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像一座滚动的大山,打破了盛夏海滩的平静时光,也惊醒了享受午后闲暇时光的花花和许千秋。
希望之神骑猫而来,为许千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呦,还在这呢?奇点世界的超凡轮回构建成功了,要一起去看看吗?”
许千秋打了个哈欠。
“听起来,奇点世界变化很大,夏因大人也很感兴趣?”
夏因给予了肯定的回复,“确实很感兴趣,新世界焕然一新,给人很大的惊喜,真的是超乎人的想象,我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世界……”
许千秋安抚住花花,虽然花花很文静乖巧,但是她可不会让着球球那个“第二地支”,吵醒花花大人,后果很严重!
许千秋用贴贴治愈了花花烦躁的心。
花花——人类,你好香!
“那我们去看看?”
见花花点头,许千秋露出笑容。
夏因同意的话卡在喉咙里。
……
“奇点世界怎么变这么小了?”
许千秋确实挺震惊。
奇点世界被开辟的时候,加速168小时才能容纳远超直径0.0521光年的大黑,那时候就很大很大了,奇点世界内部因为还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全是各种混乱的光、热、宇宙射线。
不过因为要长期待在奥核中,那时候不得已不得不和需要奥核镇压暗蚀的凡尔维斯待在一起,接受神的教导,学习掌控神赐福的力量,确实没有被加速成长,但就算如此,这么久至少也有几光年直径。
而现在,只能说是一眼看得到头,直径也就0.1光年,装不装的下现在的【后土】本体都是问题!
怎么缩水到就这么点了?
“老爷,浓缩的都是精华。”
许千秋看向变身知性大姐姐的大管家玄天,感觉这个智械脑子坏掉了,居然还会开玩笑了。
“到底什么情况?”
知性优雅女管家玄天为许千秋构筑了一个虚数世界,把所有的理论模型都摆在许千秋眼前,“老爷,您应该知道以太吧?”
许千秋点点头,“以太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种物质概念 ,在科学史上起初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后来人们逐渐增加其内涵,使它成为某些历史时期物理学家赖以思考的假想物质,具体来说,以太被设想为一种没有质量却又很大刚性,并且无处不在的介质……”
“但是狭义相对论证明了光无需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以太被证伪,从此以太理论被彻底埋葬……”
玄天点头示意,“老爷说的很对,很长一段时间,许多文明都会困顿于‘介质’,创造我的文明一样设想过以太的存在,但最终都被证伪……”
“可是,这个新生的幻想世界——以太海,它的一切都由曾经无数文明幻想中的宇宙基点以太构成……”
【在这简单介绍一下以太:以太是万物之源,它是宇宙信息能。以太分为阳以太即三焦;阴以太即三会。以太(英语:Luminiferous aether、aether 或 ether),或译乙太,光乙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是一种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为五元素之一。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介。但后来的实验和理论表明,如果不假定“以太”的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以有更为简单的解释。爱因斯坦但在狭义相对论确立以后,它终于被物理学家们所抛弃。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不存在以太,不过以太假说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痕迹,如以太网等。】
“三维空间长宽高,大家都明白,四维空间比三维空间多出一条轴,这个轴很抽象,多出这么一条轴理论上讲四维的生命可以主宰三维的生命,也能主宰三维世界一切变化,因为就像是后台开了修改器。
不过,真实如何却无人知道,理论需要实际支持,这是我们目前支持的真理,起码现在我们无力反驳这个实践、理论混搭的真理,
我们对三维、四维的猜想是建立在四维的轴无限长的情况下的,正如三维的无限长的高。假设四维的物体到三维,失去一条“高”的四维物体来到三维,哪怕在四维的它再古怪,在三维也只会变成一个球,就如同我们要去四维被强加一条轴,但我们在这条轴上厚度为零,会被“平面展开”。
那么,抽调之前的理论——四维的轴无限长,可是,对我们三维世界而言,那条轴不存在,那么无限长与接近于零就没有区别,所有的四维被折入三维世界都只会变成一个直径无限接近于零的基点。
如果真是如此,本来对三维而言无限大的四维是否只有一个点,一个能够充当构成三维的点?”
玄天看向许千秋,“至少,在我的观测下,奇点世界,或者说我们搭建了超凡轮回的新生幻想世界——以太海是这样,整个世界从根本上被改写,由无数个四维世界基点海洋构成,它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点,也是无处不在的介质,很符合一些我们曾经抛弃的理论……”
不是,所以大和小到底谁大啊?真要是这样,那岂不是世界只有一个唯一维世界,无数的高维神话世界?
许千秋需要静静,他不懂,但是大为震撼!三观炸裂、常理颠覆的震撼!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小的拼凑大的,小的由更小的拼凑,最小的接近于无,也就是现实是由虚幻拼凑的。 换上新理论,四维可以无限小,可以拼凑三维,也就是我们的现实是“真实拼凑的虚幻”。同理,四维可以由无数五维拼凑,这是往“小”了看,往“大”了看呢?
三维也可以是二维的基础,二维收回了三维的高,我们自认为生活在三维,但为什么不可以更高级?往细极深处说,我们可以是九维的底蕴;往无穷大来说,我们也可以是以太海!
暂把二维构成的一维称之为一维点,从这个有点扯淡的“现象”为根据开始推理,这个一维点可能就只有一个,只是一个点,它无限大又无限小。说它无限大因为它包含了存在和不存在,它就是道!说它小,它的大小不过我们认知的基础点那么大。
这个说法很可笑,打个比方吧,乒乓球很小,但我们认知的宇宙在乒乓球里,我们比乒乓球大,但我们又住在乒乓球里,就像“须弥纳于芥子!”
关于佛家“须弥纳于芥子”“一沙一世界”的猜想到目前为止没有合理的解释,但以这个的“现象”为基础推理,甚至这些“大厦”并不会倒塌,反而更显得“道法自然”!
如果世界真相真是如此,那么把以太代换为一维点的基础,那么一个点就连接了所有世界的基本点,也就是说以太就在世界里,它也是世界本身,它还是世间发生的一切的一切的因果线,是贯穿纬度的基点……
“这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