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见赢襄的话,亦是在悲伤中带着一丝喜色,张大仙率先开口道:“赢襄,好久不见!你节哀......”
“襄儿哥你要节哀啊!”
“我们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
长风念看着气氛如此沉重,则笑着朝赵升打趣道。
“还叫襄儿哥呢,现在要叫秦王赢襄了......”
赵升似有所悟连忙摆手,说道:“是!是!是!秦王好......”
“哥哥,别开玩笑。”
“赵升你说啥呢?我们永远是师兄弟......”
一番寒暄过后,气氛轻松愉悦。
然而,很快赢襄神色便肃穆起来,看向灵虎师兄,赢襄拿出了龙凤双生镯,双手郑重地递给灵虎,说道:“灵虎师兄,这是老祖的龙凤双生镯,还请灵虎师兄替我还给老祖......”
听着赢襄的话,灵虎微微动容。
他沉声道:“师弟,你请节哀。这次我遵师父之命,带这些师弟来大秦帝国,就是代表道剑宗来祭拜一下您的父亲母亲......”
灵虎看着赢襄,语气中满是诚恳。
不过看着递过来的龙凤双生镯,还是双手接过,沉声道:“师弟你还是需要节哀......”
“师兄我知道,可是贾家和乾元帝国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赢襄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眶微红,可是心中也满是感动。
周围的众人也都神色凝重,对赢襄的遭遇感同身受。在这庄重的氛围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长风念上前一步,目光投向赢襄,开口问道:“赢襄,姑父姑母何时下葬?”
赢襄听着长风念的话,回应道:“哥哥,舅舅说了,三日之后,便是良辰吉日。让父亲和母亲合葬于大秦帝国皇陵之中。”
“好,那我就在咸阳城暂时等候,等到三日之后,祭拜姑父、姑母......”
“是啊!襄儿哥,我们陪着你!”
......
众人言语之间,满是关怀。
三日之后,整个咸阳王城皆被白色所笼罩,处处白布飘荡,一片肃穆。
大秦帝国各个仙门家族纷纷派人前来,以表对大秦帝国敬重。玄雨、长风云、百里溪、灵虎等人站在前方,神色平静中也带着哀伤。
赢襄则在皇陵之中的高台之上,怀着沉痛的心情进行祭拜。他的身影在白色的布幔中显得格外孤寂,却又充满了坚定。
周围的气氛庄严肃穆,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深深的悲痛,他们默默地为逝者祈祷,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息。
只见赢襄太荒之力运转大声喊道:“昔日乾坤朗朗,日月昭昭,我大秦帝国曾沐浴在父王赢稷与母妃长风雪的仁德之光下,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父王赢稷,智勇双全,心怀天下,登临王位以来,励精图治,力求大秦帝国国泰民安,母妃长风雪,温婉贤淑,慈悲为怀,与父王并肩,共筑大秦盛世之梦......”
“二人携手,一心为国为民,减少税赋,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设立军功,激励将士,保家卫国,使我大秦帝国边疆稳固,威震四方......”
“然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竟有奸佞之徒,贾家之鼠辈,心怀不轨,狼子野心,欲颠覆我大秦帝国之基业......”
“此等贼子,不仅暗中勾结外敌,更对我父王与母妃痛下杀手,致使父王与母妃死于非命,壮志未酬,英魂早逝,实乃我大秦帝国之大不幸,百姓之痛彻心扉!”
“父王与母妃之逝,如日中天之陨,月满星稀之缺,天地同悲,万民共泣。二人之德,泽被后世,其志未竟,吾辈当承......”
“我赢襄誓死扞卫父王与母妃之遗志,铲除奸佞,恢复我大秦帝国之清明。吾等当铭记大王与王妃之恩德,砥砺前行,共创盛世......”
“愿父王与母妃在天之灵,佑我大秦,护我百姓,万世太平!”
“凡我大秦子民,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誓将贾家乾元帝国等奸佞之辈,斩草除根,以慰父王与母妃在天之灵!天地神明,共鉴之!”
