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忠剑尖挑着黄金面具退至船尾,青色火焰映出面具内侧蝇头小楷:\"甲子年庚午月丙戌日\"。这个二十年前的日子,正是废太子在宗人府暴毙之日!倭船龙骨突然断裂,海水涌入处浮起具青铜棺椁,棺面阴刻着五爪蟠龙——这规制分明是亲王葬仪。
疤面汉子狂笑着跃入火海,怀中滚出颗夜明珠,珠内封着片逆鳞。施世纶抚过鳞片边缘的暗红纹路,猛然想起大相国寺《龙藏经》记载:真龙逆鳞可破世间邪祟,当年太祖皇帝亲征时......
\"大人!\"亲随捧着沾血的八百里加急冲进船舱,\"扬州知府在驿站遇刺,凶器是白莲教的莲瓣匕首!\"密报中还夹着半幅《韩熙载夜宴图》,画中弹琵琶的歌姬耳后有颗红痣——与七珠尼姑锁骨下的胎记分毫不差。
地藏庵古井突然干涸,挖至九丈深处,铁锹撞上块刻满咒文的石碑。施世纶以醋浇淋,碑文显出血字:\"戊午年七月初七,镇扬州龙脉于此\"。更骇人的是碑下埋着十二具童尸,每具天灵盖都钉着青铜虎符。
子夜验尸时,仵作忽然惨叫。童尸口中钻出赤红蜈蚣,遇风即化为灰烬,灰中现出个\"冤\"字。施忠挥剑斩开石碑,底座露出暗格,藏着的羊皮卷画着扬州城地下河道,其中一条暗渠直通施府书房!
暴雨倾盆而至,暗渠中浮起具缠满水藻的尸首。死者右手紧握御赐金锁,锁上铭文竟是施世纶百日时先帝亲题的\"忠正廉明\"。随行老衙役突然跪地痛哭:\"这是二十年前失踪的江都县令!\"
施世纶掀开尸首衣襟,胸口凤凰刺青在雨中泛着金光。此乃前朝暗卫独有的标记,唯有皇室血脉可驱使。密室中《江都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七年,有游方道士预言\"凤鸣九天,龙困浅滩\",当夜县衙大火焚毁所有户籍册。
七珠尼姑的镣铐突然发出凤鸣般的清响,陨铁锁链寸寸断裂。她撕开僧衣露出凤凰纹身,指尖划过施忠剑锋,血珠滴在黄金面具上竟幻化出地图:\"我乃废太子遗孤,这十二童尸镇的是朱家最后龙气!\"
京中传来九声丧钟,养心殿走水焚毁三成典籍。施世纶握紧逆鳞,鳞片突然灼烧掌心显出小楷:\"见鳞如见君\"。此刻才惊觉,二十年前暴毙的废太子棺中,陪葬的九龙杯底也刻着同样字迹。
刑部大牢突然地动,关押慧明的玄铁牢笼竟被整块切割。墙面上留着首血诗:\"三更佛泪五更钟,青龙白虎锁蛟龙\",字迹与白莲教军师绝笔同源。施忠追踪至乱葬岗,见新立墓碑上钉着张人皮——正是失踪的扬州知府面皮!
人皮内侧用金漆绘着海防图,图中炮台位置与当前布防完全相反。施世纶连夜查验军机档案,发现所有图纸落款处,兵部侍郎的印章边缘都多出道细微裂痕——与琉球国玺缺角完全吻合。
子时三刻,施府井中传来机械转动声。施忠潜入发现水下密室,墙上挂满施世纶历年判案卷宗,每本案卷都夹着片带血龙鳞。最深处供着灵位,牌位上赫然写着:\"恩师朱慈焕之灵\"——这正是史书记载中早夭的废太子名讳!
九月初九重阳夜,扬州城头升起十二盏孔明灯。施世纶站在龙脉交汇处,手中逆鳞与黄金面具相击,夜空骤然显现星图。七珠尼姑以血为引启动祭坛,地底传来龙吟,十二童尸竟睁开空洞的眼眶。
\"世纶吾儿。\"灵位突然传出声响,密室墙壁轰然倒塌。九龙杯在祭坛上自行注满鲜血,杯中浮现先帝虚影:\"朱家气数未尽,借施氏子嗣血脉重生,这扬州城便是最后的......\"
施忠软剑突然贯入七珠后心,剑锋却穿过虚影——尼姑化作漫天金粉,空中响起梵音:\"阿弥陀佛,施大人可记得三生石上旧精魂?\"黄金面具腾空而起,十二盏人皮灯笼自海面飘来,火光中现出二十年前百官签署的弑君血书。
惊雷劈开苍穹,传国玉玺从云中坠落。施世纶伸手接玺的刹那,海潮吞没整座扬州城,咸涩水雾里传来新帝登基的钟鼓。浪涛退去后,沙滩上留下方石碑,碑文正是开篇胡翰林夫妇被杀案发现场的残缺判词。
三年后,新任扬州知府巡查海滩。见垂钓老叟头戴斗笠,腰间玉佩刻着\"忠\"字。正要上前询问,忽见礁石后转出个妙龄尼姑,腕间佛珠竟是用黄金面具碎片打磨而成。海风掠过时,隐约听得两句判词:
\"青天有情怜白骨,红尘无义葬英魂。\"
浪花卷走未尽余音,唯剩朝阳将海面染成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