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让他欣喜的是,太史慈击伤许褚于上庸,成功地阻拦住曹军并且导致曹军惨败。
这位名将不愧以其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与遗计定辽东的事迹闻名遐迩,在当今亦堪称顶尖战将之一!寇封立刻将喜讯告知麾下诸将士,众文武听得此消息士气高涨。
此时黄忠老将也不禁 ** :“主公,之前你曾答应过我,等到曹操发动大军时便让我出征。
今闻汉中已归我主,请让我立即参与这场大战。”寇封听罢放声大笑道:“汉升将军放心,此次作战自然少不了您!这次,我所安排的包括虎卫军、水军以及落日营在内的一十二万大军均将出动。”
黄忠与其他将领闻此皆欣然而笑;他们已许久未曾遇到如此激昂的战争,与孙权和刘备相比,对抗曹操才更能引发这些猛将们的斗志。
寇封见众将领战意浓厚,遂下令:“即刻派细作把曹操进军的消息传达至益州,让刘璋知道我等将再度兴师动众的原因。
同时也通知张松,确保他提醒刘璋不要在此时自掘坟墓,以免在我等击败曹军之后对其不利。”
随后,寇封再次发布命令:“鉴于曹军先锋部已被阻挡在上庸城下加上他们在关中的军队,他们肯定将会领军南下来进行增援。
因此指派黄忠与魏延两员虎将作为前锋,并带上军师诸葛亮先行带领五万人赶赴汉中迎击来犯之敌,同时我自己将率领七万兵马,带着庞统、宇文成都和甘宁等人稍迟再与他们合兵会攻曹军。
我们务必将曹操最后的野心粉碎,并明确告诉他,这个天下是归谁管的问题。”
另外,他下令给戚继光、岳飞和赵云三位将领,务必强化防御。
以防备若汉中的战役陷入困境时,曹操或会选择其他地方突袭。
黄忠和魏延率先出发后,寇封沉思地看着益州的地图。
他知道益州虽然难于进攻却易于据守,若要彻底控制这里,恐怕耗时不止一两年。
他在思考有没有更快速有效的方式能够夺取益州。
不然的话,即使此役胜过曹操,对方也会很快恢复元气,成为更大的困扰。
寇封自投身汉末纷争到今日虽不足四百年却已经建立了一番可观事业,在内心也感到焦急希望尽早成事。
另一方面,刘璋听到寇封麾下的薛仁贵拿下汉中的消息时也十分震惊。
他没想到张鲁居然这么快就被消灭了。
说起来也讽刺,在求寇封相助前刘璋还满脑子想着向张鲁 ** ,此刻却发现情况突然变化至此。
刘璋心里又涌起一阵兔死狐悲的感慨!
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寇封如果真有心对他不利,也不会耗时太久。
可是,当刘璋得知马超被张鲁逼反,随后薛仁贵借此机会拿下了汉中,顿时对张鲁大为恼怒:
“这个蠢货,竟然还与曹操勾结,真是咎由自取!”
骂完之后,看着即将沦为曹操和寇封两大诸侯争夺之地的汉中,刘璋也开始感到恐慌。
不论是谁在此战中获胜,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益州!
他自问能否抵挡得住呢?这样一想,刘璋更是满怀绝望,立即召集了张松、黄权等重臣商议对策。
见诸位谋臣云集,刘璋无奈地叹了口气,说:
“各位,如今寇封的大将薛仁贵一举占领汉中,曹操也派夏侯渊等人前往夺取,据说数十万大军已在汉中集结,大战迫在眉睫。”
“你们觉得,益州该如何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
听到这话,黄权神色一凛,懊悔地说:
“主公啊,先前我就曾说过切不可邀请寇封装兵汉中,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如今汉中落入寇封面,想要夺回简直是千难万难!如此一来,汉中掌握在寇封面,我益州彻底暴露在他的眼皮底下,毫无防御之力啊!”
面对黄权的话,刘璋不禁陷入深深的绝望:“难道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这时,黄权转而愤怒地看着张松,斥责道:
“张松,这一切祸事都是你一手造成的!若不是你劝主公请求寇封面兵,我们也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现在你还怎么解释?”
随着黄权的怒斥,刘璋的表情也阴沉下来,心中渐起杀意。
虽说提出请寇封装兵是张松的主意,但他采纳建议才是根本。
然而作为君主,怎可能轻易承认错误?