赢襄那饱含悲痛的喊叫声与祭拜之声,在体内太荒之力的加成之下,爆发出惊人的声量。
这声音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在整个祭场中回荡,震得人们耳膜生疼。那强大的声浪甚至传至整个咸阳城,每一个角落都能清晰地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声响。
“大王节哀!”
“先王赢稷真是贤王啊!”
……
仿佛整个咸阳城都在为逝者默哀,沉浸在这无尽的悲痛之中。赢襄的声音,既是对逝去亲人的深切缅怀,也是一种对愤怒的宣泄。
正在赢襄发表那感人肺腑、一心祈愿让父母安息的话语之时。
一名官员神色慌乱,脚步踉跄地朝着这边跑来。他的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眼神中透着无尽的焦急。
还未等靠近,那官员便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大王,兵部急报!”
这一嗓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原本沉浸在哀伤氛围中的众人皆是一愣。
那官员急喘了几口气,紧接着喊道:“刚才通过道剑宗通讯灵宝传来消息,乾元帝国兵分四路全面入侵!”
“什么!”
“这可怎么办啊!”
“乾元帝国还敢来!”
……
此消息一出,仿若晴天霹雳在这祭场上空炸响,瞬间将那肃穆哀伤的氛围击得粉碎。
一些官员的脸色刹那间变得煞白,眼中满是惊恐与担忧,一股强烈的不安如潮水般在众人心中涌起。
赢襄原本满是悲痛与虔诚的面容瞬间变得冷峻无比,他眉头紧锁,眼中更是闪过一抹狠辣之色。
此刻,赢襄心中的哀伤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强行压制,身为大秦帝国的大王,他深知自己必须立刻振作起来,应对这关乎帝国存亡的危机局势。
赢襄站在高处,目光沉痛而坚毅地看着下面的众人,年轻语气沉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先安葬我父王和母后,再通知下去,让咸阳城中的所有官员武将,皆来咸阳城广场集合......”
赢襄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众人的心间。
“是!”
官员们彼此对视一眼,立刻领命而去,着手准备葬礼相关事宜以及通知武将们前往广场集合。
赢襄在安排完父母下葬这些事宜之后,官员们恭敬退下。赢襄则转身前往咸阳城的广场之中。
此时,这里就只有山河剑阁、道剑宗和修行家族宗门之人。
五小只连忙上前,神色关切地问道:“赢襄,需不需要我们来帮助你?”
“襄儿哥!”
......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真诚。
赢襄看着眼前的几人和这些师兄师弟们,眼神平静,脊背挺直,缓缓说道:“不用,我赢襄顶天立地,可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赢襄的话语掷地有声,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和刚强。
在这危机时刻,赢襄展现出了身为王者的风范和担当。
咸阳城的广场之上,风呼啸而过,带着浓烈的肃杀之气。
每一阵风拂过,人群过处便扬起轻轻的烟尘,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乾元帝国的入侵,像一股无形的压力悄然笼罩着整个广场,让人感到沉重而压抑。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与不安,他们知道,一场大战或许即将来临,而这个广场,将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之地。
随着赢襄缓缓地走上广场中央,周围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快看,道剑宗的弟子。”
“快看,那是山河剑阁。”
“那是我们大秦帝国新的大王赢襄。”
“应该是有什么大事了!”
......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赢襄神色肃穆,一步步走向广场的高处。
他微微闭上眼睛,太荒之力在体内运转,一股强大的气息逐渐散发开来。
随后,赢襄猛地睁开眼睛,大声喊道:“别人要来打你,你们要不要还手?”
下面的不少百姓听着赢襄的话也是愣住,过了一会才有淅淅沥沥的声音喊道:“要还手!”
看着下面的百姓,赢襄接着大声道:“我父亲曾言,止戈为武!”
“大秦帝国的子民们,如今乾元帝国来犯,国家危在旦夕。但我们大秦帝国绝不畏惧,我们将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保卫我们自己的家园......”
“我们大秦帝国不是生而贫困,而是富裕无比,现在乾元帝国看不得我们过好日子。想让我们成为下等人,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力量是强大的!”
