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就把大阿哥夫妻叫过去了。
“你们听说恭亲王府添长孙的事情了吗?”
大福晋不知道惠妃为什么提到这个话了,只以为是惠妃不放心她和这些王府的来往,担心她在这些事情上没有处理好,所以才想要关心几句。
她就赶紧说道:“额娘放心,儿媳已经派人送过贺礼了!”
“你这孩子做事稳重,我又不是不知道,哪里会担心这些?”,惠妃目的并不是这个,因此在夸过大福晋以后,就又说道:“只是你就没有想到别的?”
大福晋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惠妃打的都是些什么哑谜,却又不好直接开口问。
婆媳关系,不管惠妃看起来多和善,真正相处的时候,大福晋也不可能就无所顾忌了。
大阿哥就没有这些顾忌了,直接就不耐烦的说道:“额娘,你究竟想说什么,直接说就是?在我们面前,还故弄玄虚干什么?”
听到这个话,惠妃不由得都有些生气了。
尽管说孩子都是自家好,但是有时候她看着大阿哥,还真有些嫌弃这孩子不够聪明。
明明她也是聪明人,万岁爷就更不用说了,怎么这孩子脑子里面就缺根筋一样?
很多时候,说话、做事都不过脑子。
就像上一次,和噶尔丹打仗的时候,明明万岁爷就是想给这孩子一个功劳,以便好封爵。
毕竟大清立国以来的规矩都是这样,皇子封爵看功劳大小来决定爵位高低。
功劳多的皇子,得封王爵 ,甚至是铁帽子王都不是不可能。
要是功劳不高的人,说不定连个贝勒、贝子都捞不上。
当初太祖、太宗的那些皇子,尽管有被封亲王、铁帽子王的 , 只是被封国公,甚至还要低一等的镇国将军都有。
那些封亲王、铁帽子王的皇子,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要是没有什么功劳的皇子,能封个国公,都是运气好了。
后面世祖爷的几个皇子,也就是万岁爷的几个兄弟,虽然说都是封了亲王,那是因为一共也没有几个人。
世祖爷就留下了这几个皇子,万岁爷就这两个亲兄弟了,爵位高一些也就高一些。
现在万岁爷膝下的皇子,都排到十五阿哥了,后面还不知道得添多少,这么多的皇子,还能个个都册封亲王啊?
就算万岁爷愿意,朝堂上那些大臣也不会愿意啊!
这么多的亲王,该分得的名下佐领,还有俸禄那些都是一个天大的数字了。
不过惠妃原本倒是并不为大阿哥操心,皇长子肯定和后面那些小阿哥不同,想也知道康熙帝不会让自己长子在爵位上吃亏。
可能后面那些皇子在爵位上面要吃些亏,皇长子不至于都要受委屈。
果不其然,大阿哥才刚长大成人,康熙帝就为大阿哥安排了,让他跟在裕亲王福全身边,在跟噶尔丹打仗的时候上战场。
这个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康熙帝在为大阿哥的封爵做铺垫。
有那么多有领兵经验的将军,大阿哥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想也知道不可能真在其中起多大的作用。
明明就是白得的功劳,只要这孩子不惹事,就算什么都不做,最后算功劳的时候,肯定也不会把他忘了。
可是最后这个孩子呢?自作主张,完全不听裕亲王福全的话,又上折子告状,还得让万岁爷去收拾烂摊子。
最后就算万岁爷偏心,在后面论功行赏的时候,又把责任推到裕亲王福全身上了,处罚的是裕亲王福全,可是也不好再赏他。
这个孩子犯傻,都自己上折子回来了,究竟是怎么回事,朝堂上谁不明白?
就算万岁爷,都不好完全罔顾事实,继续按照一开始的打算册封他。
要说经过这些事情,这个孩子能长一些记性也算好!
却还是没长什么记性,说话、做事脱离不了鲁莽。
要不是她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孩子活下来,这个孩子又好运气的占了长子的身份,惠妃都有些不想管了。
但是只有这一个孩子,这一个孩子也不是一点儿优势都没有,惠妃心里面又有野心,就不能不管了 。
就算被大阿哥的样子弄得有些生气,惠妃还是耐心教导道:“你这孩子急什么,性子就不能稳重一些?你看看太子,就从来不像你这样子,你皇阿玛也更喜欢太子那个样子。”
大阿哥听了这话,心里面就更加不悦,嘟囔着:“额娘,明明就是皇阿玛偏心,太子干什么都是好的,跟儿子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关系。”
惠妃见到大阿哥还不听劝,不由得捂住胸口生气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就算你皇阿玛偏心,那其他人呢?大家都说你鲁莽,也就有两分力气,太子却是聪明、文武双全,也是偏心?”
大阿哥继续嘟囔:“你都说那是太子了,太子干什么,不是被人夸?哪里是老二真那么好,我要是太子的话,还不是人人都夸。”
“你…………”,惠妃听到大阿哥这样说,手指着大阿哥,简直都被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大福晋见状,赶紧拉了拉大阿哥的衣袖,“爷,别惹额娘生气。”
大阿哥看到惠妃被气成这个样子,也不敢再叛逆了,“额娘,是儿子不会说话,你快别生气了,有什么吩咐,直接跟儿子说就是了。”
看到大阿哥这个样子,惠妃缓了口气,不管怎么样,好歹这孩子还算孝顺。
而且想着大阿哥一直都是这个性子,她也不是没想过要教,但是就是没有办法让大阿哥改过来。
知道在这些事情上再生气也没有用,惠妃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说,索性也暂时放弃在这些事情上的纠缠了。
而是直接说自己的目的:“我提起恭亲王府添长孙,是想让你们学学人家。如今恭亲王府得长孙,太后和万岁爷都是这么高兴,要是万岁爷得长孙了,你们说说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