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在李逸风的办公桌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此时的他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关于 “科文奖” 筹备工作的最终方案,这份方案被精心装订成册,封面上 “科文奖筹备工作最终方案” 几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李逸风缓缓翻开方案,第一页便是活动的整体框架,其中关于奖项设置的内容尤为吸睛。
在科技领域,“科文奖” 设立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奖,该奖项细分为基础科学创新奖、应用技术突破奖与跨学科融合创新奖。基础科学创新奖旨在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理论突破的科研人员。
其获奖标准极为严苛,要求成果必须是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的,在科学理论、学说上具备重大创见,能够推动学科发展的根基性研究,例如对宇宙未知基本粒子的首次发现与深入研究,或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对基因编辑底层机制的创新性突破等。
应用技术突破奖则侧重于奖励那些在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应用领域,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解决了重大现实问题的团队或个人。像是研发出新型高效储能材料,极大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或是在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超高速、低延迟的信息传输技术革新等成果,都在该奖项的考量范围内。
跨学科融合创新奖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携手合作,攻克复杂难题。从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利用 AI 技术辅助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到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结合,开发出可降解、无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等,此类打破学科壁垒、带来全新解决方案的成果,都有机会角逐这一奖项。
文化艺术领域的奖项同样丰富多元。
极具创意的文化艺术创作奖涵盖了文学创作奖、视觉艺术奖、表演艺术奖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奖。
文学创作奖面向全球范围内的作家,无论是在小说、诗歌、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上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深刻社会洞察与独特艺术风格作品的创作者,还是在新兴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互动式文学等领域引领潮流的先锋作家,都有机会获此殊荣。
像以独特叙事手法展现时代变迁、引发全球读者共鸣的长篇小说,或是以创新形式探索人类情感边界的诗歌集等作品,都是该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视觉艺术奖聚焦于绘画、雕塑、摄影、数字艺术等领域,奖励那些在艺术表现形式、创作理念上有大胆创新,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的艺术家。
从打破传统绘画构图与色彩运用的先锋画作,到融合了科技元素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作品,都可能成为该奖项的归属。
表演艺术奖旨在褒奖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领域有卓越表现的艺术家与艺术团体。无论是在舞台上用精湛演技诠释经典戏剧角色,赋予古老剧目全新生命力的演员,还是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上,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创造出独特音乐风格的音乐人,都有机会站在 “科文奖” 的领奖台上。
文化传承创新奖则重点关注那些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人或团队。他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创意表达,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重新演绎与推广,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建筑风貌,或是将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美感的服饰作品等,此类成果都在该奖项的鼓励范畴内。
每个奖项的设立都经过了多轮研讨与筛选,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这两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方案中详细规划了奖项评选流程,从候选人提名阶段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提名标准与提名渠道。
提名信息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全球范围内的科研机构、文化艺术团体、知名学者以及公众均可参与提名。随后进入初审环节,由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初审委员会,对所有提名进行初步筛选,他们将依据创新性、影响力、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挑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入复审阶段。
在复审阶段,评审流程将更加严格与细致,不仅要对候选人的成果进行深度评估,还需候选人进行现场答辩,向复审委员会详细阐述成果的核心内容与应用前景,确保最终获奖的成果与人才实至名归。
李逸风的目光聚焦在场地布置板块,方案中对颁奖场地的设计极具匠心。
主会场将设置在一座现代化的艺术中心,大厅内部以科技感与文化氛围相融合为设计理念。舞台背景采用了超高清的 LEd 屏幕,能够根据不同的奖项类别与获奖人的成果展示出与之相匹配的视觉效果,如在科技奖项颁奖时,屏幕上会呈现出前沿科技的模拟演示;而在文化艺术奖项颁奖时,则会展示出经典的艺术作品或文化场景。
观众席的布局也经过精心考量,为了方便媒体拍摄与现场互动,特意设置了多个角度的拍摄位与采访区,同时保证每一位观众都能拥有良好的观演体验。
活动宣传推广部分同样在方案中占据重要篇幅。
线上宣传将依托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专业科技与文化艺术网站进行全面推广,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将在这些平台上广泛投放,吸引全球目光。
线下宣传则计划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当地知名媒体参与,介绍 “科文奖” 的背景、意义与亮点。
此外,还将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举办主题讲座与研讨会,提前预热,提高 “科文奖” 在学术与文化艺术圈的知名度。
李逸风手中的钢笔不时在文件上圈圈点点,对方案中的一些细节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修改建议。例如,在嘉宾邀请名单部分,他认为还需进一步拓展国际影响力,增加一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号召力的科技巨头与文化艺术大师,让 “科文奖” 的嘉宾阵容更加星光熠熠。在活动流程的时间把控上,他仔细标注出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整个颁奖活动紧凑有序,不出现冷场或时间拖延的情况。
正当李逸风沉浸在方案的审阅中时,办公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逸风微微皱眉,拿起手机,看到来电显示是苏启山,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亲切的笑容。
“喂,苏老,好久不见啊,最近身体可好?” 李逸风接通电话,热情地问候道。
电话那头传来苏启山爽朗的笑声:“小风啊,我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就是最近老想起你,咱们可有好些日子没见了,今晚有空一起吃个晚饭不?”
