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让她在学校里声名远扬,也引起了校园绘画社团老师的关注。老师认为女儿不仅绘画技艺精湛,而且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十分出众,便邀请她担任绘画社团的小助教,协助老师指导其他同学。这一邀请,对女儿来说,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开启了她在之旅。
初入社团担任小助教,女儿既兴奋又有些紧张。第一次站在社团同学们面前时,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微笑着向大家打招呼,说道:“同学们好呀,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在绘画社团学习,以后我们一起进步!”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示欢迎,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让女儿感受到了大家对绘画的热爱,也坚定了她做好小助教的决心。
在社团活动中,女儿首先协助老师进行基础绘画技巧的教学。她会在同学们练习线条时,穿梭在他们中间,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握笔姿势和用力方式。看到有同学姿势不对,她便轻轻走上前,耐心地纠正:“你看,握笔要这样,手指不要太用力,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会更流畅。”对于一些对色彩搭配感到困惑的同学,女儿会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现场示范不同颜色的组合效果,她告诉同学们:“比如红色和绿色,这是一组对比色,搭配得好会很出彩,但要注意比例和色调的调整。”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她的指导十分认可。
除了基础技巧,女儿还注重引导同学们挖掘绘画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在一次以“家乡”为主题的绘画创作中,她鼓励同学们思考家乡独特的文化元素和风土人情。有个同学画了家乡的一座古老石桥,但画面略显单调。女儿便和他一起讨论,建议他添加一些与石桥相关的传说故事元素,比如在桥边画上一位讲述传说的老人。经过修改,这幅画变得生动起来,文化底蕴也更加深厚。
为了更好地履行小助教的职责,女儿在课余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备课。她会提前准备一些绘画示范作品,针对不同的绘画主题和技巧,制作详细的讲解提纲。她还不断学习新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绘画讲座和交流活动,将学到的新知识融入到社团教学中。
在女儿的协助下,绘画社团的同学们进步明显。他们的绘画作品不仅在技巧上更加成熟,而且在文化内涵的表达上也有了很大提升。社团组织的一次校内绘画展览中,同学们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大家对社团同学们的进步赞不绝口。
女儿在担任小助教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她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绘画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同学们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她在这个新角色中找到了乐趣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绘画道路上继续探索的信念。而林悦和苏然看到女儿在社团中发光发热,为她感到无比自豪,他们期待着女儿在这个新的舞台上收获更多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