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对于奚族和契丹反唐一事表现的出奇安静,李倓对这种结果也有提前的预料,因为朝廷一直以来主要的精力在西域、吐蕃和突厥,其次唐军这次虽然吃了败仗但是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伤亡,并且李倓还从李延宠和李怀节节那里讹诈了二十万只羊,李倓也因为这次的出色表现受到了李隆基的赞赏和赏赐。
李倓本想着这事可以过去了,但是朝中以兵部尚书李适之、陇西节度使皇浦惟明以及刑部尚书韦坚为首的太子派联合起来弹劾安禄山,说安禄山有通敌之嫌,依据是安禄山败的太离谱,被俘极有可能是安禄山收了对方好处故意为之,一定要对安禄山进行调查,李隆基没办法只能下旨招安禄山回长安。
李倓知道后觉得李适之等人真的是没事找事,他不是怕李适之等人往死里整安禄山,主要是怕折腾来折腾去把自己牵扯进去,毕竟自己才是整件事情的罪魁祸首。
李倓有些心神不宁就跑到翰林院找李泌下棋。
李泌看到李倓进屋看了李倓一眼,然后继续低头自己和自己下棋。
李倓看李泌不搭理自己就伸手在棋盘上随意下了一子,本来棋盘上黑子就要赢了,但是就因为李倓的随意一子整个棋盘局势彻底翻转。
李泌不可置信的看了看李倓问道:“你真的不会下棋?”
李倓嘿嘿一笑说道:“我就一纨绔子弟,四书五经都背不全哪里会下棋,我是乱下的。”
李泌叹了一口气说道:“天意难违!”
李倓笑了笑说道:“天意难违就顺应天意。”
李泌看了看李倓转移话题问道:“你犹豫了?”
李倓说道:“有一点。”
李泌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李倓哈哈一笑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
李泌说道:“你是来消遣我的吗?”
李倓说道:“不是!有点不想离开这繁华的长安。”
李泌说道:“你是火中取栗。”
李倓说道:“我放心不下杨悦!”
李泌摇了摇头说道:“杨悦你可以带走!你是担心杨太府这棵摇钱树吧!”
李倓有些吃惊的说道:“你到底是人还是神?”
李泌微微笑了笑说道:“你和杨悦的事现在已明,杨太府又掌钱粮,依照李林甫的性格肯定要争夺,只不过我觉得你没必要太过于担心,杨太府最多丢职而已。”
李倓听李说完苦笑了一下,李泌到底不是神,不过李泌能想到这些已经很厉害了。
李泌看李倓没有做声继续说道:“我听说李适之正弹劾安禄山,你还是想想你的处境吧,弄不好把你牵扯进去。”
李倓接道:“我什么都没做!我不怕!”
七月份的长安有些热,李倓进入兴庆殿就感觉店内有一种比外面更热的躁动。大殿内跪坐着几个人,李倓趁着进殿的时间扫了一眼几个人都认识分别是自己的父亲李亨、李林甫、李适之、王忠嗣以及安禄山,其中李倓发现安禄山的时候安禄山正用一种冰冷的眼神看着自己,李倓微微一笑扭头径直朝殿内走去。
李倓走到大殿中间躬身行礼说道:“臣李倓拜见陛下!”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沉声说道:“平身!”
李倓接道:“谢陛下!”
李隆基接着说道:“你可知朕传你来所为何事?”
李倓不动声色的回道:“臣不清楚!请陛下明示!”
李隆基沉声说道:“安禄山说你故意破坏和亲,设计陷害他。”
李倓不慌不忙回道:“如果臣想陷害安帅何必救他,他死于李延宠之手不是正合我意”
李隆基听李倓说完“嗯”了一声似乎很满意,接着喊道:“安禄山!建宁郡王所说的你可听清楚了。”
安禄山起身说道:“回陛下!臣有证人证明建宁郡王在胡说。”
李隆基说道:“哦?是吗?何人?”
安禄山说道:“左领军卫仓曹参军高尚!高尚知道建宁郡王的所有计划。”
李倓听安禄山说出高尚的名字微微笑了笑,真正考验高尚的时候到了,这高尚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就看这次了。
高尚似乎是为了躲避李倓的目光,从进殿就一直低着头。
高尚进了殿行了礼,然后就一声不吭的等着李隆基问话。
李隆基看了看站在殿中的高尚问道:“高尚!”
高尚连忙回道:“微臣在!”
李隆基问道:“安禄山说奚族和契丹反唐一事都是建宁郡王一手谋划的情况是否属实?”
高尚抬起头看了看李倓说道:“臣……臣……臣……”
李隆基放缓了语气说道:“有朕在你如实说就是了。”
高尚说道:“陛下!建宁郡王并没有和臣说过他有什么计划,只是和臣说奚族和契丹一定会偷袭使团,并且还和臣说安帅肯定会偷袭饶乐让臣提前做好准备。”
众人听高尚说完瞬间乐了这算什么证据,因为李倓推测准确就怀疑李倓,这算什么证据?
