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不知道高曦月哪里得罪了太后。
茉心是早年内务府派到宝亲王府的,却是大致有些眉目。
“主儿,莫不是当日大人在朝中时,就曾得罪了太后娘娘?”
当年还是贵妃的太后,在朝中也是有不少仇家的,自家主儿的阿玛高斌,当年不就是在京中任职?
朱稚若有所思点点头:“我阿玛刚正不阿,对先帝也一向忠心耿耿,我倒是不知我们如何得罪了她,待我书信一封,回家问个清楚!”
茉心赶紧使了个眼色,双喜也麻溜的起身,伺候笔墨。
理论上宫里和宫外是不允许私相授受的,不过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和人脉,这些死板的规矩,倒是不遵守也罢。
且说宫外的高斌,收到女儿的问信,整个人都是懵的。
自己是忠臣,什么时候得罪一个深宫妇人?
那钮祜禄氏和高氏八竿子打不着,哪里得罪她了?
不过女儿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吃了这么大的亏,如今既然问,自是不会无的放矢。
肯定是那钮祜禄氏在宫里整治她,被她察觉到了。
只是高斌想破脑袋,都没想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就得罪钮祜禄氏了。
好在高曦月的哥哥是个心思细腻的,顿时就回过味儿来:“阿玛,您忘了?当日那太后的亲女,胧月公主远嫁,您老人家不是也提了一嘴?”
就这?
高斌顿时有些恍惚,“可是当日胧月公主远嫁,是皇上的主意,何况当日进言的不止是我,还有好些个同僚呢,她竟然因为此事就要寻你妹妹的晦气?”
太不讲道理了吧?
谁不知道公主远嫁是皇上的意思?
就是恨天恨地,大逆不道恨皇上无能,恨祖宗规矩,恨她女儿不是男儿身,那再怎么也恨不得自己头上吧?
高斌心里怒火中烧,只觉得这太后欺软怕硬。
当日提议公主远嫁的,还有许多,远的不说,近的也有富察氏钮祜禄氏那拉氏,她怎么就恨自己呢?
果然是无知妇人,小肚鸡肠不讲道理。
宫外的高斌父子为太后的不讲理大为火光,也不讲道理,当即就开始对太后的一双儿女出了手。
高家包衣出身,还是有些人脉的。
而宫里的太后还满脑子都是权势,不知道自己的一双儿女就要为自己的擅自动手付出代价。
很快就是年关,皇贵妃大病初愈,皇帝特许她不必请安,每日在咸福宫养病。
嘉贵人仪贵人也是自上回起死回生之后第一次见她。
只见她穿得一声十分招摇的皇贵妃服制,黄澄澄的,瞧着倒是和皇上皇后一家人似的。
嘉贵人扶着贞淑上前,行礼问安。
“娘娘这身儿衣裳倒是十足的喜庆,衬得娘娘面色都红润了好些!”
这阴阳怪气的调调,也就原主听不出来她没憋好屁。
朱稚心里想着,又扫了一眼穿得十分稳重二人,也阴阳怪气的开了口:
“好些日子没见你们俩,怎么还是穿得这么晦气?”
“虽说如今提倡节俭,可这大过年的,难得喜庆的日子,你们两个倒是穿得灰扑扑的,跟那内务府派来的接生老嬷嬷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皇上这么穷酸,就缺了你们这么几件衣裳呢!”
嘉贵人:……
仪贵人:……
二人不自主的垂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心里却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打扮得像内务府的接生嬷嬷。
接生嬷嬷能有这么好的衣裳料首饰吗?
真不会说话!
嘉贵人压下心里的不满,使劲儿勾起一抹勉强的笑容。
“娘娘真会开玩笑,嫔妾位分低,自然是打扮得朴素些,倒是娘娘,如今是皇贵妃,这身衣裳配上这点翠,倒是十分的贵气呢!”
嘉贵人心里不高兴,这会儿拍马屁也拍得言不由衷。
仪贵人却是嘴笨,只能一个劲儿的说“娘娘容貌动人,如今气色也好,穿什么都好看!”
“嫔妾不过蒲柳之姿,再怎么打扮,也不比娘娘这般明艳动人。”
一行人走在宫道上,嘴里还不消停。
一旁的海常在只能鹌鹑似的跟在皇贵妃座驾屁股后头走着,根本插不上话。
只听着皇贵妃一路心直口快的讥讽嘉贵人仪贵人,心里不禁感叹自己能跟在她屁股后头还是算好的了。
至少想不起来,也不至于挨了骂。
嘉贵人被皇贵妃挤兑得十分恼火,看她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心里充满鄙夷。
“海常在和娴妃交好,今日倒是奇了,怎么没有和娴妃一起走?”
“这……”海兰有些不知道怎么说。
朱稚见她支支吾吾,也觉得好笑,要不是自己看过剧情,这不知道的,还当她是什么腼腆的性子。
“哼!她是我咸福宫的常在,大过年的跟着延禧宫娴妃算怎么回事?只会让旁人笑话不懂规矩!”
海常在:“娘娘教训得是!”不想挨骂,只能赶紧应是了。
好在今儿大抵是心情好,皇贵妃也懒得搭理自己,倒是没挨骂了。
到了慈宁宫,面对太后,众人都还有些拘谨。
太后习惯了慈爱示人,这会儿自然也不会刁难哪一个,只叫众人落坐。“起来吧,都是一家人,不必太拘束了!”
“谢皇额娘!”皇帝带头落坐,众人也纷纷坐下。
今日阖家团圆,不止是皇帝后妃,几个阿哥和公主也来了。
看着太后身边儿孙环绕,众人也是一连串的好话。
会说话的就说些嘴巴抹蜜的吉祥话,不会说话的,也就是一句随大流的,“太后娘娘好福气!”
朱稚似笑非笑的看着太后头上的方向,看着那蜘蛛落在她的头发上,这才收回目光。
可不是好福气?
自己的儿子女儿养在宫外,别人的儿子忘恩负义,孙子也和她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到头来推皇帝上位,不过是白忙活一场。
“高氏,你这身子骨可好些了?”
这是来自太后的关心。
朱稚起身,恭敬的行礼。
“劳太后娘娘记挂,都是托太后娘娘鸿福,臣妾如今早已大好了,如今只觉得浑身都是劲儿,好似能打死一头大虫!”
这牛吹得,假惺惺准备叮嘱她一番的太后顿时哑火了。
皇帝:……
这高氏病了一场,只当她终于懂点事,不整天嫉妒这个嫉妒那个了。
谁曾想,竟又落下个爱吹嘘的毛病!
果然,做人是始终不能十全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