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经过几日的发酵,《水浒》已经彻底成为众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此书内容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当真深入人心啊。”
“我却认为有煽动民心,谋反之嫌,大概率没有后续内容。”
“自从看了《水浒》,我就再也看不下其余话本了,真想一睹作者风采啊。”
“哼,断章狗能有何风采……”
茶楼内,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书中内容,说书先生依旧重复讲着前两回章节,众人却也百听不厌。
有些有实力的茶楼,已跟明月书斋买到后两回的资格,说书先生能讲前四回章节。
一些舍不得买书的百姓,三五成群来此听故事。
南宫府邸,南宫小姐早在第一时间买到了《水浒》。
自从看了此书,她早已将那些多年珍藏的话本全都扔了。
连之前爱不释手的《江湖小飞侠》,也早已不知所踪,脚踝绑着的铁片已经不翼而飞了。
即便她是将门世家,也不妨碍她怒骂这些狗官,都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导致这么多英雄被逼上梁山。
惋惜这些英雄不能为朝廷效力,又可敬他们反抗朝廷的努力。
看完智取生辰纲,南宫小姐还是下意识的翻到下一页,这已经是她看的第五遍了。
“书是好书,人却不是人,若让本小姐知道这断章狗是谁,直接断了他的骨头。”
每次看到最后那空空如也的白纸,气不打一处来。
听说下个月出十回,意思是此书还未完结,想想就让人抓狂,却又不得不去期待。
恰巧路过的吴秀才,听到南宫小姐那愤怒的言语,不觉打了个冷颤。
幸好做事谨慎,若真被知道身份,那第一时间就要被暴打了。
这几日,随着《水浒》的问世,在各地也逐渐大受欢迎。
并州大旱,颗粒无收,边疆战事不断,整个北方都风雨飘摇。
许多农民衣不蔽体,骨瘦如柴,一些普通百姓也开始食不果腹。
剧阳县,靠近西凉与边关,这里受灾最为严重,常年战事导致民不聊生。
县城周围的树皮都快被吃光了,许多村落空空如也,有些村民不得不落草为寇。
“朝廷发的赈灾粮,估计都被这些贪官吞了。”
马村,年迈的村长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村民,唉声叹气。
村里各家各户已经没有余粮了,县城大门紧闭,山匪烧杀抢掠,他们活不下去了。
“村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必须奋起反抗。”
“放肆,坐等或许还能苟活,反抗必死无疑,你是想害了整个村落吗?”
一名年轻人很是愤怒,刚说完就被村长呵斥。
他家中有病重的母亲,他并未选择离开,对于村长的话又不敢反驳。
没办法,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只要能活着,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
可他们心中都憋着一口气,无处释放。
“村长,村外来了一位老先生和几名壮汉,说是听书就能领些粮食。”
“什么,怎么可能有这等好事,大家不要被骗了。”
村长一脸警惕,他宁可相信贪官发粮,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周围的村民早已经饿疯了,连滚带爬的冲向了村外。
他们根本不理会村长的话,听书就能领粮食,不管对方什么目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活着,
村长看着一哄而散的村民,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以前,村长的话有时候比县令都有用,可现在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他的话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听说能领米,在哪里?”
“快啊,去晚了就没了”
“还听什么书,直接抢了……”
一些村民来到村外,就看到一位老先生站在一处石台上,石台后面就堆放着一车米粮。
这些村民眼冒金光,恨不得冲上去将粮食抢夺过来,有三两人最先冲了出去。
还没等众人有什么反应,那两三位村民如同死狗般躺在地上,周围几个壮汉冷冷的看着这群蠢蠢欲动的村民。
“老朽每日会讲两回故事,各位村民听完便可领米,若再发生此类事件,老朽只能将粮食一把火烧了。”
老先生一脸傲然的站在石台上俯瞰众人,这些个刁民他见多了。
还想一拥而上的村民,看到那些壮汉手持火把,终于不再妄动。
现在谁再敢冲上去,若是粮食被烧,估计不用对方出手,就已经被同村之人打死了。
那名年轻人扶着村长来到村外坐下,看到这一幕,同样沉默不语。
老先生见这些刁民都安分了下来,才开始讲述今日的故事。
“第一回,张天师……”
一开始村民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石台后面的米粮上。
随着剧情的深入,加上老先生绘声绘色的讲述,有些人已开始注意内容,一些年轻人甚至拍手叫好。
“第二回,王教头……”
见到这些刁民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老先生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继续讲述书中内容。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诸位,今日故事已讲完,可排队领取米粮,往后七日,老朽都会来此讲解。”
“天啊,往后七日居然还能听故事领粮食,真是活菩萨啊。”
“快,快去排队……”
马村村民欣喜若狂,争先恐后的排队,生怕晚了一步。
当村民领到米粮的那一刻,都喜极而泣,才相信这是真的,真的有些不切实际。
村长身旁的年轻人却目露精光,体内沉睡的东西似乎有些蠢蠢欲动。
接下来的日子,那名老先生没有食言,每天都按时带着几名壮汉和米粮来到此处讲书。
故事越到后面越精彩,越能引发这些底层人民的共鸣。
这些村民甚至对水浒英雄的悲剧命运深表同情,丝毫不认为他们聚义梁山,抢夺官银是错误的,反倒认为是在替天行道。
那些沉睡在体内的某些东西开始觉醒,事态逐渐朝着不可控制的局面发展。
“诸位,听老朽一言……”老先生眼看时机成熟,开始说一些煽动性的言语。
村长有心劝说却无力阻止,因为他也觉得书中的内容写得深入人心,并无任何不妥。
这样的场景,除了在并州各处上演,诸如此类的事情也在云国各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