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方面你比我擅长,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小晴话音一顿,便捂嘴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咳……”随着她咳嗽的动作,额头上不知何时又冒出了细汗,打湿的几缕发丝粘在了额头上。
十一露出了担心的眼神。
“你先休息吧,不急这一时。”
小晴摆了摆手。
“没事。”她笑着看向对方,随着这个笑容,脸颊旁浅浅的酒窝露了出来。“倒不如说,现在出了些汗,我还舒服了许多。”
“我们继续吧。”
“说到底,首要问题还是粮食。”小晴接着说道。
“无论是以工代赈,还是军队出征,粮食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借着上一批的红薯刚收成,我们手底里的粮虽然能供给饺子坡生产队那么多工人吃食,但要支援鹿省,还是太过吃力了。”
“我们需要更多的粮。”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批未雨绸缪,喜欢囤货的权贵。”小晴笑着看向十一。
十一也对上了她的视线,笑着点头。
“没错,京城里那批老爷还真是帮了大忙。”
小晴与十一话中所指的,正是京城里不少权贵都有囤粮的习惯。
小晴家任国公府也有这习惯。
这好像是大夏国人的习惯,不仅仅是权贵官员,甚至是平民百姓,有银子也喜欢多买点粮藏在家里,区别只是在于百姓闲钱不多,囤的粮食微不足道而已。
权贵们会在自己的府里有地窖仓库囤粮,在京城周边的庄子里也会囤粮。
更有甚者,甚至还会专门修粮仓。
会趁着平常年间粮价便宜时收购储存,价格上涨再卖掉一部分,一方面能赚个差价,另一方面也能清理些保存时间太久的旧粮。
正是因为京城里有一大堆喜欢囤粮的权贵,所以即便这灾年百姓田里正常收成锐减,但京城里却一直都不缺粮食。
当然,这时候粮价会不断上涨。
前番,十一与大皇子联合发动兵变,借着“暴民入城”之手,弄掉的那些个大宅子,还有被大皇子一波带走的党派官员,这些清算下来收获的可不积极是他们的银子,也包括了他们府里储存的粮食,还有京城周边庄子、小粮仓里头的粮食。
要不然也顶不住饺子坡生产队那么多张嘴吃饭。
毕竟红薯收成之前,那几个月的时间里,饺子坡生产队那么多人可都是光吃不产的。
即便找那么多权贵爆金币,收割了那么多的存粮,也顶不住饺子坡生产队不断接收难民,那么多张嘴天天这样子吃。
后来朝廷又公开收了一次粮,用的银子当然也是那一波暴民入城爆的金币。
也得亏京城里的权贵们都喜欢囤粮,要不然他们有银子也没地买粮。
“下一步要到鹿省开展改革,无论是建立生产队还是派遣军队,都需要新一轮的收粮。”
“所以,你回到京城,首要的工作有二。”
“一是继续督促饺子坡生产队继续开荒、准备耕地。现在已经是一月,马上到三月就是春红薯的播种期,第一次播种的时候因为生产队刚创立,开荒的耕地少,工人也没能组织起来,生产力有限。”
“这一次要尽可能地多播种些。”
“二是要保证饮品店和烤串店继续正常营业,毕竟目前我们粮食主要还是要靠收购,我们生意来的银子非常重要。而且不仅仅是粮食,就算后面红薯管够,我们要花银子的地方还很多。”
十一点头。
“这些用不着你叮嘱,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和京城那边有书信来往,这两点你二哥做得很好。”
“好。”小晴点头。“这些都解决了的话,接下来就要开始着手培养后备人才了。”
“让猴子那边开始着手培养后备干部,尽可能地教会另一套管理体系,从大队长、中队长再到小队长。”
“具体的培养方式我倒是想到一个方案,就是加设‘副队长’职位。”小晴话没说完呢,十一便插了一句。
“生产队原本就有副队长,猴子的副队长二狗你也认识。”
他这一打岔,小晴一阵气结,一句话就憋在喉咙处,惹得她一阵咳嗽。
“别急别急,你慢慢说嘛。”十一满是歉意地递过来一杯温水。
小晴又吨吨吨地喝了几口水才缓过来。
“我说的是所有职位,都设立副队长。”
“小队副队长、中队副队长。”
“然后日常工作里,队长就指导副队长接替他的工作,让副队长直接上手队长工作,这样子的方式能直接培养出一整套的管理系统,然后到时候鹿省的生产队成立,可以直接将这一套‘副队长’抽调过去,他们早就接手过队长工作,到了那边就能很快上手管理。”
“当然,我只是提一个建议,具体实施你们把握。”
十一也点头承认。
“的确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子能让这些副队长提前熟悉工作,又有熟练的队长指导,更容易熟悉队长职务。”
“饺子坡生产队里的工人越来越多了,直接抽调一部分管理层也不好,趁着这一段时间多培养些人才是最优解。”
“好,下一个话题。”小晴接着说下去。
“相信你也看到了,饺子坡生产队走上正轨,随着更多的难民加入,工人数量增多、生产队管理规范劳动力增加生产力变强,生产力很快就会出现盈余。”
小晴提出这点并非空穴来风。
如今的生产队能干的工作太少了,各个工种基本可以分为负责建筑房屋宿舍的施工队、煮饭清洁等杂事的后勤队、砍树伐木抬木头的开荒队、刨地耕种的农民队、以及刚成立的织布队。
但那么多人刨地,农民队很快就能将地全部翻完。
其他队的情况也差不多,用不着那么多人砍树伐木、用不着那么多人做饭等。
多出那么多劳动力,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吃干饭。
真让他们吃干饭,其他劳动者怎么想?
那么,该让他们干什么呢?
十一其实也看到了这个苗头,早就开始盘算这些了。
他最先想到的是征兵。
想要收复平反那么多的省,光靠五城兵马司能抽调的二十多万精兵明显是不够的。
只是征兵也不急,毕竟还有粮饷装备没有解决,所以他一直不提。
此时,小晴却给出了另一个答案。
“如果……你没有其他安排的话……”
“我倒是有一个建议,让没事干的那部分人去……”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