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梅脸色有些难看,却还是强撑着。
“是!我是支持雅楠读书,当初也支持你读书,可是家里面辛辛苦苦把你们供出来有什么用?你才工作就结婚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里面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沾着。”
“还有雅楠也是 ,说是在学校里面谈了个男朋友,毕业都不愿意分到老家了,要去那个男人那边,家里面难道靠得上?你二嫂提起来就是气的不行,都是白养了。”
“累死累活的把人供出来,一工作能挣钱就成别人家的了,我都吃了两次亏了,现在不愿意再吃这个亏怎么了?反正女儿养得再好,也是便宜别人家了,还费这个功夫干什么?”
“不读书留在家里面,好歹还能帮家里面做点活,也算是有点儿用处!送去读书了,简直就是便宜别人家,花钱的时候在自家,挣钱的时候就成别人家的了。”
“大嫂,你怎么能这样说?”,墨长月没有想到自家大嫂坚持不让女儿去复读,还有自己的原因,“你以前不都说女孩子也应该多读些书,长些见识?就算读不出个什么来,好歹学到的东西还是自己的。现在怎么变得这样势力?”
陆小梅既然敢做,自然也不怕说。
“我就势力又怎么了?雅琪是我闺女,她读不读书,我做主,你一个已经出嫁的小姑子,管得了吗?既然你不是诚心回来看我和你大哥他们,也就别在我家待了,赶紧给我走。”
说完这个话之后,陆小梅就要轰墨长月离开。
墨长月再好的性子,被陆小梅这样对待,也待不下去了。
“行、行、行,我不管这个事情,等到真把孩子的一辈子耽搁了,母女离心的时候,你可别后悔。”
说完这个话之后,墨长月就怒气冲冲的要离开。
正巧碰上墨家大部队从地里面回来。
墨家的条件虽然不错,毕竟是在村子里面,也不可能不做事。
平日里面,都是陆小梅操持家里面的事情,其他人下地干活。
尤其是在今年分田到户,自家的田地自家负责,不像以前那样吃大锅饭,大家一起干活算工分以后,就算是上学的这些孩子,平时里放学还有放假的时候,也会下地搭把手。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白天除了在家里面操持家务的陆小梅,以及正因为不能复读在闹脾气的茉雅奇以外,家里面都没有其他人。
不过现在天色已经晚了,一群人也从地里面回来了。
墨长柱打头,看着怒气冲冲的要离开的妹妹,就招呼道:“长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都这个时候了,怎么又要走?在家里面住一晚上,明天早上再走吧?”
墨长月余怒未消 ,脚上并没有停留,只是气冲冲的说了一句。
“什么家里面?陆小梅都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已经出嫁了,就不是家里面的人,要赶我走呢!”
墨长柱想要拉人,却没有拉住,只能看着妹妹怒气冲冲的离开。
他还是不放心,就对着弟弟墨长根说道:“都这个时候了,长月一个人回去,我不放心,你跟着去送送。”
墨长根答应了,赶紧就跟在后面去追妹妹墨长月了。
墨长柱这才继续往家走,一进家门,就开口问道:“我在路上碰到长月了,你们姑嫂这是闹什么呢?”
这个时候 ,墨长柱也看到在屋子里面的茉雅奇了 ,嘴里面的话一下子就停下来了。
他现在也明白妹妹和媳妇是怎么闹起来了,妹妹一向疼爱女儿,肯定是因为女儿复读的事情。
可是女儿的事情…………
唉!
对着女儿,墨长柱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干脆就沉默下来了。
陆小梅明显不高兴,墨长柱也沉默起来,在这个气氛下,其他人就更不怎么敢说话了。
小孩子也是会看脸色,更何况墨家这些孩子,就算最小的墨雅丽也有十一岁了,算不上小。
一家人只是沉默的用了晚饭。
茉雅奇没有再绝食,很明显绝食没有用处。
其实这种用伤害自己来威胁其他人的做法,只能在其他人在乎自己的情况下才能达成。
她也只是沉默的吃过晚饭,按照原主平时闹脾气的样子,把碗筷一推,就回自己的屋子里了。
既然差不多已经确定墨家是打算墨老二用妹妹的录取通知书去上学,她只要找到录取通知书这些就行了。
现在再用复不复读这些事情和墨长柱、陆小梅夫妻两人争吵,同样没有什么用处。
不过跟墨家气氛不好,却也只是沉默不同,金家的饭桌上面,就很闹热了。
金家的情况不如墨家,就算只是一个小山村,两家的情况也算是云泥之别。
墨家在这个小山村是难得的体面人家,墨长柱是村长,也算是有地位 ,家里面也还算有钱,所以几个孩子都养大了,并且都还供着读书了。
金家就不一样了,金家十分穷,在旧社会的时候穷,在新社会的时候也依旧穷。
人越穷,事也越多,金家夫妻两个生的孩子倒是不少,最终养活的却只有金保成一个。
当然,这个事情也正常,人只要有钱,很多事情都能解决。
没钱的话,孩子别说生病就只能硬挨了,平时想要吃饱都不容易。
吃不饱、穿不暖本来就容易生病,生病又没钱去看病,只能硬挺着,又有几个孩子能够挺过去?
