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望接下内务府改革这一艰巨任务后,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账册里,内务府的账册因年代久远,纸张散发着霉味,字迹也有些模糊。
但海望毫不在意,就着摇曳的烛光,逐页翻看,时常忙到深夜,累得双眼布满血丝,仍不肯休息。
经过连续数日的细致梳理,海望终于确定了清退人员名单,名单里,有靠世袭、恩荫整日无所事事的满洲贵族子弟,这些人衣着华丽,却游手好闲,对本职工作一窍不通。
还有因内务府机构膨胀而闲置的低级太监和匠役,他们每日混日子,消耗着朝廷的俸禄。
名单刚一公布,内务府就像被捅了的马蜂窝,瞬间炸开了锅。
被清退的人员或是捶胸顿足,哭闹着求海望收回成命,或是四处托关系,试图改变现状。
几位养尊处优的满洲贵族,带着金银珠宝等厚礼,满脸堆笑地找到海望。
海望一脸严肃,目光如炬,斩钉截铁地说道:“当下朝廷财政紧张,各地建设、国防军备都急需银钱。
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冗余人员必须清退,不管是谁来说情,都绝无可能!”
然而,海望并非铁石心肠,他知道这些人突然失去生计可能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亲自拟定了一套周全的遣散方案,不仅为被清退人员发放遣散费,还根据他们的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制定了差异化的补偿标准。
对于那些在内务府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老人,海望特意提高了补偿额度,并为他们安排了后续的生活保障。
发放遣散费那天,海望站在台前,亲自向众人解释政策,耐心解答疑问。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监,满眼泪水,颤巍巍地握着海望的手,声音哽咽:“海大人,您考虑得太周全了,即便离开了内务府,我们也能有个安稳的晚年。”
在精简内务府人员工作同时,海望组织户部官员协助筹备皇家一号公司的成立事宜。
经户部官员多方打听,得知曾经隶属广州十三行之一的广利行老板卢继光在经商方面极具才华,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海望派人前往广州府卢继光的宅邸拜访。
起初,卢继光对进入皇家体系心存顾虑,担心会受到诸多束缚。
“卢掌柜,皇家一号承载着振兴皇室产业的使命,陛下要求公司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为民间商业树立榜样。
以你的能力,定能在这广阔平台上施展抱负,成就一番大业。”在户部官员再三劝说下,卢继光最终答应出任总经理职务。
半个月后,皇家一号公司成立仪式在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心盛大举行。
天还未亮,商业街便被围得水泄不通,人群如潮水般涌动。
包子铺热气腾腾,食客们一手拿着包子,一边张望着仪式现场,议论纷纷:“听说今天皇家一号开业,不知道会带来什么稀罕玩意儿。”
茶水摊的大爷也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我还听说,这皇家一号往后和咱们普通铺子一样,都得纳税呢。”
巳时三刻,三声礼炮轰然作响,声音震耳欲聋,惊起一群飞鸟。
卢继光身姿如松,步伐稳健地登上高台,声音洪亮地宣告。
“诸位!当今陛下心系民生,倡导与民平等,御下的皇家一号今日正式成立!
皇家一号虽是皇家产业,却绝不搞特殊,一切经营,都会像民间企业一样,严守律法,依法纳税!”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人声鼎沸,民众欢呼雀跃,掌声似滚滚雷鸣,久久回荡在京城的上空 。
公司开业当天,商业街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色的绸带随风飘舞。
“皇家一号”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耀眼光芒。
公司大门缓缓打开,伙计们身着统一服饰,笑容满面地迎接顾客。百姓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店内,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货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还有来自各地的奇珍异宝。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处于店内中央位置的“皇家御酿”,这款酒采用宫廷秘方酿造,以往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品尝。
“皇家御酿”分为三个档次,珍藏版为最高档每瓶售价100两白银,精品版为中档每瓶50两白银,标准版为低档每瓶10两白银。
这在大清民间家庭普遍年均收入仅30两白银的时代,价格颇为昂贵。
但对于京城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而言,这恰恰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开业首日,诸多王府管家、企业老板便蜂拥而至,竞相抢购珍藏版“皇家御酿”。
由于珍藏版“皇家御酿”数量稀缺,开业不过半日,店内陈列的珍藏版“皇家御酿”便被抢购一空。
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京城的权贵圈子里激起千层浪。
不少未能抢到的达官显贵们懊恼不已,转而将目光投向黑市,嗅觉敏锐的投机商人迅速捕捉到商机,他们利用囤积的少量珍藏版御酿,伺机哄抬价格。
原本每瓶100两白银的高档“皇家御酿”,在黑市上价格一路飙升,短短几日竟翻了数倍,达到500两白银一瓶。
面对高档“皇家御酿”价格失控的局面,皇家一号公司总经理卢继光坐不住了。他立即进宫,向海望详细汇报情况。
“海大人,如今珍藏版御酿在黑市价格飙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皇家一号的声誉。”
海望听后,不敢耽搁,即刻带着他一同面见弘历。
养心殿内。
海望率先开口:“陛下,皇家御酿在黑市被恶意炒作,价格飙升数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长此以往恐对皇家一号声誉有损。
卢继光特来请旨,以便采取应对之策。”卢继光跪地叩首,神色忧虑:“恳请陛下定夺。”
弘历听闻,并未露出惊讶之色,反而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朕要的就是这种结果。这‘皇家御酿’本就承载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稀缺才能凸显其珍贵。
黑市炒作看似混乱,实则在无形中扩大了御酿的影响力,引得更多人竞相追捧。
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皇家一号的知名度,还能大幅增加收益。”
海望和卢继光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
弘历继续说道:“不过,放任不管也不行,需把控好尺度。
卢继光,你回去后,表面上加大御酿的生产力度,让市场上有一定的供应量,安抚众人情绪。
暗中却要控制产量,维持其稀缺性。海望,你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局佯装打击黑市,实则对部分暗中推动、但不过分越界的炒作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卢继光和海望领命后,迅速行动,卢继光对外宣称将扩大珍藏版御酿的生产规模,招募更多经验丰富的酿酒工匠,修建新的酿酒作坊,营造出产量即将大增的假象。
但实际上,他严格控制新工匠的培训进度,对原材料的采购也进行了限制,确保珍藏版御酿的产量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
海望则督促市场监督展开大规模的“打击黑市”行动。
衙役们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四处巡查,张贴告示,抓捕了一些借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小商贩,制造出严厉整治的声势。
然而,对于那些与皇家一号暗中达成默契的大投机商则网开一面,任由他们继续炒作。
在弘历的巧妙谋划下,“皇家御酿”的热度持续攀升。
达官显贵们为了能在宴会上展示高档御酿,彰显身份地位,不惜花费重金抢购。
民间百姓对御酿的好奇也愈发强烈,纷纷传颂其传奇故事,京城的商业也因这场精心策划的“炒作”迎来了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