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些和我不谋而合呀,看来我们合作真是天赐良机。”王志明笑呵呵的说道。
本来他对他们之间的合作还有些信心不足,毕竟互相不了解。柳桥对利润的分配还霸道至极,跟他合作,无疑是白捡,结果却毫不客气的分他三成利。
这两天出去联系设备,跟朋友提起这事,被笑话的毫不留情。都觉得他脑子有泡,才会答应这种无厘头的要求,跟这样的人合作。
搞得他也相当郁闷,但是白纸黑字签下来,他也十分看好豆腐厂,但奈何被截胡了!
柳桥之所以提这么苛刻的条件,可能压根就不想和他合作,故意这样让他知难而退。
他向来做事有主见,独具一格,朋友好的建议他会采纳,但是他决定的事,也会坚持做下去,因此怀疑的种子被强制压下,该做的工作也丝毫不怠慢。
现如今柳桥对招聘给出的建议更是让他对自己的决定深信不疑。
“是吗?我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难免有漏洞。
刚才我说的那些一条一条都写清楚了,你再看看,有要补充说明的就加上去。
能来上班的人可能大部分都不识字,招聘过程简单了解一下。
然后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每一项都详细解读,大家不明白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及时解释,或者做出调整。”柳桥把纸笔递过去。
王志明接过,目之所及皆是震惊。映入眼帘的字迹娟秀又不失大方,行云流水中透着洒脱,着实被惊艳到了。
再看内容,两页纸写的整整齐齐,表达、条理都清晰明了,无可挑剔,简直就是满分!
“王老板,你看还有哪些没考虑到的吗?要是没有我们就开始招聘吧。
王老板?
王老板???”陆陆续续已经有人来了,都在一旁等着,柳桥也不想耽误大家太久,干脆利落的定下来,互相也都安心。
关键时刻王老板在神游?
“哦,哦。很好,非常好,非常全面,无可挑剔!
那我们就开始吧。”
反复看了好几遍,王志明被这漂亮的无以复加的字迹吸引的忘乎所以。以至于柳桥叫了他好几遍,他才回神!
“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报上姓名,年龄,还有家庭住址,这些我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柳桥招呼到场的人上前排队。
可能因为之前豆腐厂连年亏损,工资都发不出来的缘故,前来应聘的人并不多,都穿着普通,大部分有点胆小、怯懦,足以说明来的人家境不富裕。
这样的场合大部分人都会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显得更体面。但是家境好点的估计不愿吃这苦,更怕发不出工资。
刚好也正中柳桥心意,她本意就想招一些家庭贫苦的人,这样的人没什么花花肠子,而且吃苦耐劳。
一心就想挣钱,也好管理,上一世的她就是这样的人。
勤勤恳恳,不怕苦不怕累,还怕一不小心被老板辞退,所以干起活来拼尽全力,根本不敢偷奸耍滑。
只有那些家境稍好的,才敢溜须拍马,投机取巧。正好队伍里就有一个这样的,碰上柳桥,倒霉是必须的。
来的人什么情况,柳桥再清楚不过了,上一世一起干活那么久,了解的底掉,谁怎么样,什么人品,虽然她不八卦,但是毫不影响她听别人八卦!
用谁不用谁她心里清楚得很!
“田婶子,我看你干活干净利落,就负责打扫豆腐厂的卫生吧,也包括机器的清洁保养,还有做豆腐那些模具的清洗等等。
工作量不小,你一个人指定忙不过来,我再找个人和你一起做。”排在第一的就是田婶子,柳桥把她的工作内容介绍了一下。
“好,好,听你的,你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干。”田婶子激动不已,从此她也是有工作,领工资的人了。
“那行,你先坐旁边等一下,等人定完了,统一说一下工资待遇等等。”柳桥示意田婶在旁边等候。
“我是李宝根,这个是王满囤,我俩以前都在豆腐厂上班,是豆腐厂的老人,主要就是做豆腐,那手艺没的说呀。”
排在第二、第三的是他们,听到豆腐厂重新开业的消息,他们比谁都激动。
大半辈子都奉献在了这里,虽然后来开不出工资,被迫关门,但是老一辈更看重感情,也刚好有这门手艺在。
“李师傅,王师傅,名字我记下了,你们多大年龄了?”柳桥在本上一边写一边问。
“呃,呃,五十出头吧。”李宝根含糊的说着,王满囤眼神躲闪,不敢看两位老板。
在农村劳动力过剩,像他们这么大年纪的,大部分都是在地里侍弄庄稼,能出来挣钱的极少。
因为面相老,给人感觉得有六十多岁,腿脚眼神各方面都不及年轻人,愿意雇佣的人就更少。
旁边的王志明看着两人的面貌,就估摸着得有六十多岁,感觉他们撒谎了。
这样的老人他会用,但是工资会压低。农村的老人他还是很了解的,干活踏实,能吃苦,但是不好找工作,给点钱就愿意干,这样成本减小不少。
但是他没吭声,想看看柳桥怎么决定。
“不用担心,你们有这手艺我肯定会用。
后面豆腐厂主要靠机器生产,但是技术也至关重要,机器也是由人来操作的。
再说中间各种原料的配比,老师傅比我们清楚多了。
对于机器操作不会的可以让年轻人干,但是做豆腐的过程你们重点把关。”柳桥先打消他们的顾虑,说起他们擅长的点。
“那就好,就怕两位老板嫌弃我们年龄大。我五十三岁,满囤比我大两岁,五十五岁。
我们两家是一个村的,住的离镇上不远,走路大概二十多分钟。以前也是结伴上下班。”李宝根稍稍放下心,说了实话。
“这样也好,路上有个照应。
只要你们好好干,工资比原来的高,和年轻的男工一样,一个月五十块。
而且只要你们勤勤恳恳工作,我会一直用你们,直到六十五岁退休。
当然等你们到了六十岁,会慢慢减少平时的工作量,也不必担心干不动硬撑着。
六十五岁退休以后,根据豆腐厂的效益每个月还会给你们发放养老金,坐在家里就可以有一份收益。
你们默默奉献自己,未来的豆腐厂也会记得你们的付出。”
李宝根和刘满囤嘴唇颤抖,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管真假,刚听柳桥一本正经的说道,他们就感动不已,眼里泛着泪花。
他们在豆腐厂几十年了,最好的时候就发三十多块钱,如今一个月要领五十块钱的工资,两个月就是一百,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他们想都不敢想,退休以后还有钱拿,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