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损道人带着玄冥二老,还有阿大等人离开了,唯独留下了赵敏!
对百损道人来说,一个郡主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连成吉思汗都死了,一个郡主的死活就显的微不足道了。
百损道人一走,欧阳克带着四女也离开了,至于愿意归顺的武林人士自己回苏州城就行,如果有违背承诺逃离的,那就别怪欧阳克秋后算账了!
………………
天色渐暗,余晖洒在河面,泛起粼粼波光。
山涧的小河边,一架马车停留在原地摇摇晃晃。
黄蓉和李青萝相对而坐,吃着烤鱼,也不交谈,只是时不时的看向摇晃的车厢。
“娘,咱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克郎糟蹋别人的清白吗?”
“没事,这是克郎的入门仪式,娘亲就是这么过来的,后面的女人想入门都得有这个仪式,不然对我和黄蓉妹妹就公平了,对吧,黄蓉妹妹!”
“语嫣妹妹,那个牲畜也就心疼你,没对你那样,我和你娘都不知道被他摧残到什么样了,还不是被他调教的服服帖帖的,没事的,你就当那个牲畜是为了报复蒙古国,替我们宋人报仇。”
王语嫣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之前听娘亲说自己怎么被欧阳克征服的,还没有什么感觉,如今亲眼见证了,还是有点接受不了,难道是自己没有接受入门仪式的原因?
良久,欧阳克就衣衫不整的出了车厢,随后直接扑进了河流中洗了个冷水澡。
黄蓉和李青萝对视一眼,便起身去车厢帮欧阳克善后去了。
果然有同样遭遇的人才会获得同理心,赵敏很快被黄蓉和李青萝扶着出了车厢,来的河边擦洗身体。
等赵敏坐到火堆旁,欧阳克递给赵敏一块烤好的羊肉。
赵敏撇过头看都不看一眼,虽然认命了,但是想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切,哪有那么容易!
“你要是再不吃,别怪我再对你用强了!”
本来欧阳克没打算用强的,准备带回苏州城慢慢调教,没想到赵敏玩起了绝食的戏码,对于欧阳克威胁还叫嚣着着有本事你来呀,你有那个种吗?
赵敏以为有黄蓉几女在,欧阳克不敢对自己做什么,没想到的是最后什么都做了,而黄蓉几女却是冷眼旁观。
想起刚刚在车厢里黄蓉和李青萝说都是这么过来的,赵敏才心里好受些,都是苦命的女人,都是欧阳克这个畜牲不当人。
现在赵敏是真怕了欧阳克的威胁了,不情愿的接过欧阳克的羊肉,继续撇过头细嚼慢咽起来。
………………
成吉思汗的去世让很多宋人以为蒙古国要完了,北宋国又有喘息之机了。
就连辽国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趁蒙古新旧交替的时刻加大了对雁门关的进攻,想要赶在蒙古新可汗上位之前拿下中原,到时谁是谁的藩属国就不一定了。
北宋朝廷听到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也是陷入狂喜之中,只是高兴没多久,就有军报八百里加急送来,说是雁门关丢了,辽兵已经入关了。
北宋雁门关内
太原府太原城
此时被辽军围的水泄不通,辽军的营帐密密麻麻,如黑色的潮水般向四周蔓延。
营帐间,旗帜猎猎作响,“辽”字大旗在风中肆意翻卷,彰显着辽军的嚣张气焰。
身着厚重铠甲的辽军士兵,如同黑色的钢铁洪流,手持长枪利刃,在营帐周围来回巡逻,目光如炬,不放过城内任何一丝动静。
护城河的水早已干涸,成为一道毫无防御作用的沟壑。
城墙上,宋军士兵神情疲惫、面容憔悴,他们身上的铠甲破旧不堪,满是战斗留下的伤痕。
士兵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眼神中既有对敌人的恐惧,也有对坚守城池的坚定。
城门紧闭,厚重的门板上布满了箭矢和刀斧砍凿的痕迹。
城中百姓们拖家带口,挤在狭小的房屋内,惶恐不安。
街头巷尾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食物的焦糊味,孩童的啼哭声、妇女的抽泣声、老人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如刀绞。
集市上,店铺大多关门歇业,只有寥寥几家还在勉强维持生计,售卖着价格昂贵的食物和药品。
百姓们排着长队,手中紧紧攥着铜钱,眼神中满是对生存的渴望。
然而,城中的物资日益匮乏,粮食价格飞涨,许多人只能靠啃食树皮、草根来勉强维持生命。
时不时有辽军的攻城器械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墙,溅起阵阵尘土。
城墙上的士兵们被震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石块击中,惨叫着从城墙上坠落。
而城内,百姓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瑟瑟发抖,纷纷躲进屋内,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大哥,我们三个人真的能够阻拦辽军吗?那可是三十万大军!”
去太原城的官道上,萧峰三人并肩疾驰,马蹄扬起滚滚烟尘。
说话的是段誉,他眉头轻蹙,眼中满是忧虑,毕竟三十万辽军,那是一股难以想象的恐怖力量,仿佛一座巍峨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段誉的心头。
虚竹神色平静,双手稳稳地握着缰绳,一袭僧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三弟,我等既已决定前往,便全力以赴,太原城若破,百姓生灵涂炭,我等自当尽力护佑。”
萧峰神色坚毅,目光如炬,直视着前方。
“辽国的皇帝是我的大哥,我一定会让大哥下令退兵,就算他不肯听劝,我萧峰也定要尽我所能!
辽国没有特别厉害高手,凭我们三兄弟之能,肯定没问题的!”
萧峰紧握着拳头,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三人一路疾驰,很快便接近了太原城。
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辽军营帐,萧峰等人心中一凛。
“萧帮主,等等我们!”
萧峰听见有人喊自己,回过头去,发现后方有大批的武林人士,骑马奔向自己所在的山丘。
在少室山下,江湖中人见萧峰不计前嫌的为自己等人抢夺解药,心中皆是感激不已,所以只要萧峰心向大宋,什么身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此次听闻萧峰要奔赴太原城抗辽,就有许多人自发前来相助。
为首的正是丐帮的传功长老,他骑着一匹棕色骏马,快马加鞭赶到萧峰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萧帮主,丐帮兄弟愿和以前一样随您一同抗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一众丐帮弟子和武林人士,纷纷抱拳行礼,高呼愿听萧帮主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