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道剑宗大殿之上,玄雨便拿着扫帚开始清扫,落叶纷纷扬扬,仿佛世间的碎屑。
玄雨每日坚持清扫着道剑宗的每一处角落,他的心也渐渐地沉静下来。在打扫的过程中,玄雨开始领悟到师兄所说的修行。
玄雨不再将这视为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次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机会。
每一次挥动扫帚,都是对浮躁的摒弃,对宁静的追寻。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玄雨的心境愈发平和。
玄雨发现,通过打扫落叶与卫生,他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周围的细微变化,能够更加清晰地听到鸟儿的欢鸣,感受到清风的轻抚,心也能静下来。
林玄静最近几日仔细观察,发现已经打扫了庭院两月之久的玄雨沉稳内敛,没有了初见时的无知狂妄。说明心性被磨的差不多了,决定传授他道剑宗的无极心法和缠丝拳。
其它功法,在未请示老祖之前,林玄静决定不轻易传授。
“玄雨,这两个月你打扫庭院尽心尽力,身为师兄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你的耐心和毅力足以证明你有资格学习本宗的入门之法......”
“谢谢师兄!”
林玄静微微点头,神色严肃地接着道:“无极心法乃我道剑宗之核心经典,蕴含着天地至理和修行真谛。你需用心研读,反复琢磨,方能领悟其中精髓......”
“而缠丝拳看似轻柔如丝,实则刚柔并济,威力无穷。修炼之时,切记不可心急,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林玄静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递给玄雨。
“这便是无极心法修炼此经,需心无杂念,用心感悟天地之间的灵气流动……”
玄雨接过林玄静递来的无极心法,爱不释手。
“你先回去研读,明日师兄教你缠丝拳法......”
玄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恭恭敬敬地道:“多谢师兄,师弟定当用心研读......”
说完,玄雨小心翼翼地捧着无极心法,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回到房间,玄雨轻轻地将房门关上,迫不及待地坐在桌前,翻开了手中的无极心法。
泛黄的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日之初升,筋力易换......”
他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幕降临,玄雨却浑然不觉,依然沉浸在道经的世界里。窗外的月光洒在他专注的脸庞上,映出年轻坚毅的轮廓,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玄雨的脸上,他一夜未眠,却毫无倦意。
阳光刚照进来,玄雨就早早起身,再次温习了一遍昨夜研读的内容,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师兄来传授缠丝拳法。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玄雨身着一袭素净的练功服,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坚定。
他在院中来回踱步,心中反复回忆着以往所学的基础拳法不知和这缠丝拳有何不同。
不多时,林玄静缓缓踏入院中。他步伐沉稳,身姿挺拔,目光扫过玄雨,微微点头,似是对玄雨的积极态度感到满意。
“玄雨,缠丝拳法乃是我派绝学,其精髓在于以柔克刚,如缠丝般连绵不绝,看似轻柔,实则内蕴千钧之力......”
林玄静声音洪亮,清晰地传入玄雨耳中。
“师兄!我会认真学的!”
“你看好!道剑宗功法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林玄静摆开架势,开始演示。只见他身形如行云流水,拳法舒展自如,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变化。玄雨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套拳法演示完毕,林玄静气息平稳,面色不改。他看向玄雨道:“你来试试。”
“是,师兄!”
玄雨深吸一口气,依样画葫芦地打出刚才所见的招式。然而,动作却显得生硬且破绽百出。
林玄静并未着急批评,而是耐心地指出玄雨的不足之处:“拳法讲究的是心到、眼到、手到,你太过注重招式的模仿,而忽略了内在的劲道与气息的运转......”
“手歪了!”
“腰要发力!”
......
玄雨虚心受教,再次尝试,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起了他内心的斗志。
烈日当空,玄雨的衣衫已被汗水湿透,但他依旧咬牙坚持着。
“缠丝拳法讲究一个拳未至而气先行,所谓的气,要通过无极心法慢慢去感受……”
“是师兄!”
玄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努力去体会那种感觉。
林玄静在一旁默默注视,偶尔出声指导。
终于,在玄雨不知疲倦地练习下,他的拳法渐渐有了一丝熟练之感。
林玄静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今日先熟练招式,但切记,修行之道,永无止境,还需勤加练习......”
玄雨重重地点了点头。
林玄静今日指导玄雨修行,而他自身的修炼功课都还没去做。所以在安排玄雨一番之后,他回到房中打坐修炼起来。
林玄静卡在练气七层已经三个月,迟迟未能突破到练气八层。
......
