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宋家一大家人围着餐桌坐的整整齐齐。
刚赶走了陈婆子,几个人脸上还带着一丝兴奋之色,目光灼灼的看向沈语。
沈语看着这一大家子的脸,知道这是刚刚赶走陈婆子的兴奋劲儿都还没过。
这个时候,她决定说点儿什么,凝聚下人心。
“刚刚陈婆子来了,她口口声声说是我们家亲戚,我为何不让她落座,与我们一起吃饭?”
沈语看向大宝,“大宝,你说。”
“奶,爹跟我说过舅爷和姥爷姥娘是我们家最亲的亲戚,每次去舅爷和姥爷家,我们都要提前准备些东西过去,要么是一尾鱼,要么是一篮菜,爹说东西不分贵贱,但礼数一定要足。”
“而且爹还说过亲戚之间要多走动,不然再亲的亲戚也会变得疏远。”
“只是陈奶奶一是来我们家没带东西,礼数不足,二是她从未上过我家门,关系疏远,所以奶才不让她与我们一起吃饭。”
“不过,今天陈奶奶会来我们家是因为我,都怪我跟我的玩伴们说了我们家的饭食,并且没有避开二蛋...”说着说着大宝的声音越来越低落。”
大宝真的被宋家老大夫妇教的很好,知礼数懂进退。
小孩子喜欢往外说自家的东西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他们这个年龄,不知道哪些是可对人言,哪些是不应该让外人知道的。
不过沈语并没有打算责怪大宝把宋家过上好日子这件事说出去,迟早的事。
村里是没有什么秘密的,过得好,早晚会被大家知道的。
就比如今天自己采了五味子,村民要凑上前来看看是不是什么好东西。
晚上隔壁邻居李铁牛夫妇爬梯子也要凑热闹。
与其想着堵住村里人的嘴,绊住村民的腿,蒙上村民的眼,还不如自己把日子经营得越来越红火。
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大宝,你说得有道理,亲戚也分远亲和近亲,单是远亲也无碍,正儿八经来家里做客,咱们自然要拿出招待客人的礼数。”
“像陈婆子这种没有礼数,赶也赶不走的远亲,那就是恶客。”
“她口口声声说她是咱家亲戚,要在家里留饭,不过是欺我家孤儿寡母。”
“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咱们家有存粮,也有限,她在我们家吃饭,你们就不够吃了。”
“退一步讲,若今日真留了她吃饭,难保她不”会觉得我们家软弱可欺,明日再带人来,日日都带人来,长此以往,这亲戚关系依旧会变质。
“对于这种亲戚,还不如在一开始就立下决心,绝不给她得寸进尺的机会。”
“至于大宝,你说不小心把咱家的事情往外说去,这原是我们大人没有特意叮嘱好你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日后若遇到拿不准的,可以先问问你爹娘或者奶奶。”
沈语并未责怪大宝,她最看不上的就是:有些家庭,大人没叮嘱好,等孩子犯了错,再揪着那些错误不放。
大宝点点头,奶奶说的他似懂非懂,表面上是在说陈奶奶的事情,好像也适用于与其他人相处。
沈语环顾了四周,“今日,我宋家人表现得都不错,人人都团结,一致对外,这样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沈语停顿了一下,“尤其是老二,可以说是眼疾手快,拦住了二蛋,不然可就把我这一桌好菜给毁了。”
宋老三看向二哥,一脸崇拜,当时那个场景,真的好险。
二蛋不仅脸上挂了鼻涕虫,身上更是挂了不少干了的鼻涕虫,那爪子看着像是在泥地里打了滚,全是泥巴,想想就极为恶心。
若是让他得逞了,他爪子抓过的饭菜那还能吃吗,那时候即使娘不想留饭,他也想劝娘把二蛋抓过的饭给他们吃,还好有二哥在。
“今天中午家里其他人都吃了午饭,老二在镇上没法回来,这蛋羹本来就是给老二准备的。
如今老二又立了功,为娘奖励你一个愿望,老二,你有什么想要的吗。”
说着,几个人同时看向了老二。
宋老二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全家的关注中心,一时之间也有些羞赧。
“没...没什么想要的。娘我们先吃饭吧,别等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宋老二赶紧引开话题。
沈语哈哈笑道,“行,那这个愿望先在娘这里寄存着,等你啥时候想好了,就啥时候告诉娘。”
“用饭吧,大家。”
每人都吃到了白面做的大饼,还吃到了鸡肉,宋老二把那一碗鸡蛋羹跟家里人一起分了,他觉得吃独食什么的没意思,还是与人分享最有意思。
挖开他这一勺鸡蛋羹,往嘴里送去。
金黄色的蛋羹,软嫩香滑。
宋老二从小就喜欢吃比较软的食物,在他看来。
这碗娘特意给他做的鸡蛋羹,比饭桌上的鸡肉还要好吃呢。
饭毕。
沈语把老二带回的两块枣泥糕给了大宝,她让大宝给全家都分一分。
大宝数着人数,“一,二,三,四,五,六,总共六块。”
大宝的娘刘氏帮助大宝把每块糕点都切成了三等份,分成了六块小的糕点,每人都吃到了一块甜甜的枣泥糕。
能吃饱饭,吃好饭,还有糕点做餐后点心。
这日子,真是甜到心里。
回到房间,沈语把老二刚给她的八文钱放入原身藏钱的盒子里,盒子里零钱居多,还有大概二两碎银。
沈语数出了几串钱,再带上碎银,收拾好放入原身衣服内的暗兜内,再拿出几文钱放入钱袋子备好。
她准备明天进城,已经跟老二说了明天吃了早饭一早就出发。
*
刘氏早上特意做了烙饼,婆婆昨日嘱咐了说今日要进城,肚子里得吃点儿干的,不然不顶事。
她照例把早上摸来的鸡蛋给了婆婆,一共两枚。
天地良心,今日确实是那只老母鸡自己没有生蛋,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沈语又取出了一部分大米、面粉,几枚鸡蛋给了刘氏,让她一定记得中午也做一顿。
昨天开始的习惯,可不能毁于第二天。
吃过早饭,装了满满两竹筒的水,沈语和宋老二一人一个竹筒。
宋老二背上娘已经拢好的满满一筐野菜,跟娘一起去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