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屋子多少钱?”
王可一听沈语问价,立马就来了精神,“不贵,同样的屋子这里差不多是40两银子,这一处则是35两银子。”
来问这处房的人挺多的,不过有很多人看着它降价很厉害,都想再蹲蹲能不能降得更低,并且各种贬低这处房子,试图让房主觉得她这个35两银子还挂高了。
王可也如实说了这些情况。
沈语点点头,心下已有了计较。
又随着王可看了另外两处屋子,发现最后两处还不如前两处。
“我决定了,就选刚刚第三处吧。”
还了村里的欠债,她的家底还剩下10两银子左右。
而宋老二这段日子烧饼铺子也一直在进账,现在进货已经不需要她这边再贴钱了,反而每天都有盈利给到公中,到目前总共有个1两银子。
做完陈掌柜的药,能赚个20两往上。
熊掌和熊胆也差不多快炮制好了,明天一起出给陈掌柜。
这么一算,35两银子绝对够了,应该还有些剩余。
没想到沈语竟然如此迅速地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一旁的王可不禁感到些许惊诧,想着这是陈掌柜介绍的客户,免得人事后反悔,他就多问了一句,“沈夫人,您不介意那间屋子曾经住过病人,还办过丧事吗?”
沈语面色平静地淡淡回应道:“人生在世,皆靠五谷杂粮来滋养成长。而所谓的生老病死,不过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常理罢了。对于这些,我并未心存芥蒂。”
大不了,到时候入住前把全屋洒扫消毒一番。
这屋子本身就很合沈语的意,又便宜了5两,沈语觉得很值了。
“沈夫人果然是个爽快人。”王可不忘夸赞沈语一句。
沈语交了5两银子的定银,收了王可给她开具的收据条子。
王可拿着那5两银子,对着沈语说:“我这就去找一下屋主,咱们还是定在明日此时,办理过户手续。”
交易已经达成,王可匆匆告别了,他待会就要去屋主所在的村里,跟她们说清楚此事。
沈语目送王可离开,又去杂货铺子买了一些日常家用之物,花了三四百钱,还找了个打井的匠工,跟人约好了过几日就来她家中打井。
她回到如意堂,在后院取回了刚刚暂置在那的牛车。
一路推着牛车回到了家中,又惹了不少村人的热络眼光。
“这宋家的,不仅在村里收菜,一会买推车,一会买牛,现在连牛车也备上了,真是了不得啊。”
说话的这几人都是被宋老二收过菜的人家。
宋老二收菜跟他们去镇上卖菜的价格一样,省了他们的脚力,而且还不用担心菜挑过去了,却卖不出去。
现在沈语家在村里,是人人称道。
没被收菜的人自然也是有的,比如陈婆子家。
这不,陈婆子家现在又开始闹了起来。
“我早就说了,让你别老去宋家占便宜,现在好了吧,收菜都不找我家了,想当年,宋老大他爹在的时候,我跟他爹关系那么好,如今呢,都是被你这无知妇人给拖累的。”
陈婆子莫名其妙挨了当家的一顿排揎,自然是不甘落后,她抱着自己的大孙子,破口大骂,“你早说个屁,不是你说宋家人都是傻的,我会带着二蛋上门?结果没蹭到饭不说,还被人给抬了出去。”
“鬼知道他们家藏得这么深啊,有银子也不知道漏一点给我这个做叔伯的。”宋河越说脸上越不满。
之前宋家的户主宋濂在世时,宋河哪次去宋家,都被好言好语的招待,盆盆罐罐什么的是一点都没少拿。
结果宋濂一过世之后,宋老大成了户主,宋河就再也不上宋家门了,生怕被宋家这一群孤儿寡母给沾上。
就连宋老大之前过来借钱,他都说自己家里苦,实在是一个铜子儿都没有,不愿意借。
没想到啊,沈语带着宋老大这一家,居然还真的把日子给过起来了。
但是发达之后,不帮衬着叔伯家,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村里其他人的菜都能收,凭啥不收他家的。
他指使着陈婆子,“你待会把咱家菜园子的菜都给拢起来,装麻袋里,我倒要亲自上门问问他们,我家的菜,是收还是不收。”
他笃定宋老大若是想还要脸,就必须收他家的菜。
怎么说他也算宋老大的长辈。
陈婆子一听有戏,也不骂了,她放下二蛋,“奶的乖孙嘞,你去玩泥巴吧,少玩你那鼻涕,奶去薅菜赚钱给你买糖吃。”
二蛋捋了一把鼻涕虫,也不管脏不脏,就往身上糊去,拍手叫好,“有糖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