“我父王母妃尸骨未寒,乾元帝国就撕毁盟约......”
“我幼年时,道剑宗老祖曾问我,你知道你自己的结局你还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吗?我的回答是人定胜天......”
“出生寒微,更要有鸿鹄之志!”
“子民们你们要记住,不是你摔倒就会有人扶你,不是你困难就会有人帮助你,路要自己走,苦要自己吃。所以我们大秦帝国的路要我们自己走,既然那乾元帝国撕毁盟约,那这渭水之盟,不要也罢!北伐!北伐!”
……
赢襄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在广场上回荡,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众人听着赢襄的呼喊,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他们纷纷握紧拳头,眼神中充满了战意。
“大王,万岁!我们要北伐……”
“大秦帝国,万岁!”
“大秦帝国,绝不为奴!”
“为大秦先王,王妃报仇!”
......
人群之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络绎不绝。有激昂的呼喊声,表达着对自己对大秦帝国的忠诚。
赢襄看着眼前情绪激昂的众人,心中不禁想到:这就是老祖所说的士气可用吗?随后,思绪又飘向老祖曾经像父王舅舅提及的四人。
赢襄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岳鹏举!”
“臣在!”
一声洪亮的回应在广场上响起。
“我现在命你为征北左路元帅,去领兵抗击乾元帝国!”
赢襄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充满了对岳鹏举的信任与期望。
岳鹏举单膝跪地,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斗志:“臣定不辱使命,为大秦帝国而战!”
赢襄接着道:“韩安信!”
“臣在。”
一道更加自信的声音在广场上响起,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瞬间传遍整个广场。
赢襄接着说道:“我现在命你为征北右路元帅,领兵抗击乾元帝国。”
韩安信单膝跪地,眼中战意弥漫,如燃烧的烈火一般炽热。
“臣定不辱使命,为大秦帝国荡平乾元。”
韩安信的话语中充满了决绝与果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勇气。
赢襄接着喊道:“薛仁贵!”“钟离昧!”
“臣在!”
“臣在!”
两声回应响彻广场。
薛仁贵和钟离昧站了出来,两人身姿挺拔,眼神肃杀之色,他们身上散发着军人的刚毅之气。
赢襄虎视鹰顾般看着薛仁贵和钟离昧两人,霸气说道:“本王要御驾亲征,你们二人为我中路的左右先锋,随本王踏平乾元敌寇......”
“是,大王。”
二人齐声应道。
这时,百里奚眉头紧皱,上前一步看着赢襄小声说道:“大王不可。”
赢襄眉头一挑,望向百里奚和一旁神色凝重的玄雨。
只听百里奚继续道:“大王,您乃大秦之根本,御驾亲征太过凶险......”
赢襄却大笑起来:“百里丞相,无需多言。有你和国师在,定能照顾好大秦帝国。此次出征,本王势在必行,定要让敌人知道我大秦的威严不可侵犯!”
说罢,一股雄浑自信的气势从赢襄身上爆发而出。
“赢襄你考虑清楚了?”
看着如此自信的赢襄,玄雨开口问道。
“国师,我意已决,我父母尸骨未寒,乾元帝国却又要烽烟再起......”
“道剑宗和我大秦帝国都奉行以人为本,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安能让烽烟在我大秦帝国内弥漫......”
“老祖也曾经问过我,什么叫一念救苍生,现在我用我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什么叫做一念救苍生......”
“这也是我赢襄在道剑宗修行人间道自己的领悟......”
玄雨静静地站在那里沉默不语,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因他的凝重而变得滞重起来。他看着赢襄那眼中燃烧着的是肯定与自信交织的火焰。
半晌,玄雨缓缓开口道:“赢襄,既然你已做决定,那于公,我身为国师,自当支持你的决定。国之安稳,百姓之福祉,或许就在此一举,我不能因一己之私而阻拦......”
“于私,我是你的舅舅,你父母之仇,我亦痛心疾首。我看着你长大,知晓你的坚韧与决心,希望你此次能得偿所愿,为他们报仇......”
赢襄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谢谢国师……”
言罢,两人周围似有风云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