因此,他也将一部分责任推到了张松身上——找一个替罪羊来转移视线。
意识到这一点,张松连忙解释:
“黄权,此事虽然是我提议,但也经过了主公的认可。
现今形势已定,无论是寇封还是曹操都不可能罢手。
益州孤悬一隅,难免成为两强争雄的下一目标。”
“即使无我建议,他们早晚也会出兵攻打我们。
而此刻有寇封挡住曹操,至少给了我们些许喘息之机。”
“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也许才是我们益州的翻身之时。
你觉得,仅凭我益州,如何能够抵挡曹操和寇封二人的联合攻击?”
听了张松的话,黄权一时语塞,也无法反驳他的观点。
但无论如何,这两大势力最终必然会觊觎益州。
要发兵攻打益州了!
这样一来,化被动为主动,挑起曹操与寇封的纷争,或许能让益州有喘息之机。
刘璋恍然大悟,也不再追究张松的罪责了。
“罢了,传令张任率军驻守巴郡,严密监视汉中的战况,若曹操与寇封分出胜负,立刻速报!”
“益州的命运……如果能守得住就守住;实在守不住,看谁赢了,就归顺于他吧……”
刘璋说到这话时,仿佛骤然苍老了许多,满面绝望。
而张松和另一位谋士看到这一切,心中却暗自高兴。
凭借寇封大军的强大力量,只要给刘璋足够的压力,也许他会愿意投降,如此一来便能轻松拿下益州。
不然若是他负隅顽抗,即便寇封想要占领益州,也要费时日久。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寇封能够打败曹操。
刘璋并不知道,自己的三位重臣已经有两位暗中投效寇封。
要是知道了这件事,定会让张松等人难逃一死,并与寇封拼个鱼死网破!
另一边,上庸城再次被曹军团团围住。
然而,益州的地理条件不同一般,多数城池建于山间。
因此进攻汉中这个咽喉之地,只得攻其一面城墙,这对攻城方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每攻克一城都极为艰难,无法速战速决。
一旦遇到抵抗,大军便会在此停滞不前。
望着上庸城的情景,夏侯渊不禁怒火中烧:“可恶,照此下去,就算拼光这些将士,也未必能拿下汉中!”
近期与寇封的大战,曾无敌于天下的曹军也开始感到疲倦,见到寇封的军队就士气低落,这是非常不利的趋势。
继续这样下去,只怕曹军再也无法战胜寇封了!
正当夏侯渊束手无策时,城墙上忽然响起阵阵欢呼。
这让夏侯渊大为不解。
他看到数人登上城墙,眺望曹军大营,并举起了“薛”、“马”的旗帜。
夏侯渊意识到,上庸城必是迎来了援军,来的人一定是薛仁贵和马超。
看来马超已经彻底归降寇封,且薛仁贵也稳住了汉中的局势并带来了增援。
否则,守城军队不会如此欣喜。
这一发现让夏侯渊倍感沮丧。
本已难攻,如今又添援军,如何能攻克汉中?
正当夏侯渊绝望之际,突然探马来报。
“夏侯将军,曹仁将军率领五万大军已经距离上庸城仅三十里,丞相十万人马也在随后。”
“应当不出三日便可赶到。
曹仁将军让我带来消息,嘱咐夏侯将军早作准备。”听到这番消息,夏侯渊露出了难得的喜色。
只要曹仁的大军到来,此刻驻扎在上庸城外的兵力便将达十万,也许就有希望攻克上庸城了!
夏侯渊刚才脸上的喜悦之情,因一纸军令迅速消散。
“启禀将军,探子回报,寇封任命黄忠和魏延为先锋,率领五万大军提前到达汉中!”
“按行程推测,他们此时应该已经进入汉中境内。”
听闻斥候的汇报,夏侯渊笑容顿失,摇了摇头说:
“这样一来,即使子孝到来也无法立刻攻克汉中。
还是等待丞相到后再做定夺吧。”
原本他计划利用曹仁的到来,集合十万人马攻打上庸。
然而,听到黄忠和魏延进军汉中的消息后,他的计画也不得不放弃。
考虑到黄忠曾是他大哥的手下败将,并且黄忠及其援兵的战斗力让夏侯渊深知汉中的防御实力,他已经对速战速决失去了信心。
现在就等着看曹操与寇封这两个最强诸侯如何较量,他们这些将领只需遵命行事。
另一方面,黄忠、魏延与诸葛亮领军五万人先行从南郡抵达汉中。
诸葛亮向黄忠说道:
“汉升将军,汉中已落入我手,但曹军正猛攻上庸。
我们应当火速赶去增援。
同时要分出兵力驻守各县,以确保汉中的安全。”
黄忠点头表示同意:
“好主意,我分派一万军队驻扎各地,并亲率部队前往上庸。
这样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