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崔家大门口,不远处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只见几个小孩子正围在一堆,兴致勃勃地放炮儿呢。
他们脸蛋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眼睛却亮闪闪的,紧紧盯着手中的鞭炮,满是兴奋与期待。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点燃鞭炮,然后迅速捂住耳朵,转身就跑;有的孩子则大胆地拿着鞭炮,在空中挥舞,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孩子们玩得正起劲儿,眼角余光瞥见迎面走来几个人,纷纷好奇地抬起头来张望。起初,他们只是疑惑地打量着,当看清来人是江思年和江母时,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其中一个小男孩,正是小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那光芒仿佛能照亮整个冬日。他兴奋地跳着脚大喊:“二姑姑,思年哥哥!是你们回来啦!”边喊边扔下手中还在滋滋冒着火星的鞭炮,也顾不上危险,朝着江思年和江母飞奔而来。
其他孩子见状,也跟着围拢过来,脸上满是好奇与兴奋。他们打量着江思年和江母,眼神里透着亲近与欢喜。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对这两位从城里回来的亲人充满了好奇。
“二姑姑,你们可算回来了,我们都盼好久啦!”小诺跑到近前,一把拉住江母的手,撒娇似的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软糯和亲昵。
江母笑着摸了摸小诺的头,眼中满是慈爱:“小诺,又长高啦!”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温暖而柔和。
“嘿嘿。”小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紧接着,小诺扯着嗓子大喊:“爷,奶,爸,妈!我二姑姑和我思年哥哥来了!”那声音清脆响亮,仿佛要让整个村子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屋里的人听到小诺扯着嗓子的呼喊,瞬间热闹起来。先是崔老太太,她正坐在炕头,手里忙着整理过年的新衣服。听到二女儿来了,脸上的皱纹都因笑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哎呀,我闺女可算回来啦!”她激动地说着,手脚麻利地从炕上下来,鞋子都差点穿反了。
崔老爷子本来在堂屋悠闲地喝着茶,享受着午后的宁静。听到二女儿来了,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快步朝着门口走去。一边走一边赶忙说着:“快进来,外面冷。”
江母快步上前,拉住二老的手,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眼眶也微微湿润了:“爸,妈,我回来了。”
江思年则跟在后面,笑着喊道:“外公,外婆,新年好!”那笑容阳光灿烂,充满了朝气。
随后,舅舅舅妈也从屋里迎了出来,大家互相寒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二姐。”舅舅笑着打招呼,声音里满是亲切。
“二姐。”舅妈也热情地附和着,眼神里透着欢喜。
“舅舅,舅妈好。”江思年礼貌地回应着,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
“嗯,快进屋坐。”舅舅点点头,热情地招呼着。
“小诺,给你二姑姑和你思年哥哥打招呼了没。”舅妈看着小诺,笑着问道。
“打过啦,我第一个就看到他们啦!”小诺自豪地说道。
“快把东西放下,累坏了吧。”舅妈满脸笑意,热情地快步上前,稳稳地接过江思年手里沉甸甸的礼品,那关切的眼神仿佛在说千万别累着自家孩子。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接过的不是礼物,而是一份珍贵的情谊。
这时,一直在一旁默默打量江思年的崔老爷子,缓缓站起身,迈着稳健的步伐朝江思年走来。他的眼神中满是欣慰,上下打量着江思年,目光里透着慈爱与自豪,感叹道:“思年啊,都长成大小伙子了!村里的人可都在传,说你上电视了!”那语气,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家外孙的了不起,脸上的笑容里藏不住的骄傲。
江思年听了,脸上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嘴角挂着谦逊的笑容,轻声说道:“外公,也不是啥大事。我年前拍了部剧,没想到还真有点反响。”
崔老爷子来了兴致,拉着江思年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紧紧地盯着他,那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问道:“拍剧?这可真是新鲜事儿!快跟外公讲讲,拍剧到底是咋回事儿?你在里头演的啥角色?”
江思年耐心地解释道:“外公,拍剧就是一群人按照剧本,把故事演出来,再通过镜头记录下来。我这次演的是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他怀揣梦想,在大城市里摸爬滚打,经历了很多挫折,也收获了成长。就像您年轻时候在村里努力打拼,从啥都不懂的小伙子,变成大家都敬重的长辈,道理是一样的。”
崔老爷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瞪得大大的,不住地点头,时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又接着问:“那这拍剧累不累啊?听说拍戏经常要熬夜,你能吃得消不?”
江思年笑着说:“累肯定是累的,有时候一拍就是好几个通宵。大冬天的,穿着单薄的戏服在寒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手脚都冻僵了。不过我年轻,能扛得住。而且我特别喜欢这份工作,每次投入到角色里,就不觉得累了,就想着一定要把角色演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崔老爷子心疼地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喜欢就好,只要你开心,外公就放心了。对了,思年,你干这行,收入咋样啊?在外面一个人,可别亏待了自己。”
江思年想了想,认真地回答:“外公,收入还算不错。刚入行的时候确实不多,但随着经验的积累,也慢慢好起来了。我在外面生活开销也不大,平时除了吃饭、租房,也没什么别的大花销。而且我还能存下一些钱,以后给您和外婆买好东西。”
崔老爷子欣慰地笑了:“好,好,好,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