阳抱拳一礼:“定海军,顾阳。见过大明皇帝。”
崇祯皇帝上下打量了一眼顾阳:“你就是那定海军的顾阳?你也是来杀朕的吗?”
顾阳摇了摇头:“顾某此来,只为恭送大明皇帝。”
崇祯皇帝冷笑一声:“你和那闯贼有何不同?何必来这里假惺惺?”
顾阳并未生气,只是叹了口气:“大明太祖皇帝起于微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我汉家江山,成祖皇帝五征草原,征服安南,迁都燕京,这才有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骨气。
即便是千百年后,后世之人也当牢记大明的傲然风骨。顾某今日虽站在这里,却也是汉家儿郎,大明子民。今后,若顾某有幸一统河山,也定当让我华夏子民傲立于天下。”
崇祯皇帝闻言,面色倒是缓和了许多:“既如此,还请你日后莫要忘了今日之言,当护我大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