秦王并非姓秦,而是起始之地在秦郡所以号称秦王。
三王子嬴稷长得也算是玉树临风。
自从上次百里奚带回可以成亲的消息,已经两月有余,这两月之间,秦赵大战烽火连天,局势紧张,嬴稷身为王室贵胄,肩负重任,全身心投入战事之中,无暇顾及儿女情长。
如今,秦赵大战已基本落下帷幕,硝烟渐散,山河渐定。三王子嬴稷终于能腾出时间,前往长风家迎亲。
金秋十月,秋高而气爽。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适宜嫁娶的季节。
临湖城,只要是长风家的佃农,都收到了免租一年的消息,因为今天,长风家二小姐,嫁入三王子府。
虽然现在还是秦王,但是未来可就不一定了,所以长风家高兴,临湖城的百姓也高兴。
今日,阳光灿烂却不炽热,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
三王子嬴稷率领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嬴稷身着华丽的锦袍,腰间束着镶金嵌玉的腰带,更显身姿挺拔,俊朗非凡。
赢稷骑在一匹雪白的骏马上,走在队伍前方。队伍里面有一支支秦王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彰显着王室的威严与荣耀。
其中秦军的百战精骑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身着重甲,手持兵刃,面容冷峻,带着满满的肃杀之气。
然而,在这迎亲的庄重时刻,他们的行动却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展现出极高的纪律性和专业性。
长风家内,长风雪正坐在闺房之中,心中既充满对未来的期待,又夹杂着对家人的不舍,长风云站在妹妹身旁,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快到长风家之时,嬴稷远远便望见长风家主带领众人在门前恭敬等候。
赢稷赶忙翻身下马,快步向前,拱手行礼,温声道:“长风家主,劳您久候,实乃嬴稷之过。”
长风家主连忙回礼,满脸堆笑:“殿下言重了,能得殿下青睐,乃是小女之福,也是我长风家的荣耀。”
嬴稷微微一笑,目光扫过长风家众人,最终定格在一位身披红妆,身姿婀娜、面容娇羞的女子身上,想必那便是长风雪了。
赢稷的眼神中流露出温柔与欣赏,轻声说道:“长风小姐端庄秀丽,蕙质兰心,嬴稷也是倾慕已久。”
而红妆之下,长风雪听闻,双颊绯红,微微低头,心中似有小鹿乱撞。
嬴稷接着道:“此次成亲,虽有所延迟,但我之心意从未改变。大战期间,事务繁忙,未能早日前来,还望长风家主和小姐莫要怪罪……”
长风洪连忙回应:“三殿下为百姓征战,乃是大义之举,我等岂会怪罪。如今战事平息,三殿下能来,便是对小女的最大诚意……”
嬴稷点点头,再次看向长风雪,眼中满是深情对着长风雪道:“今后,我必护雪儿周全,给予她一生的幸福......”
长风雪没有说话,只是在红妆下点了点头。
经过了各种繁琐的迎亲繁冗礼节之后,三王子嬴稷准备带着长风雪离开了长风家。
长风云轻轻握住妹妹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妹妹,此去三王子府,定要照顾好自己。若受了委屈,莫要独自承受,记得告知兄长,哪怕倾尽一切,我也定会护你周全......”
长风雪眼中含泪,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兄长放心,雪儿自会坚强面对......”
嬴稷看向长风云,再次拱手:“长风兄,日后雪儿便是我的家人,我定当好好珍惜……”
长风云微微点头:“世子殿下,还望您言出必行……”
嬴稷郑重承诺:“此乃自然,我必不负所托……”
长长的迎亲队伍走在蜿蜒的道路上,宛如一条绚丽的彩带,彩旗飘扬,乐声悠扬,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氛围。
长风雪坐在装饰华美的轿子里,心情复杂而又充满期待,她轻轻掀起轿帘的一角。
望着逐渐远去越来越小的临湖城,心中涌起一阵离愁别绪。长风家以后怕是也很难再回,那里是她生活了多年的地方,有她熟悉的亲人与回忆。
三王子嬴稷骑在高大的骏马之上,身姿挺拔,英姿飒爽。他不时回头望向花轿,眼中满是关切与温柔。
赢稷深知,从这一刻起,他不仅迎娶了一位美丽妻子,在军事层面上也得到了粮草保证,他也要肩负起给予她幸福和安宁的责任。
“加快步伐,莫让夫人劳累......”