李逸风心中一暖,苏启山在他创业初期给予的帮助如同雪中送炭,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苏老的支持和鼓励一直是他前进的动力。只是后来自己事业越做越大,忙碌的工作让他疏忽了与苏老的往来,想到这,李逸风不禁有些愧疚。
“苏老,当然有空!能和您一起吃饭,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您说个地方,我准时到。” 李逸风连忙应道。
苏启山笑着说了一个地址,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李逸风靠在办公椅上,思绪飘回到了创业初期。
那时的他,怀揣着梦想却四处碰壁,是苏启山看中了他的潜力,不仅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还在商业经验上倾囊相授,才让他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如今,逸风集团已在全球崭露头角,可他对苏启山的感激之情从未减少半分。
傍晚时分,李逸风早早来到了约定的餐厅。
这是一家古色古香的中式餐厅,木质的桌椅、精美的屏风,处处透着典雅的气息。
苏启山已经在包厢里等候,看到李逸风进来,他立刻站起身来,满脸笑意地迎上去。
“小风,你可算来了,快坐快坐。” 苏启山拉着李逸风的手,将他让到主位上。
李逸风看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心中感慨万千:“苏老,好久没见您,您看起来还是那么硬朗,倒是我,最近忙得晕头转向,都没好好来看望您,实在是不应该。”
苏启山摆了摆手:“你这孩子,说什么呢。你现在干的可是大事业,忙是肯定的,我理解。”
两人坐下后,服务员开始上菜。
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可李逸风知道,苏启山约他吃饭,肯定不只是为了叙旧。果然,几杯酒下肚,苏启山放下酒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小风啊,今天找你来,一是想和你聊聊‘太白酒’的事。你也知道,‘太白酒’在咱们共同的努力下,这几年盈利相当可观。”苏启山说道。
李逸风点了点头,“太白酒” 作为集团旗下的重要产业,凭借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在白酒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为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不过,最近我听到了一些风声。” 苏启山接着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有同行业的人,带着巨资,似乎在打‘太白酒’的主意,想要收购。”
李逸风闻言,心中一紧,他坐直身子,认真地看着苏启山:“苏老,您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启山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缓缓说道:“具体情况我也还在了解中。只知道对方来势汹汹,四处打听‘太白酒’的股权结构,还在暗中接触一些小股东。我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李逸风陷入了沉思,“太白酒” 对于逸风集团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盈利的产业,更承载着集团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如果被不明来历的资金收购,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苏启山拥有 “诗山”“诗城”“太白酒” 的股份,虽然政府部门、慈善机构作为 51% 大股东,在股权结构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旁资耍手段收购,其中必定有猫腻。
“苏老,您觉得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李逸风问道。
苏启山摇了摇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太白酒’的市场份额虽然不小,但还不至于让同行业如此大费周章。我猜测,他们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许是想通过收购‘太白酒’,进而对‘诗山’‘诗城’下手。毕竟这几个产业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旦某个环节被突破,整个产业链都可能受到影响。”
李逸风越想越觉得事情严重,“诗山”“诗城” 是集团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为集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如果被心怀不轨的人掌控,集团多年的心血将付诸东流。
“苏老,您放心,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 李逸风坚定地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得尽快行动起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太白酒’股权的监控,防止小股东被对方蛊惑;另一方面,要深入调查对方的背景和意图,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苏启山看着李逸风,眼中满是欣慰:“我就知道,把这事告诉你准没错。你这孩子,有勇有谋,我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详细商讨了应对策略。
李逸风决定先让陈晨带领的技术团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 “太白酒” 的股权交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同时,安排林宇的安保团队,对潜在的收购方进行背景调查,收集相关情报。苏启山则负责联系 “太白酒” 的一些核心小股东,稳住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要轻易出售手中的股份。
“对了,苏老,关于‘太白酒’的盈利分配,您那边有什么想法吗?” 李逸风突然问道。
苏启山思考了一下:“目前来看,‘太白酒’的盈利相当可观。按照之前的协议,政府部门、慈善机构作为大股东,分得的利润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公益事业和地方建设中。我们作为小股东,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不过,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考虑拿出一部分利润,用于加强‘太白酒’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其竞争力,让对方知难而退。”
李逸风点了点头,觉得苏启山的建议很有道理。
“太白酒” 作为集团的核心产业之一,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不仅可以提升其市场份额,还能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两人又就盈利分配的具体方案进行了讨论,初步拟定了一个计划,准备回去后提交给集团高层会议讨论。
晚餐结束后,李逸风亲自送苏启山回家。
一路上,两人又聊了一些家常,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但李逸风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商业战争已经悄然打响,他必须全力以赴,守护好集团的产业。
回到庄园后,李逸风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来到书房,再次梳理了与苏启山讨论的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应对计划。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充满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拥有一支强大的团队,还有像苏启山这样的挚友支持着他。
在这太平盛世,逸风集团在发展的道路上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逸风召集 “九大侠” 们召开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他详细介绍了 “太白酒” 面临的收购危机,以及与苏启山商讨的应对策略。
众人听后,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守护好集团的产业。
墨羽主动请缨,带领安保团队配合林宇,加强对潜在收购方的调查和监控;陈晨保证,技术团队将实时监测股权交易情况,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林悦则提出,要利用 “诗山”“诗城” 的文化影响力,加强对 “太白酒” 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形象。
李逸风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有这样一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团队,逸风集团一定能够化险为夷。
随着会议的结束,“九大侠” 们迅速行动起来,各自奔赴自己的岗位,一场保卫集团产业的战斗正式拉开帷幕。
而李逸风,也将继续以他的智慧和勇气,引领着团队,在商业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