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陈牧躺在沙发上,脑海里还不断回想着白天在商场里看到的那台Vcd机。当时,Vcd机正播放着周星驰的《破坏之王》,那幽默诙谐的剧情和周星驰独特的表演风格,让陈牧看得津津有味,久久难忘。
他转头看向正在一旁织毛衣的老妈李秀,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妈,我今天在商场看到一台Vcd,觉得挺不错的,我想买一台。”
李秀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买Vcd做什么呀?家里电视看看不就行了。”
陈牧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解释道:“妈,Vcd可以放碟片呀,这样我就能看很多好看的电影了。今天我看到它放《破坏之王》,可有意思了,周星驰演得特别搞笑。而且买了Vcd,还能看一些经典的老电影,增长见识呢。”
李秀微微皱眉,有些担忧地说:“可是买Vcd要花钱,碟片也要花钱呀,再说了,你现在学习这么紧张,有时间看电影吗?”
陈牧连忙说道:“妈,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的。我可以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看,就当是放松放松。而且看电影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电影里的台词、剧情构思,对我的写作也有帮助呢,说不定还能给我的小说创作带来灵感。”
李秀看着陈牧认真的模样,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这么喜欢,也保证不耽误学习,那我和你爸商量一下,要是可以的话,就给你买一台。不过你可一定要说话算话,不能因为看电影影响学习。”
陈牧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谢谢妈!我肯定会做到的。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让你们失望。”
说完,陈牧满心期待地想着拥有Vcd后能看到的各种精彩电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陈牧听了妈妈的话后,一边期待着能拥有一台Vcd,一边又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想到香港在腊月十八才上映的《破坏之王》,这么快就在大陆以Vcd的形式出现了,心中顿时对盗版现象有了更深的感触。
他意识到,那些盗版商为了谋取私利,无视版权和法律,猖狂地生产着Vcd片。他们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电影创作者和版权方的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就拿《破坏之王》来说,周星驰和一众演职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才将这部电影呈现给观众,而盗版商却不劳而获,通过非法复制和贩卖从中获利。
而且,这些盗版Vcd的质量往往参差不齐,可能会出现画面模糊、声音嘈杂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同时,盗版的泛滥也会对正版市场造成冲击,导致正版碟片的销量下降,影响了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经济因素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原因。正版碟片因为包含着版权费用、制作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空间,价格往往相对较高;而盗版碟片由于省去了版权等诸多成本,价格低廉,这对一些经济条件有限或者缺乏版权意识的消费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陈牧如愿以偿地买了Vcd机,尽管心里对支持正版有着坚定的想法,但还是一时没忍住,被便宜的盗版碟片吸引,买了几张,其中就有张艺谋的经典电影《活着》。
回到家后,他迫不及待地给张宇打了电话:“张宇,我买Vcd啦,还买了好多碟片,有《活着》呢,你快来我家一起看电影!”张宇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应道:“真的吗?太棒了,我马上来!”
不一会儿,张宇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陈牧家。陈牧领着他来到客厅,小心翼翼地把《活着》的碟片放进Vcd机里,然后两人一起坐在沙发上,满怀期待地等着电影开始。
电影开场,熟悉的画面和音乐响起,两人瞬间被带入到了那个特殊的时代。随着剧情的推进,富贵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他们看得揪心不已。富贵从富家少爷沦为穷人,经历了战争、饥荒,失去了一个个亲人,却依然顽强地活着。
看到富贵的儿子有庆意外死亡的那一幕,陈牧和张宇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张宇感慨道:“这电影太真实了,富贵的命运也太坎坷了,他怎么能承受这么多痛苦啊。”
陈牧也叹了口气:“是啊,这就是生活,充满了无奈和苦难,但富贵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对生命的执着太让人敬佩了。”
电影结束后,两人沉默了许久,沉浸在电影的余韵中无法自拔。陈牧看着Vcd机,心中有些愧疚,想到自己买了盗版碟片。他对张宇说:“哎拍的真好,张宇,以后咱们还是尽量买正版碟片吧,像这么好的电影,值得我们用正版来支持。”
张宇点点头:“你说得对,刚才看电影的时候我也在想,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但是谁叫正版贵呢,嗯对的起电影公司就对不起钱包,嗯以后我们自己赚钱了再买正版吧”
第二天,陈牧还沉浸在电影《活着》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中无法自拔。他心中对富贵那坎坷又坚韧的一生充满了更多的好奇,很想知道原着里对于这个故事的呈现是否会有更多细腻的笔触。于是,他早早地起了床,吃过早饭,便匆匆赶往书店。
走进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陈牧轻车熟路地朝着文学区走去,目光急切地在书架上搜寻着余华的《活着》。终于,他在一个显眼的位置看到了那本期待已久的书。他伸手取下,轻轻翻开,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
付完钱后,陈牧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他坐在书桌前,翻开书页,开始细细品读。书中以主人公福贵的第一人称视角,缓缓讲述着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从年少时的挥霍无度,到中年时经历战争、亲人离世的痛苦,再到晚年与老牛相伴的孤独,每一个情节都深深触动着陈牧的心。
他沉浸在余华那朴实却又充满力量的文字中,仿佛亲眼见证了福贵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当读到福贵的儿子有庆因为抽血过多而死亡的情节时,陈牧的眼眶不禁红了,书中对于这一情节的描写更加细致入微,让他感受到了福贵那深入骨髓的悲痛。
随着阅读的深入,陈牧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福贵虽然遭遇了无数的不幸,但他依然顽强地活着,这种对生命的执着和敬畏让陈牧为之动容。他在心里暗暗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应该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时,陈牧终于读完了最后一页。他合上书本,静静地坐在那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不仅让他对《活着》这个故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