嬴稷高声吩咐道,声音中充满了体贴。
队伍行进的速度略微加快,却依旧保持着整齐有序。
沿途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对这盛大的迎亲场面赞叹不已。
“这三王子真是一表人才,长风家小姐有福了。”
“是啊!是啊!”
“是啊,看这阵仗,想必三王子对长风小姐极为重视。”
有人小声议论着。
听到这些称赞,嬴稷的嘴角微微上扬。他心中明白,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幸福,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合,也是对秦郡未来的一份美好期许。
长风雪在轿中听到这些话语,心中感到一丝温暖。经过一路的奔波,队伍终于临近了秦郡。
城门大开,迎接世子与新妇的归来。嬴稷翻身下马,亲自来到花轿前,伸出手轻柔地说道:“夫人,我们到家了......”
长风雪将手搭在嬴稷的手上,缓缓下轿。她抬头望向眼前的三王子府,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尽自己的所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王妃。
长风雪经过新婚礼节之后,步入三王子府,见到了传说中的秦王和秦王妃。
秦王赢川长着一张国字脸,高大威猛,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敬畏。秦王妃也算是十分贤惠,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的儿媳吧?”
秦王妃率先开口,声音温和亲切。
长风雪微微欠身行礼,轻声应道:“儿媳长风雪,拜见父王、母妃。”
秦王上下打量着长风雪,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说道:“果真是端庄秀丽,不愧是长风家的女儿。”
秦王妃拉过长风雪的手,轻轻拍了拍,说道:“孩子,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有什么不习惯的,尽管与我说......”
长风雪心中一暖,感激地说道:“多谢母妃关怀。”
此时,嬴稷在一旁说道:“父王、母妃,雪儿初来乍到,还请父王母后您二位多多关照!”
秦王大笑道:“放心,本王自会护着儿媳。”
随后,众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秦王妃细心地询问着长风雪的喜好和习惯,长风雪一一作答,气氛融洽和睦......
长风雪嫁入秦王府数月有余,才知道秦赵之战的具体细节......
上一次秦王挟十五郡之势,又吞并了赵王属地的两郡之地,如今赵王手上还有七郡之地可用。这使得秦赵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仿若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长风雪初入王府,虽然顶着王子妃的名声,但是人微言轻,不好过多评述。
这一日,嬴稷与长风雪在庭院中漫步。只不过嬴稷面色凝重,长风看着如此愁容的赢稷问道:“夫君你为何如此愁眉不展?”
听见长风雪的问话,赢稷开口道:“夫人,如今局势危急,父王为这战事日夜操劳......”
长风雪轻轻握住嬴稷的手,说道:“夫君放心,妾身既已嫁入王府,自当与王府同舟共济......”
嬴稷感动地看着她,继续说道:“赵王虽只剩七郡之地,但其必定拼死抵抗,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
长风雪微微点头道:“妾身明白,这不仅是领土之争,更是关乎百姓的安宁和王朝的兴衰......”
看着如此善解人意的长风雪,赢稷继续道:“夫人,今日,父王召集众人商议战事。问我等可有良策,我向父王建议,我秦属地之地,田税由以前的十税三缩减为现在的十税一,缩减二成的税收......”
“如此一来,百姓负担减轻,必定感恩戴德,更加拥护父王的统治......”
“而赵王属地的百姓见我们这边赋税减轻,生活更为宽裕,民心和人心自然会倾向于我们。长此以往,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打击赵王属地的民心和人心......”
长风雪听后,目光中闪过一丝崇拜说道:“夫君所言甚是,此计甚妙,定不失为一条长远的良策......”
听到长风雪一股夸奖的话语,嬴稷也有一点不好意思。
随后接着道:“各地的税收减少,但是我们打仗还是需要钱粮,所以说就想让夫人看能不能想想办法,每年再给我秦王府多凑几千石粮食,这样我更能说服我父王实施我这条计策......”
长风雪听着赢稷的话,沉思片刻后说道:“夫君莫急,妾身倒是有几个想法......”
“其一,我们可以鼓励富商大户捐赠,许以适当的荣誉和特权......”
“其二,精简王府和军中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于购置粮食......”
“其三,我们可在各地之内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向他们预购部分粮食......”
嬴稷听着,眼中渐渐燃起希望之光:“夫人此计甚好,只是这实施起来,恐怕也需费些周折,特别是大户捐赠,这些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不太好办,至于后面的,我看可行......”
长风雪温婉一笑说道:“夫君放心,妾身心中有一计策不知可行不可行,但妾身愿亲力亲为,协助夫君办好筹措钱粮之事,也为这天下尽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