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宇凯旋回朝,京城一片欢腾,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大街小巷,对这位力挽狂澜、击退突厥的英雄将军满怀敬意与感激。皇帝在宫中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朝堂之上一片喜气洋洋。然而,这表面的热闹之下,暗潮却悄然涌动。
庆功宴上,皇帝端起酒杯,满脸欣慰地说道:“萧将军此次出征,大获全胜,保我边疆安宁,实乃我朝之栋梁,朕心甚慰。今日,朕要重重赏赐你。”萧宇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陛下,此乃将士们奋勇杀敌之功,臣不敢居功自傲。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皆是臣分内之事。”
众人纷纷举杯,向萧宇和将士们祝贺。孙权坐在一旁,脸上虽带着微笑,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愤。尽管他在之前的争斗中接连失利,但心中的不甘愈发强烈,他深知,只要萧宇在朝堂一日,他就难以再次掌控大权。
宴会结束后,孙权回到宰相府,与几个心腹幕僚密会。“萧宇这小子,如今风头无两,在朝中的威望甚至盖过了陛下,长此以往,我们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孙权阴沉着脸,咬牙切齿地说道。一个幕僚小心翼翼地说:“宰相,如今萧宇正得宠,我们贸然行动恐怕难以成功。不如先隐忍下来,等待时机。”孙权冷哼一声:“隐忍?等到什么时候?他现在手握军权,又深得民心,以后恐怕更难对付。”
这时,另一个幕僚凑上前,低声道:“宰相,我倒有个主意。如今国家刚刚经历战争,百废待兴,我们可以在民生和经济政策上做文章。萧宇擅长军事,但对于民生经济未必精通。我们提出一些看似利民的政策,若他反对,便可以借机煽动百姓对他的不满;若他支持,我们再从中挑刺,指责他决策失误。”孙权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与此同时,萧宇回到将军府,虽然打了胜仗,但他并未放松警惕。谋士李风走进书房,一脸忧虑地说:“将军,此次凯旋,表面风光无限,但孙权等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小心提防。”萧宇微微点头:“我也料到他们不会就此罢休。不过,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一心为国,就不怕他们使什么阴招。”
第二天早朝,孙权站出来,一脸关切地说道:“陛下,如今国家历经战乱,百姓生活困苦,百废待兴。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农业,鼓励开垦荒地。臣建议,将那些因战乱荒废的土地,无偿分配给无地的百姓耕种,并且三年内免征赋税。这样既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能增加国家的粮食产量。”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宰相所言有理,诸位爱卿可有异议?”萧宇心中一动,他意识到孙权此举背后或许另有深意,但一时又想不出破绽,便起身说道:“陛下,宰相关心百姓,提出此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荒地的分配如何做到公平公正,三年免征赋税期间,国家财政如何维持,这些都需要详细考量。”
孙权立刻反驳道:“萧将军,如今百姓急需土地耕种,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细细谋划。至于财政问题,国家可以暂时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减少军队的训练经费。”萧宇皱了皱眉头:“宰相,军队乃国家之根本,训练经费万不可削减。否则,一旦再有外敌入侵,如何保家卫国?”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皇帝一时也难以决断,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退朝。”
退朝后,萧宇回到府中,与李风商议对策。“李风,你觉得孙权此举有何目的?”萧宇问道。李风沉思片刻,说:“将军,孙权这一招看似是为百姓谋福利,实则暗藏玄机。荒地分配若没有合理的监管机制,很容易被地方豪强和他的党羽侵占,百姓反而得不到实惠。而削减军队训练经费,更是别有用心,这是想削弱将军你手中的兵权。”
萧宇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孙权果然老谋深算。看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两人经过一番商讨,决定先对全国的荒地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制定出合理的分配方案,确保百姓真正受益。同时,针对国家财政问题,提出增加商业税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以弥补免征赋税带来的损失,而不是削减军队经费。
几天后,萧宇带着详细的方案再次进宫面见皇帝。他向皇帝详细阐述了荒地分配和财政调整的计划,皇帝听后,连连点头:“萧将军考虑周全,此方案切实可行。就按你说的办。”
孙权得知萧宇的方案得到皇帝认可后,心中恼怒不已。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又想出了新的计策。他联合一些朝中官员,在民间散布谣言,说萧宇反对无偿分配荒地给百姓,是为了维护自己和军队的利益,不顾百姓死活。这些谣言在市井中迅速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萧宇产生不满。
萧宇得知谣言后,意识到事态严重。他决定亲自前往民间,向百姓解释清楚。他带着几个亲信,微服出巡,深入到各个村庄和城镇。每到一处,他都召集百姓,耐心地说明朝廷的政策和自己的立场。“乡亲们,我萧宇一心只为国家和百姓。无偿分配荒地给大家耕种,是好事,但我们必须确保公平公正,让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受益。如果分配不当,被坏人钻了空子,大家还是得不到好处。”
百姓们听了萧宇的解释,心中的疑虑逐渐消除。再加上萧宇平日里的威望和此次击退突厥的功绩,百姓们纷纷表示相信他。谣言不攻自破,孙权的阴谋再次落空。
然而,萧宇知道,仅仅解决这次的危机还不够,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民生和发展问题。他与李风以及朝中一些有识之士,日夜商讨,制定了一系列全面的新政计划。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鼓励商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人才选拔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官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防止贪污腐败等。
萧宇将新政计划呈递给皇帝,皇帝看后,大为赞赏:“萧将军,此计划若能顺利实施,我朝必将迎来繁荣昌盛的新局面。但推行新政,必定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阻力不小,你可有信心?”萧宇坚定地说:“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排除万难,推行新政。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哪怕前方荆棘密布,臣也绝不退缩。”
皇帝批准了新政计划,萧宇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推行事宜。他深知,这将是一场比战争更为艰难的挑战,但他毫不畏惧。他相信,只要秉持着为国为民的初心,团结朝中正义之士,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让新政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