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语刚睁开眼睛,就发现乌泱泱一群陌生面孔围在她旁边,正一脸殷切的看着她。
???
这是什么情况?
只听旁边一人陡然呼道:“娘醒了!”
当了多年社畜,她躺平的本事早就堪称一绝。
所以沈语复又在床上躺平,闭上眼睛,假装又晕了过去。
只听耳边有人说道:“娘又晕了过去,要是她醒不来,我今天跟你们俩没完。”
听到“娘”这个称呼,沈语在心中暗暗叫苦,她一个现代单身30年的大好女青年,怎么就变成了别人的娘呢?
不能吧,摸鱼时酷阅览无数西红柿小说的她,终于在出差的飞机失事后,也混上了穿越的待遇。
她在现代时就孑然一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既然穿来古代,不高低得给她个言情文女主角的待遇吗。
这这这,好像现在直接失去了跟四五个郎君拉扯的机会,无痛给人家当娘了。
“娘!!!你不要丢下我啊!”一声悲痛的恸哭从耳边传来。
沈语感觉耳膜都给震裂了。
这倒霉孩子,还嚎呢,你娘都没了。
眼看着嚎叫声有停不下来的趋势,沈语只好结束了躺平生涯,有气无力地睁开眼睛。
不是她故意装作这样子,实在是,胃里的胃酸翻涌着,烧着心口,那叫一个难受,属实是没有力气了。
“我还活着呢,你嚎什么嚎啊。”
刚刚哭嚎着的宋老三听到沈语气若游丝的声音,顿时来了精神,他不叫了,赶紧推搡着宋老大和宋老二,“大哥二哥,娘醒了,可不是我的锅了。”
宋老二瞪了他一眼,没搭理。
宋老大则是根本没管两个弟弟之间的明争暗斗,他扑通一下就跪下来,“娘,都是儿子的错,跟刘氏没有关系,要罚就罚儿子吧。”
还扒拉着一旁的媳妇刘氏跟着一起跪下。
两人的儿子宋大宝看到爹娘跪下来,也随即跪了下来,“都是大宝的错,奶,你别罚爹娘了。”
说完还哭了起来。
这一时半会的,闹闹哄哄,把沈语的脑袋瓜子都给整晕了。
沈语颤颤巍巍地伸了一只手,用她最大的声音喊出来,“别吵了。”
她以为她的声音很大,其实听在周围人的耳朵里,估计也就比蚊子的嗡呐之声大一点点吧。
但很显然,她在这个家里有很大的威信,此言一出,屋子立马就静了下来。
就连小小的宋大宝都知道,绝对不能惹奶奶生气。
宋老二看到沈语手指着的方向。
那是一个木杯子,她娘常喝水用的,他赶紧往水杯里续了一点热水,加上杯子里本来就有的凉水,温度刚刚好合适。
“娘,你喝点水先。”
沈语欣慰地接过这杯水。
好在原身生的这三个儿子里,还有一个是知道点人的眼色的。
她缓缓地饮下这杯水。
温热的水从口腔流入食道,再进入到胃中,稍微有些饱腹感,缓解了胃部的灼烧。
此时,肠子的咕噜咕噜声在寂静的屋子里回响着。
“...有吃的吗?”虽然尴尬,但是为了自己的肚子,沈语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瘦弱的刘氏闻言,擦了擦眼泪,起身道:“有的,我这就去拿。”
趁着这个时机,沈语扫了一眼屋子的环境,那是真不行啊。
茅草屋,土坯墙,破破烂烂的木头家具。
哦对,墙上没有经典挂画。
那她这应该不是穿越到近现代。
估计应该是穿越到古代了。
还不是那种稍微有点家底的家庭,一看就是妥妥的贫农。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股信息流涌入。
【滴滴,检测到原身记忆,是否读取?】
看这个情况,她这还随身绑定了个系统?想了想,系统应该就是天外那个光点,让她能够借着原主的身体再重活一世。
沈语用意念回复【是】。
原来。
原身跟沈语同名。
丈夫年纪轻轻就中了童生,但是考秀才又多年不中,而且还缠绵病榻,去世的早,她一个人拉扯大一个女儿和三个儿子。
沈语原本以为这是个励志故事,没想到越看越啧啧称奇。
原身拉扯着拉扯着,这心啊,早就偏到了爪哇国去了。
独宠最小的儿子宋老三宋天桦。
宠到什么程度呢?
学只给宋老三上。
大女儿宋若璇嫁给了同村的猎户向礼,拿了20两彩礼银子归家,填补了家里的窟窿。
一句好都没换到。
原身觉得,她有田地,结果女儿嫁给了无产的猎户,太丢她的人了。
所以连嫁妆银子都没给她添箱,就给了半床破被子。
宋老大宋天杨只开了个蒙,把算数学明白了,就不让他继续学了。
为啥?
原身哭着对宋老大说:“家里种田缺人,老大啊,你不顶上没人顶了啊。”
宋老大听他娘的话,放下算盘,拿起锄头,哼哧哼哧就在田里干了起来。
原身看宋老大干的这么好,家里十亩地伺候的好好的,决定再给老大加加压力。
又哭道:“儿啊,那些佃户日常也就干那么些活,还拿走那么多成粮食,家里的粮不够了啊。”
她把佃户全给辞了。
宋老大能说啥,只能照做呗:“行...”
好家伙,这十亩地还真的给他硬扛起来了。
大哥在田里挥洒汗水和血水,宋老二跟宋老三也到了在学堂启蒙的年纪。
家里的银子只够供给一个人的,怎么办。
继续哭呗,还能咋办。
“儿啊,家里的钱不够了啊,娘的担子太重了,真不想活了。”
宋老二宋天材慌了,跪在地上:“娘,我不上学了就是,我去帮大哥种地。”
原身立马就变了脸色:“家里总共就十亩地,你大哥种完了,你还帮个啥,该再想个出路才是。”
宋老二心想,那他去走商总可以了吧?
原身又抱住宋老二的腿,大哭道:“你是我家的男丁,你看看村里只有过不下去了的人家,才会出去走商,你去走商把我的面子放哪搁?”
说白了,就是在乎自己的面子,根本不在乎自家儿子十来岁走商会遇到多少危险。
原身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成功止住了老二想往外面闯一闯的心。
平日里也就去镇上、县城里给人做搬运扛挑的力气工人。
到宋老三这了。
则是“儿子,多吃鸡蛋,补补身子,你读书辛苦了,需要银子尽管跟为娘说。”
“家里没银子不怕,你大哥、二哥在赚银子呢,再不济,你还有舅舅呢。我儿子在外读书,你舅舅多少也得意思意思一点。到时候我儿子考上功名了,手里随便漏一点都比你舅舅他们拼死拼活杀一年猪要强。”
“读县学的银子不够?娘卖了五亩地,这银子够你上县学了。”
...
其离谱程度让沈语都暗自咋舌。
就这样,宋家为了供宋老三读书,所有的资源都向宋老三倾斜,卖掉了5亩地,就剩下5亩,勉强维持生计。
自家的生活是越过越紧巴。
偏生原主还各种给家里人洗脑,意思就是宋老三读书多么不容易,你们都得好好干活来供养他。
看到这里,沈语忍不下去了。
这不就是个活生生的古代版扶弟魔家庭吗?
只不过性转了一下,从多个姐姐扶一个弟弟变成了几个哥哥姐姐一起扶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