安禄山似乎有些些急了连忙问道:“只有这些吗。”
高尚唯唯诺诺地说道:“只有这些!”
安禄山看了看一脸怒容的李隆基说道:“陛下臣怀疑建宁郡王是策划者,不然他是如何断定奚族和契丹会偷袭使团会偷袭使团,又是如何断定臣会偷袭饶乐。”
一旁的李适之冷笑了一声说道:“按你的说法,那你又是如何断定奚族和契丹会偷袭使团?难道是你勾结李延宠策划偷袭使团的吗?”
安禄山听了李适之的话连忙扑倒在地,然后不停的在地上打滚撒泼哭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岂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陛下您一定要相信臣啊!臣笨头笨脑的也想不出这些呀!臣是收到和亲使团被偷袭的消息才出兵的。”
李适之冷笑道:“和亲使团被偷袭你应该第一时间救援使团,而不是带兵偷袭饶乐,你难道想围魏救赵吗?”
安禄山一听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然后像一个虚心受教的学生一样对李适之行了一礼说道:“多谢李相教诲,禄山受教了,都是禄山兵书读的不透彻,下次禄山一定不用围魏救赵,直接救使团。”
李适之被安禄山这泼操作搞得脑袋都懵了,明明自己表达的不是这意思,这安禄山是猪脑子吗?自己说的什么意思他理解不了吗?
李倓也没想到安禄山会傻充愣,一招老母猪吃高粱顺杆子捋,让自己摆脱了困境。
李适之气急败坏正准备纠正,就在这时李隆基却瞬间发火了,李隆基一巴掌拍在龙案上呵斥道:“都给我住嘴!一群酒囊饭袋,你们把朝堂当成什么地方了?这里不是道场,我是让你们来讨论政事的,不是让你们来探讨兵法的。”
李隆基发火众人立刻都不敢说话了,一个个全低着头听训。
怨不得唱戏的都把李隆基当祖师爷供奉,这表演真叫一个绝,接戏接的恰到好处。
而安禄山也真的是把蠢笨演绎到了极致,怨不得历史上安禄山都造反了李隆基还相信。
不过李倓心也放下了,安禄山既然如此表演那么他的目的显而易见只是为了给自己脱罪,并不是来咬自己的。至于以后他想怎么对付自己那是以后的事了。
李倓这时突然想起历史上关于安禄山的一件事。事情的经过是唐玄宗天宝二年正月,营州都督安禄山入朝上凑说:去年营州遭了蝗虫之灾,我就开始焚香向天许愿:“臣如果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虫食臣心;如不负神灵,愿虫散去。即有群鸟从北飞来,食虫立尽。”唐玄宗听了心中大悦,并且同意了安禄山的诉求把这件事写进了史书里面。
当时我看到这段描述时第一感觉就是安禄山真的蠢,他编了一个好幼稚的谎言,然后就觉得李隆基这智商怎么做上皇帝的这种谎言都信,还写进史书里面真的笑死我了。后来经历多了才恍然大悟安禄山太聪明了,他就是要给李隆基一个我很蠢很笨的错觉,而李隆基也知道安禄山在撒谎,但是他认为编一个如此幼稚的谎言骗自己的安禄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其中还有一件事也说明安禄山把装傻装蠢发挥到了极致。根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天宝七年李林甫在朝中已经独揽大权,刘骆谷每次从宫廷回来向安禄山汇报情况,安禄山都先问李林甫都问了什么事,有好话就喜得蹦跳,如果只是说安禄山必须好好地查核一下,安禄山就反手撑着床说:“哎呀,我死定了!”李龟年曾经模仿表演了这般情景,唐玄宗也拿这事逗笑取乐。
这件事不但骗了当时的所有人,也骗了现在很多人,很多人都认为李林甫不死安禄山不敢反,我想说的是安禄山连李隆基都不怕难道会怕一个李林甫?难道李隆基的号召力还没李林甫强吗?安禄山不反而是因为当时实力还不够,安禄山能闪电一般攻入长安岂能是一时的谋划。还有人说是杨国忠逼反了安禄山真的好幼稚,恰恰是杨国忠意识到安禄山实力太大他想削弱安禄山,安禄山才借机反唐的。何况安禄山真的蠢如何能控制住手下一群骄兵悍将。
李隆基看着安禄山又萌又蠢的样子他只想赶紧结束无聊透顶的闹剧,他只能转头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起身说道:“陛下!安禄山出兵饶乐目的是为了救援使团,虽然吃了败仗但都是因为他所学不精所致,如果以失律之罪惩处安禄山难以服众,所以臣请陛下罚安禄山抄写《孙子兵法》一千遍。”
李隆基听李林甫说完不自觉的笑了起来,然后神情一变转向李适之沉声问道:“左相觉得呢?”
