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侧的奚族军队只有三百人,一路上没有出现异样。但是西侧比较陡峭,士兵只能摸索着缓慢往上爬。
就在奚族士兵接近使团驻地时,走在前面的奚族士兵突然感觉脚下一空,接着整个人掉进了布满尖木的壕沟内,一瞬间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惨叫声惊动上面值守的唐军,一瞬间黑暗中唐军箭矢就向偷袭的奚族士兵射了过来,奚族队伍中立刻就传来了箭矢撞击铠甲的“叮叮”声和几个倒霉鬼的惨叫声。
奚族将领立刻让所有士兵先退出箭矢伤害的范围,接着亲自趁着夜色掩护摸到了壕沟旁边,等他把情况摸清楚立刻就蔫了。
丘陵西侧本来就比较陡峭难行,唐军又在一断层处沿着断层挖了一道壕沟,壕沟虽然只有两米宽一米深,但是对面的断层到坑底却有差不多五米,如果是白天士兵背土也能填平,问题是自己就五百人,唐军又不可能不管自己让自己随意填土,等自己把壕沟填平天都亮了,并且就算填平,上面还有四米高的断层守卫的唐军岂能轻易让自己徒手爬上去。
奚族将领知道自己这边已经不行了,但是现在回去又怕李延寿怪罪,就派了一队士兵拿着盾牌在壕沟那里假装填壕沟磨洋工。
开始还有唐军射箭,但是后来唐军就懒得射了,随便他们用兵器在那里刨土。
西侧进攻的军队只能在半山腰原地待命,一直接到东侧主力战败的消息才撤了下来。
想比西侧和东侧的伤亡南侧的奚族士兵几乎没有受伤的。因为西侧士兵压根就没上过丘陵,因为他们一直被唐军的游骑袭扰,根本没时间发动进攻。
具体原因是李倓让使团仅有的三百马军就在南侧游荡,一是南侧地形开阔,其次南侧因为雨水冲刷的原因山体上到处都是沟壑十分难行。
南侧奚族士兵只要想进攻,唐军游骑就在后面放冷箭,奚族这边没办法只能调马军去驱赶,但是奚族马军只要一追唐军就分兵去骚扰准备上山的奚族士兵,奚族游骑也只能分兵,后来越分越多,等分的差不多了唐军就按事先预订好的突然聚堆,反攻落单奚族游骑。
唐军游骑接着就跑回南侧对着准备上山的奚族士兵屁股放冷箭。上山的奚族士兵没办法只能退回来原地据守,等奚族游骑一到唐军立刻一哄而散继续逃。奚族骑兵哪里见过这种骑兵战术,被折腾的苦不堪言。
这种战术他们肯定不知道了,直到一千年以后这种运动战术才发扬光大。“麻雀”战术可是运动战的精髓,当年八路军全靠两条腿就能把日本鬼子拉扯的疲惫不堪,更何况是四条腿的骑兵。
骑兵的优势就是机动性,而“麻雀”战术的本质就是在运动中分散敌人,然后快速聚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又不知道你会进攻哪路分兵,所以防不胜防。
奚族将领没办法只能放弃进攻,招回游骑然后据守,唐军游骑看奚族不再进攻也就远远的盯着,双方开始对峙。
李延寿进攻受挫只能带着奚族大军退了回来,然后清点了一下伤亡情况,死亡的并不多但是受伤的比较多。
李延寿看了看高处黢黑的使团驻地,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很危险,自己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说不定范阳军现在正在赶来的路上。
李延寿想到这里转身说道:“传令下去集合大军赶紧撤。”
李延寿的举动让周围的将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李延寿看了看众人说道:“这是个陷阱!范阳大军马上就到!”
众将这才反应过来立刻去整顿大军撤退。
李延寿带着大军走到东侧平地时突然停住了马说道:“传令兵!传我军令大军停止前进,前队变后队从西侧渡河!”
传令兵接了军令立刻去传令。
李延寿身边副将疑惑的问道:“都督东侧坦途不走为何要从西侧渡河绕远呢?”
李延寿微微一笑正要解释,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骑游骑快速的跑了过来,李延寿心中一颤。
游骑到了李延寿马前来不及下马说道:“都督不好了东侧三十里发现唐军游骑。”
李延寿一听连忙问道:“一共有多少兵马?”
游骑说道:“天太黑看不清,根据队伍长度推测可能有两个军。”
不等李延寿发话身边的副将就说道:“都督神算!”
李延寿说道:“我留给你五百精骑断后掩护大军撤退,天亮后你直接回饶乐。”
副将说道:“遵命!”
奚族大军一分为二,副将带着五百精骑向东,剩余的马军和步军在李延寿的带领下向西而行。
高处李倓、浑释之和高尚。看着李延寿果然如李倓所预料的那样,带着奚族大军向西。
浑释之开始还以为李倓年轻而轻视他,但是李倓的预知能力让浑释之再也不敢小瞧李倓。
浑释之抱拳问道:“郡王!这李延寿为何好好的东侧坦途不走,为何偏偏要向西渡河?”
