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辰啊,\"周允放下手中的茶盏,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可知道,自古以来,文圣的地位有多重?\"
萧玉辰恭敬答道:\"文圣乃天下士子之表率,一言一行,皆关系天下文道兴衰。\"
\"不错。\"周允点点头,\"那你可知道,历朝历代,文圣与帝王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这是试探。
萧玉辰神色平静:\"文圣辅佐明君,共襄盛世;明君礼贤下士,共兴文道。\"
\"哦?\"周允眼中精光一闪,\"那依你看,文圣是该主导朝政,还是该专注于文教?\"
又是一个试探。
\"文圣之责,在于弘扬文道,开启民智。\"萧玉辰不卑不亢,\"至于朝政,自有陛下圣明。\"
周允满意地笑了:\"你倒是看得通透。那你觉得,天下士子,该以谁为尊?\"
这是最后的试探。
萧玉辰躬身行礼:\"天子在上,臣子在下,此乃天理。文道昌盛,也需仰赖圣上垂青。\"
周允大笑:\"好!好!\"
他站起身,来到萧玉辰面前:\"玉辰,你果然不负文圣之姿。朕相信,有你辅佐,我大疆的文道必将更上一层楼!\"
萧玉辰恭敬叩首:\"臣必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这一番对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
周允试探了三次,萧玉辰都完美应对,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不失文圣的气度。
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将自己放在臣子的位置,没有丝毫僭越之意。
这正是周允想要的答案。
试探过后,周允的态度明显轻松了许多。他重新坐回御案后,给萧玉辰也赐了座。
\"玉辰,朕一直有个疑问,\"周允忽然问道,\"你为何读书?\"
萧玉辰神色平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十六字一出,周允猛地站起身来:\"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眼中异彩连连:\"这才是读书人的本分!这才是圣人之道!\"
\"如今的士子,十个有九个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周允感慨道,\"能像你这般明白读书真谛的,已经不多了。\"
萧玉辰恭敬道:\"一切都是恩师张大学士教导之功。\"
\"张怀瑾确实是当世大儒。\"周允点点头,\"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萧玉辰:\"就算是张怀瑾,也没有引动过文圣显灵啊。\"
萧玉辰不卑不亢:\"臣不敢与恩师相比。\"
\"你这孩子......\"周允笑着摇摇头,眼中满是赞许。
这一刻,御书房内的气氛,已经不再是君臣相对,倒更像是一位长者在与后辈谈心。
\"玉辰啊,\"周允端起茶盏,语气温和,\"朕封你为翰林院修撰,加六品官衔,你可满意?\"
萧玉辰恭敬道:\"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
\"嗯......\"周允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不过,以你的才学,以你未来文圣的身份,这个官职似乎还是低了些。\"
萧玉辰连忙道:\"臣年轻,还需历练,这个官职已经是破格提拔了。\"
\"年轻有什么关系?\"周允笑道,\"朕看你心性沉稳,胸有大志。若是......\"
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试探:\"若是朕将永宁公主许配给你,你觉得如何?\"
萧玉辰心中一动。
他知道,这是皇帝要将他牢牢绑在皇室这边的意思。
虽然这是莫大的恩宠,但他心中却有些抗拒。不仅是因为他还不想这么快被权力的旋涡所困,更是因为皇帝跟他父亲,武昌侯之间交情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君臣。
\"陛下,\"萧玉辰躬身道,\"臣......臣恐怕配不上公主。\"
\"怎么配不上?\"周允笑道,\"你可是未来的文圣!\"
萧玉辰沉吟片刻:\"臣出身低微,又是庶出......\"
\"这有什么关系?\"周允摆摆手,\"朕看重的是你的才学和品性。\"
\"陛下,\"萧玉辰郑重道,\"臣以为,文圣之责在于弘扬文道。若是过早涉及权势,恐怕会影响臣修习文道的初心。\"
这个回答,既不失恭敬,又表明了立场。
周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说得对,是朕考虑不周了。\"
他笑着摆摆手:\"此事暂且不提,你且安心在翰林院任职便是。\"
萧玉辰松了口气,恭敬行礼:\"谢陛下体谅。\"
这一番对话,看似是在谈论婚事,实则又是一场试探。
而萧玉辰的回答,再次让周允满意。
这个少年,不仅才学出众,心性更是难得。
既不贪恋权势,又懂得分寸。
\"玉辰,\"周允看着窗外的天色,\"你觉得我大疆的文道,如今是个什么境况?\"
萧玉辰沉吟片刻:\"回陛下,大疆文道虽盛,却也有隐忧。\"
\"哦?说说看。\"
\"如今的士子,大多为功名而读书,却忘了读书的本意。\"萧玉辰缓缓道,\"他们只知道背诵圣贤之言,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的文道,终究是表而不实。\"
周允点点头:\"确实如此。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改变?\"
\"臣以为,应当从教化入手。\"萧玉辰答道,\"让天下学子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明理。\"
\"好一个明理!\"周允赞叹,\"你果然不负文圣之姿。\"
他沉思片刻,又问:\"那你觉得,朝廷该如何扶持文道?\"
\"广设学堂,延请名师,让更多人有机会读书明理。\"萧玉辰答道,\"同时,也要改革科举,不能只看八股文章,更要看其心性修养。\"
周允连连点头:\"说得好!说得好!\"
他站起身,踱步片刻,突然问道:\"玉辰啊,你还想要什么赏赐吗?\"
萧玉辰躬身道:\"臣斗胆,想请陛下恩准一事。\"
\"玉辰啊,\"周允看着眼前这个气度不凡的少年,\"你还想要什么赏赐吗?朕能给的,必不吝啬。\"
\"说。\"
\"臣想请陛下为臣的生母沈晚雪下一道皓命。\"萧玉辰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难掩的情感,\"她虽出身低微,却教导臣读书明理,为人处世。若非她......\"
周允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当然知道萧玉辰的身世。一个青楼出身的侧室,在侯府中备受欺凌,最后在一场\"意外\"中离世。这样的故事,在权贵之家并不罕见。
但此刻,一个未来的文圣,不为自己求官求爵,却为已故的生母求一个皓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