李适之知道自己再纠缠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李隆基现在的心思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如果自己再纠缠下去恐怕落不得什么好,说不定别人会嘲笑自己和安禄山一样蠢了。
可是让自己就此认输是不可能的,自己就算扒不下来李林甫和安禄山的皮,但是自己也得吐他们一脸血恶心他们一下。
李适之不甘心地说道:“安禄山兵败情有可原臣可以不计较,但是安禄山主观臆断污蔑建宁郡王臣觉得不可饶恕。”
李隆基出了一口气对着安禄山说道:“安禄山你认罪吗?”
安禄山连忙磕头哭着说道:“臣认罪!但是臣心里有委屈啊!”
李隆基不耐烦的问道:“有什么委屈你说。”
安禄山又抹了抹眼泪说道:“陛下!建宁郡王趁微臣不在长安之时与微臣小妾有染,请至尊为微臣做主。”
众人一听都不说话了,李倓什么德行都知道,如果说李倓设计陷害安禄山没有可能,但是勾搭安禄山小妾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隆基一听脸瞬间又阴了下来道:“倓儿安禄山所说是不是真的?”
李倓立刻辩解道:“回陛下!以前达奚盈盈在胡姬楼时,臣和达奚盈盈确实相好,但是她进了安府以后就没有了来往,肯定是有小人从中污蔑臣。”
李隆基阴沉着脸转向安禄山问道:“建宁郡王说他没有。”
安禄山小眼睛一转说道:“微臣府内主事刘骆谷说臣小妾去过一次景龙观,建宁郡王就住景龙观,想来就是去和建宁郡王幽会的。”
众人一听都直翻白眼,这是什么狗屁道理。要是按照安禄山的逻辑去景龙观的人多了,都是和李倓幽会的吗?
李隆基实在不想再待下去了,起身指着安禄山怒骂道:“吾从未见过你这样愚蠢至极之人!”说完怒气冲冲的转身离开,他实在懒得搭理安禄山这个蠢货了。
李隆基离开后大殿瞬间平静了下来,李亨最先起身走到李倓身边说道:“天天就知道在外面胡闹,有时间看看你母亲别总是让她担心。”
李倓连忙躬身说道:“儿知道了!”
李亨叹了一口气然后扭头走出了大殿。
李亨走后李林甫、李适之、王忠嗣等人先后离开。
李倓看几个大佬离开转身向着高尚走了过来。
高尚看李倓过来连忙低头躬身抱拳说道:“郡王!”
李倓微微一笑拍了拍高尚的肩膀说道:“高参军!本王没想到你是证人!”
高尚躬身一礼说道:“微臣想做一个忠臣,所以不敢欺君!”
李倓微微一笑说道:“好!很好!”
李倓说完转身看向安禄山说道:“李倓虽然纨绔但是却是安帅救命恩人,安帅为何一定要污蔑我呢?”
安禄山起身笑着说道:“建宁郡王说笑了,安禄山哪有胆子污蔑郡王,臣也是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
李倓微微一笑说道:“安帅想脱罪有很多方法,何必把我牵扯进来。”
安禄山说道:“建宁郡王机智过人、宅心仁厚确实救了安禄山一次,既然如此再救安禄山一次又何妨?”
李倓也嘿嘿一笑说道:“安帅既然承认李倓救了安帅两次,安帅想怎么谢我?”
安禄山说道:“我知道建宁郡王喜欢美女!所以微臣给建宁郡王送几个美女如何?”
李倓故作惊叹说道:“安帅此话当真?”
安禄山恻隐一笑说道:“微臣岂敢诓骗建宁郡王。”
李倓说道:“那好啊!”
安禄山眼中闪过一道厉光抱拳说道:“既然如此微臣就先告辞回去给郡王准备美女。”
李倓微微一笑说道:“安帅如果真的有心把达奚盈盈送我如何?”
安禄山紧紧握了握拳头,然后神情一变哈哈一笑说道:“郡王既然喜欢有何不可!”
李倓连忙拱手说道:“安帅真忠臣啊!怨不得陛下会如此喜欢安帅。”
面对李倓如此的威逼,安禄山内心其实早已经翻江倒海,但是现在还不是和李倓起冲突的时候,安禄山说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李倓一听知道安禄山什么意思,但是已经不重要了。
李倓看着低头哈腰离开的安禄山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样是把安禄山算是得罪死了,但是他如果不帮一把达奚盈盈,达奚盈盈可能会不得好死,毕竟是自己利用了达奚盈盈,如果达奚盈盈因此丧命自己良心上过不去这道坎。
安禄山离开后高尚对着李倓抱拳说道:“微臣多谢郡王!”
李倓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理解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做,不过你一定要心里有数。”
高尚没有再说话而是躬身一拜然后慢慢退出大殿。
李倓看了看空旷的兴庆殿,他突然想起安禄山临走时眼中的那一抹厉色,他知道安禄山接下来肯定会给自己找麻烦,只是不知道他会用什么方法给自己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