李倓微微一笑说道:“因为东侧有范阳的大军,他们怕向东会碰上范阳大军。”
一旁的高尚疑惑道:“郡王如何断定安禄山会第一时间赶来。”
李倓说道:“我也不知道安禄山会不会派大军来,但是奚族大军统帅知道西侧安全,而东侧存在危险,所以两相相比他肯定会选择西侧。”
说真的李倓也不能断定安禄山会不会来,但是他断定奚族士兵肯定会从西边渡河。因为所发生的一切是个人都能看出是个圈套,假如奚族统帅到现在还看不出是一个圈套那他就太愚蠢了,李延宠更不会派一个愚蠢的统帅偷袭使团的。
既然是个圈套那么李延寿肯定会断定东侧有猫腻,猎人下套套住了猎物怎么不可能不收网,那么这个收网的肯定是范阳来的唐军。所以为了避开范阳唐军,西侧渡河逃走是最好的选择。
高尚道:“郡王神人也!”
李倓微微一笑说道:“高参军过誉了!”
李延寿带着奚族大军快速赶到了西侧河流,奚族士兵发现因为上一次大水河床已经冲毁,所以河道内水位很低,正好可以过河。
李延寿来不及多想立刻命令大军渡河,当李延寿带着大军走到河道中间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大水的咆哮声。
就在李延寿纳闷的时候突然在夜色中听到上游有人喊“洪水来了!洪水来了!”奚族士兵听到有人叫喊立刻调头就往回跑。
李延寿猛的一激灵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刻大喊:“不许回头!往对岸跑!”
李延寿说完也不管奚族士兵听没听见,一鞭抽在马的屁股上往对面逃,但是好巧不巧战马前跃时前蹄踩在河道的一个坑里面,李延寿一个不留神从马上栽了下来。
等李延寿像一个落汤鸡被手下亲卫从水里捞起来得时候,他只听到上游传来怒吼的水声和奚族士兵的惊呼惨叫声。李延寿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摸到自己的马鞍就要上马,但是这时汹涌的河水已经到了,一个巨浪对着李延寿拍了过来,混浊的河水夹杂着泥沙拥进他的嘴里、耳朵里、眼睛里和鼻孔里面,鼻孔里面的辛辣味让李延寿天旋地转又一次栽倒在河里,至于后面发生的什么事他都不知道了。
天亮后大水退去,洼地经过两次大水的冲刷已经狼狈不堪,洼地里面到处是奄奄一息的奚族士兵,还有几个有力气动的的就在屋子里面像蚯蚓一样蠕动。
李倓带着杨悦站在高处看着李光弼和浑释之带着唐军清理俘虏和战场。
杨悦从来到这里后情绪就有些异样,两只手一直紧紧抓着李倓的手臂,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惨的场景,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人的“尸体”,有的还在淤泥里面慢慢蠕动。
李倓看了看神情紧张的杨悦问道:“有何感想?”
杨悦定了定神说道:“第一次见这种场景有些不适应!以后再遇到应该没事了。”
李倓微微一笑说道:“你的回答让我对你另眼相看!”
杨悦白了李倓一眼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会劝少杀戮?”
李倓惊奇地说道:“吆喝!你变聪明了,都能揣摩别人心思了?”
杨悦笑道:“我一直就很聪明,只不过你没发现而已。”
李倓说道:“是吗?既然这么聪明你怎么遇到事就找我哭鼻子呢?”
杨悦眉毛一挑说道:“我不哭鼻子怎么能激起你的保护欲呢!怎么能满足你的大男子气概呢!”
李倓嘴巴张张合合半天没说出来一句话。
杨悦看了李倓表情突然脸色一变说道:“我听说安禄山送了你一个美女是不是?”
李倓咧嘴一笑说道:“是!”
杨悦有些吃醋狠狠地在李倓手臂上使劲拧了一下说道:“我就知道!你就改不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去找过达奚盈盈那个荡妇,达奚盈盈我就不和你计较了,出来你还是这样。”
李倓忍着痛解释道:“我也是为了救你呀!”
杨悦吃醋道:“我不信!”
李倓说道:“真的!我需要麻痹安禄山!不然他们能这么配合吗?人我都让送回长安交给青莲了。”
杨悦生气道:“忽悠谁呢?”
李倓急道:“那你说你怎么才相信?”
杨悦邪魅一笑说道:“今天晚上来我营房我亲自检测一下。”
李倓一听急忙说道:“不好吧!众目睽睽我把和亲公主睡了,这让人知道了我死定了!”
杨悦不屑道:“接着忽悠!奚族都造反了还和什么亲?我不管你晚上不来我就去你营房。”
李倓没办法说道:“好!我去!但是先说好我们动静小一点,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上上下下都能听见你的声音。”
杨悦听李倓答应了,立刻扭扭捏捏像个小媳妇一样说道:“这怪我吗?还不是你太勇猛了吗!”
不得不说杨悦很会撩李倓,李倓有些受不了了说道:“你个小妖精!我早晚死你身上!”
就在李倓和杨悦打情骂俏得时候高尚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杨悦看到高尚过来说道:“你忙我先回去了!”