这种情况下,想要把孩子养大也困难,夭折的自然多。
金家前面好几个孩子都没有养住,最后金保成能够养住,也是因为金保成和他双胞胎哥哥出生的时候,金家老两口正在大户人家做佣人。
大户人家的佣人,那也比穷人家的日子过得要好多了,至少在吃喝上面,绝对不会亏嘴。
而且在那个年代还能用佣人的人家,就算对外说是亲戚来家里帮衬,那也绝对不会是小门小户,就更不可能缺人吃喝了。
后面运动开始了,这一户大户人家虽然提前得到消息出国了,却不可能把金家夫妻也带出国,金家夫妻带着孩子就又回家了。
但是毕竟孩子大了好养活,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容易夭折了,就这样一对双胞胎儿子后面都还夭折了一个,只养活了金保成一个。
因为生了一大堆孩子,就活了这一个,虽然家里面穷,倒是也供孩子读书了 。
毕竟也是独苗,金家老两口又是在大户人家混过的,知道读书还是有好处。
刚好前面那几年,在乡下又是大家一起干活,年底的时候算工分分钱和粮食。
这种集体模式,倒是让金家的情况好上不少,又只有一个孩子负担轻,也供得起。
不过正因为这样,胤礽倒是想不通金家老两口为什么会做出卖金保成录取通知书的事情了。
墨家的事情,尽管说对女儿不公平。
但是看重儿子多过女儿,为了儿子的前途,牺牲女儿的前途,这种事情并不算少见,也不会让人太意外。
但是家中独子的录取通知书都要卖了,就让人有些想不通了。
就算不论感情,出生在皇家,胤礽也知道,在利益的牵扯下,有时候感情还真算不上什么。
可是只看利益,金家老两口的选择,也明显不是什么好选择。
只看金家老两口愿意送儿子去读书,也知道老两口并不是没见识,不知道读书重要的糊涂人。
尤其是现在读大学也不要钱 ,不但不要学费,生活还有补贴,基本上都不用家里管了。
明明只要等金保成读完大学,分配好工作,家里面的情况就会完全好转。
这几年,也不用家里面操心,什么东西学校都包了。
现在把录取通知书卖了,就算能得一笔钱,那也是杀鸡取卵,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一笔钱,和金保成读完书以后,分配工作得到的收益,完全不能比。
为什么金家老两口连这几年都等不了,非要把金保成的录取通知书给卖了?
胤礽还想着这些呢!不明白金家老两口是个什么想法。
金家老两口因为儿子不小心听到这个事情,气不过投河自杀,一时间吓到了,没敢再提这个事情。
现在似乎看儿子情绪没有那么激动,父亲金有财又小心翼翼的开口了。
“保成,我和你妈的话 ,你都听到了,我也就不瞒你了,我和你妈是想要把你的录取通知书卖了,可是这也是迫不得已,你也知道家里面的情况,你妈身体不好,根本就下不了地,我也老了,做不了多少事。”
“原本算工分的时候还好,我和你妈做不了重活,那些轻松的活也能做一些,每天也能挣些工分,反正我们家人少,没有什么拖累,日子也能过。现在分田到户,又是各家管各家的地了 ,以我和你妈的情况,要是没有你在家,可怎么活?”
“我和你妈也知道这样把你留在家里面,是对不住你,可是我们家的情况就这样,又能怎么办?既然你要留在家里面,录取通知书也没用了,还不如去卖点儿钱,给家里面盖个好房子,你后面也好说媳妇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