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讲武堂的基础工程终于迎来了动工,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穿梭其中,搬运着建筑材料,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而那三间需要拆除的民房,因官府的征房通知,也开始了拆除工作。
官府的官差们早早地来到了房屋主人的家中,他们态度和善,将合理的赔偿款递到了主人手中,房屋主人看着手中托盘里的一摞银子,眼中满是惊喜,原本因房屋被拆而产生的担忧瞬间消散。
他笨拙地说道:“哎呀,没想到官府如此厚待,给这么多安置钱,我们这就搬家,绝不能耽误了讲武堂的建设。”说完便和家人忙碌起来,收拾着家中的物品,准备尽快搬离,生怕官家反悔,毕竟这也算大明第一例拆迁安置范例了。
如何办好这所书院,成了谭威心头的一道难题,起初谭威的心中怀揣着宏伟的蓝图,他渴望将书院建成大明朝的黄埔军校,不仅要成为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摇篮,还要成为新技术的发源地,为这个时代注入跨时代的思维。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当他深入考察了当下的条件后,不得不承认,以目前的情况,要实现那样的宏伟目标,实在是困难重重。
师资力量匮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无从谈起,就连合适的教材都难以寻觅,如今的人们思维局限,不可能那么容易打破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谭威最终决定放低档次,他将目光投向了圭圣军集训队的模式。
虽然这个模式相对简单,但却切实可行,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军队培养出实用的人才,谭威决定先开办两个班。
初级班主要面向十五到二十岁的农家子弟以及开州的军士,这些年轻人充满朝气,却大多识字不多,缺乏系统的军事训练,在初级班,他们将接受识字教育,从最基础的识字学起,同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包括队列训练、武器使用等。
低级班学制为一年,学成之后,他们将充实到部队中,担任低级军官,而高级班,则从开州军尤其是圭圣军中少壮派低级军官中选拔,这些军官已经有了一定的军事经验,但在文化素养、眼界以及军事素质方面,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通过在高级班的学习,他们将接触到更深入的军事理论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指挥能力,同时会给他们普及西方火器和历史,为了不确定的未来洒下种子。谭威还规定低级军官必须经过讲武堂的学习,才有资格升职,这给讲武堂的性质做了一个标志。
讲武堂对外称书院,为了招揽优秀的人才来书院任教,谭威亲自拟定了招贤榜,招贤榜上写明,面向懂天文、地理、历史、军事、武艺以及工匠等各类人士,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前来应聘。
书院不仅管吃管住,还提供月俸三十两的优厚待遇,榜文张贴出去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断有人揭榜,报名应聘。
谭威亲自对前来应聘的人进行考察,第一位应聘者走上前来,谭威礼貌地问道:“先生精通何事?” 那人摇头晃脑地说道:“在下熟读四书五经,对圣人之言颇有心得。”
谭威接着询问了一些实际事务,那人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谭威心中一沉,继续考察下一位,然而一连考察了七人,谭威却大失所望,这些人皆为腐儒,他们满口之乎者也,对实际事务一无所知,根本无法胜任书院的教学工作。
直到最后谭威遇到了一名稍年轻的应聘者,此人虽然学识不算渊博,但思维还算敏捷,对识字教学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对谭威提到的历史、地理和西方概念都有略知,谭威思索片刻,决定将他留下,作为初级班的识字教师 。
华龙讲武堂的招贤纳士之路可谓艰难坎坷,谭威满心期待着能招揽到一众贤才,为讲武堂注入活力,可现实却让他屡屡失望,就在谭威满心沮丧之际,一位男子自己找到了衙门,只见他身高约一米七五,身着朴素的衣衫,肤色微黑,却难掩周身的洒脱。
谭威上下打量着此人,心中暗自好奇,那人也不在意,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在下徐志浩,来自福州,见过将军。”
谭威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开口问道:“徐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想必对我这招贤榜的内容有所见解?”
徐志浩笑了笑说道:
“将军,实不相瞒,我从福州出发,一路辗转,经苏州出海到莱州,而后路过开州,偶然看到这招贤榜时,心中着实感到奇怪。榜中所招之人,涉及天文、地理、军事、武艺等诸多方面,如此广泛,倒是与我此前所见大为不同。”
谭威饶有兴致地听着,追问道:“那徐先生又有何专长呢?”
徐志浩自信一笑说道:“将军,在下自幼漂泊,对儒学、天文、地理皆略知一二。我也曾出海南洋,在那异域之地,见识到了泰西的文化,对其火器、政治和商业接触颇多。”
谭威听闻眼中一亮,对眼前这位徐先生愈发感兴趣,徐志浩见谭威动容,便不再隐瞒:“将军,实不相瞒,我本此行北上游历,至开州时盘缠用完了,看到将军招贤薪俸颇丰,便毛遂自荐以润荷包。”
谭威对徐志浩这直率的性子颇有好感,当即表示暂时录用,但还要考核。徐志浩也不着急,反而一路走来听闻过谭威大名,知晓谭威武艺厉害,当下就要讨教。
谭威真的想不到这家伙这么实在,还没入职呢,就想先揍一顿老板,但是这人真的很对谭威口味,当下应允切磋,考虑到刀枪无眼,比武时容易发生危险,便说道:
“徐先生既有此兴致,那便比拳脚吧,如此也可保安全。”徐志浩欣然应允,抱拳道:“如此甚好,正合我意。”
两人商议妥当,便一同来到后院,张狂等亲卫听闻有人要与谭威比武,顿时来了兴致,纷纷簇拥着他们来到衙门后的小院子,这小院子平日里便是亲卫们日常练武之处,地面平整,四周摆放着各类兵器和训练器具。
张狂心中清楚,谭威这段时日勤加练习,武艺进步显着,就连勇猛的陈六子都不是他的对手,这家伙岂不找死,他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期待,想看这位南方来的徐先生究竟有何能耐。
来到院子中央,谭威与徐志浩相对而立,各自摆开架势,谭威神色专注,目光紧紧盯着徐志浩,谭威率先发动进攻,他身形一闪,右拳如闪电般直拳猛击徐志浩的面部,拳风呼啸,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
徐志浩反应极为敏捷,双脚轻点地面,侧身一闪,轻松避开了谭威这迅猛的一击。紧接着他趁谭威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迅速抬起右脚,对准谭威的脚踝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