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白掂了掂手里那个装满晶核、沉甸甸的小布袋,入手微凉。
她抬眸看向韩毅:“基地那边还需要些什么?尽管说。”
韩毅的目光掠过空间里上千辆山地自行车,眼神微动,随后直接切入了正题。
“我们需要交通工具。”
他看着余白,神色认真。
“越多越好。卡车和越野性能好的汽车自然是首选,能拉更多人和物资。”
“但眼下这末世光景,只要能动的,自行车、三轮车,甚至是电动车……只要能载人载物,我们都要。”
“现在基地要整体迁移,光靠我们现有的那四辆大卡车,根本拉不完你送来的那些,更别说基地里还有上百号幸存者。”
运输能力的匮乏,成了眼下最大的瓶颈。
余白一听,心里顿时有了数。
韩毅需要的是一个庞大的、多样化的运输体系。
这可不是小数目,而且种类繁杂,涉及汽车、卡车,甚至可能需要特殊车辆,看来得好好规划一下采购渠道了。
她沉吟片刻,并未立刻打包票,而是坦诚道:
“明白了。需求量很大,种类也多,这需要点时间来筹备,恐怕不能那么快。”
韩毅理解地点点头,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有太大压力。
“没关系,迁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我们得先派出精锐的侦查小队,去周边区域仔细勘探,找到真正安全、有防御优势、且适合长期发展的新基地地址。”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
“选定地方后,我们还要做前期的清理和准备工作,然后才能组织大规模转移。所以,你有充足的时间慢慢准备,不用太赶。”
韩毅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
“对了,等新基地选定,肯定要进行大规模的加固和建设,把那里打造成真正的堡垒。”
“所以,如果方便的话,各类建筑材料……比如钢筋、水泥、红砖、木材、铁丝网这些,也可以提前留意一下,有多少算多少。”
“好,这些我都记下了。”
余白认真点头应下,将这些需求一一刻在心里。
两人又简单交代了几句关于物资交接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韩毅便回去了。
韩毅一走,空间里重归于寂静。
余白看了看意识里的时间,估摸着离和扶苏约定的交易时间也快到了。
她想了想,干脆不急着立刻回到现实,免得刚出去又得找借口进来。
她坐下来,随手从柜台取出一叠纸和一支笔。
她开始认真梳理刚才韩毅提到的庞大物资清单。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个个条目被清晰地罗列出来。
就在余白沉浸在自己的采购大计时,空间之外,余家老宅的小院里,晚饭已经摆上了桌。
饭桌上摆着几样热气腾腾的家常菜,周凤霞正招呼着宋颜吃饭。
宋颜吃了几口,目光却时不时瞟向余白紧闭的房门。
见她一直没出来,心里记挂着她之前的“偏头痛”,便有些担心地放下筷子,对周凤霞说:
“阿姨,小白怎么还没出来?要不我去看看她,叫她出来吃点东西吧?”
她话音刚落,坐在她身旁的余夏不动声色地伸筷子给她夹了一块排骨。
动作自然地拦了她一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颜颜,你坐着吃。”
“她那老毛病,犯起来就得好好睡一觉才行,估计这会儿刚睡沉,让她多休息会儿吧。”
“饿不着她的,等下我去叫她。”
他巧妙地将话题一转,目光落在宋颜身上,带着几分认真:
“我们先吃。正好……刚才妈不是说起买房子的事吗?”
“御景华庭那个别墅区,你觉得怎么样?”
果然,一提到房子,宋颜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立刻被成功吸引了过去。
而空间里,余白终于等来了风尘仆仆的扶苏,她还是头一次见扶苏这幅狼狈样。
扶苏擦了擦额角的汗,微微喘息着,歉意地说道:“抱歉,我来晚了。”
余白好奇地打量着他。
“怎么回事?你这是……”
扶苏摆摆手,嗓子有些沙哑。
“匈奴来犯,不过已经击退了。”
他的声音虽疲惫,却透出一股坚定。
余白赶紧拿了一瓶矿泉水递过去,扶苏接过后咕咚咕咚喝下去,这才继续讲述。
“我大秦统一六国以来,匈奴就常常来犯,所以父王才会派蒙恬将军驻守边疆,并修筑长城防御外敌。”
这些事情余白在历史书上学过,但听扶苏亲自讲,又另有一番感悟。
她觉得自己和大秦更亲近了,于是忙问:“将士们可有受伤,眼下伤情如何?”
谁知扶苏却咧嘴一笑,说了一句:“全无。”
“怎会?”余白惊讶道,在冷兵器时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把上次你给的晶核,全都用了,上百个经过晶核淬炼的兵士,一举歼灭了来犯的匈奴兵!”扶苏得意地说。
竟是这样!
余白惊呆了,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话,只能默默消化这个信息。
看到她如此震惊,扶苏又猛灌了一大口水,把气喘匀。
没等他开口解释更多细节,余白便已心有所动,将还没揣热乎的小布袋打开,把里头的一大半晶核都倒出来递给他。
还补充道:“这一次的比前面的都好。”
看着满手的新晶核,扶苏眼中闪过欣喜,他郑重其事地对着余白行了一礼,以示感谢。
而此时此刻,比起得到这些珍贵资源,更让他开心的是与眼前之人建立起深厚信任。
而对于余白来说,她其实比扶苏还要开心,因为有了这些晶核,大秦就可以更加稳固疆土、抵御外敌。
毕竟,她盼望的是日月所照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