李倓笑着说道:“好!你顺便去看看杨鸿胪!他昨天晚上又冻又吓的病倒了。”
“好!”杨悦说完走下高地在侍卫的护卫下离开。
高尚到了高地看到李倓说道:“郡王!严庄来了!”
李倓疑惑的问道:“严庄?安禄山没来吗?”
高尚说道:“臣没有看到安禄山!”
李倓皱着眉头想了想心道:这安禄山不会真是去偷袭饶乐了吧?昨天奚族只派了三千人来偷袭自己,奚族和契丹大军根本没动,安禄山去偷袭恐怕要吃大亏啊。
李倓想到此处立刻对高尚说道:“让严庄赶紧过来!”
高尚看到李倓神情有异不敢怠慢,连忙把严庄请了过来。
李倓看到严庄过来连忙走下高地,看到严庄劈头就问:“安帅带了多少兵马去饶乐?”
严庄一脸疑惑的看着李倓,他不明白李倓怎么会知道安禄山去偷袭饶乐。
李倓一看知道说漏嘴了,连忙说道:“我的意思是安帅是不是去偷袭饶乐了。”
严庄听李倓如此问不由的缩了缩脖子,李倓都可以猜测安帅有可能偷袭饶乐,那么李延宠和李怀节会不会也猜到唐军会偷袭饶乐呢?如果假设成立安帅可能会遇到麻烦了。
严庄回道:“五千兵马!”
李倓心神少安连忙问道:“有消息吗?”
严庄连忙回道:“没有!”
李倓觉得安禄山肯定出事了,于是说道:“严主事!我觉得安帅肯定出事了!我们必须立刻派兵去救他。”
严庄虽然担心,但是毕竟是五千唐军精锐,就凭借奚族和契丹士兵根本不是问题。
严庄波澜不惊地说道:“奚族和契丹大军在这里,安帅五千兵马,即便偷袭失败全身而退应该没问题。”
李倓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瞒严主事这里只有奚族三千兵马。”
严庄一听稍微有些担心,这样一来安帅可能会无功而返,至于吃败仗是不可能的。
严庄说道:“郡王不用担心,奚族和契丹加起来虽然有十万之众,能战之兵多算不过两万,剩余的都是一些土鸡瓦狗,臣只需派一支人马去接应一下就行。”
李倓面对自信的严庄没有说什么,毕竟唐军睥睨天下,从来都是追着别人砍,所以严庄有这样的心态也很正常。
李倓说道:“我不是担心安帅的战场指挥和应变能力,我是怕敌人用什么诡计,就像奚族士兵水淹使团一样。”
严庄听李倓说完这次慌了,如果正面对阵唐军谁都不怕,但是敌人用什么诡计那就不一定了。
就在李倓和严庄说话的时候四个唐军用担架抬着一个浑身黢黑奄奄一息的唐军跑了过来。
当看到一身被火烧的全身黢黑的唐军严庄再也冷静不了,他一把抓住奄奄一息的唐军厉声问道:“安帅呢?”
奄奄一息的唐军气息微弱的说道:“黄……黄家……岭。”
事情和李倓预测的基本一样,安禄山为了达到偷袭的目的不敢走大路,而是带着大军走比较偏僻的黄家岭。安禄山以为这次偷袭肯定成功,但是他没想到唐军刚出发就被奚族安排在范阳的线人发现,并且第一时间传给了李延宠和李怀节。当安禄山带着大军走到黄家岭北麓(lu)的时候遭到了奚族和契丹大军的埋伏。
由于天黑不明情况,又受限于地形因素,安禄山慌乱中带着大军向黄家岭上转移,他想先稳住阵脚等天亮再说。其实安禄山这种处理方法没有错,可是黄家岭不是这边丘陵光秃秃的。黄家岭上面植被茂密,茂密的植被有利有弊,虽然遏制了奚族和契丹大军的追杀,但是茂密的植被也是很好的引火之物,李延宠和李怀节看安禄山上山立刻放弃追击,让人围了起来放火烧山。
这大火一起任你千军万马也抵挡不住,黄家岭上的唐军扛不住烟熏火燎,只好分头突围,突围的时候由于没有组织好,成了各自为战,最后除了极少数突围出来剩余的被全部俘虏。
严庄得到消息立刻向李倓说道:“郡王!安帅出事臣必须立刻前去搭救。”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李倓摆了摆手阻止道:“严主事你现在去黄家岭可能已经来不及,你还是和我一道去南口关吧!如果现在出发我们还能赶的上,去晚了恐怕李延宠和李怀节已经以安帅为质出关了。”
严庄快速想了一下说道:“臣遵命!”
李倓说完转身对不远处的侍卫招了招手。
侍卫快速跑到李倓跟前说道:“郡王!”
李倓吩咐道:“你传信让李总管带一队马军跟我去南口关,让浑总管打扫完战场立刻带着奚族俘虏和范阳军一起赶往南口关。”
侍卫躬身说道:“遵命!”说完转身离开。
严庄这边也吩咐抬担架的唐军让他们给武锋使蔡希德传令和李光弼一起行动。
李倓等李光弼带着马军赶到以后立刻快马加鞭赶往南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