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景又连忙拿出小刀,把蛋糕切成好几份,分给两人。
“殿下,尝一尝奴才我做的甜品。”
“娘娘,来,您喜欢吃的蛋糕,多吃一些。”
孟清绾因为夏晴岚刚才对自己的态度,内心对陆景有些咬牙切齿。
不过看到陆景主动开口缓解气氛,她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懂得顺势找台阶下。
于是,她拿起了筷子,夹了一块切好的蛋糕放进嘴里。
滑嫩蓬松,又甜度适中的味道在口腔中散开。
“殿下,如何?”陆景眯眼笑问。
“还……还不错。”
孟清绾点头。
她原本想着,既然夏晴岚对陆景如此在意,不管这蛋糕味道如何,自己都得随口夸一夸陆景,安抚一番夏晴岚的情绪。
但此时,她是真觉得的这名为蛋糕的甜品味道很不错。
多好吃谈不上,主要是新鲜,口感奇特,她从没吃过。
“清绾,好吃你就多吃一些,陆景做了两个,等会儿吃不完你可以带回去吃。”夏晴岚看到孟清绾也喜欢陆景做的蛋糕,笑着说道。
“好。”孟清绾点了点头。
刚才夏晴岚因为陆景,而呵斥了自己。
如今,又因为自己喜欢陆景做的蛋糕,而对自己态度友善起来。
想到这,孟清绾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和夏晴岚多年的友谊,还比不过一个太监……
她内心很受伤。
“陆景,坐下一起吃吧。”夏晴岚继续邀请道。
陆景下意识的看向孟清绾。
孟清绾面无表情道:“既然贵妃娘娘准许了,那就一起吧。”
“是。”
陆景连忙落座。
三人吃了起来。
孟清绾和夏晴岚偶尔闲聊几句。
陆景埋头吃饭,不敢出声。
一顿饭,吃的索然无味。
吃完后,孟清绾还在和夏晴岚闲聊。
陆景吃完,就立马起身告退。
陆景走后没多久,孟清绾也站起身。
“晴岚,我先回去了,晚上还要去看望母后。”
夏晴岚点头:“替我向太后娘娘问好。”
“好。”
孟清绾离开了云熙宫。
…………
“这饭吃的,真不是滋味。”
陆景走回自己的住所,想起刚才饭桌上那有些尴尬的气氛,叹了口气。
饭菜很好吃,不过孟清绾那女人若有若无的探寻目光,让陆景吃的有些忐忑不安。
“那女人漂亮是漂亮,就是气质太冷了,又不喜欢男人。”
“不过,要是能拿下一个百合,尝尝味道,似乎也很不错。”
“倒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
陆景有些想打孟清绾的主意。
不过,对方是公主,还不喜欢男人,更是在军中厮杀过的战将,修为高深,估计难度很大。
陆景也就在心中yy一番,对孟清绾倒没有特别强烈的想法,毕竟难度太大了。
“刷!”
正走着,一阵破空之音传来,眼前忽然出现一道美丽的倩影。
陆景脚步一顿,看清了来人的面容。
孟清绾!
“殿下,您这是……”陆景面露惊骇神色。
孟清绾面色冷冽的盯着陆景,语气清冷道:“我不管你以前用了什么办法讨得了夏贵妃的欢心,本公主警告你,你只是一个奴才,她是陛下的女人,和她保持距离,否则,胆敢过多僭越,我不会放过你!”
孟清绾说完,也不等陆景的反应,身形犹如鬼魅一般,直接消失不见。
“好厉害的身法……”
陆景感慨道,收敛了刚才的惊骇神色。
这女人的身法,比自己的云行步厉害太多了。
不过,对于孟清绾的警告,他完全不放在眼里。
自己和夏晴岚什么都试过了,还要让自己和夏晴岚保持距离?
“切,你让我和夏晴岚保持距离,我偏要和她负距离接触。”
陆景不屑的笑了笑,转身向着夏晴岚的寝宫走去。
云熙宫。
夏晴岚已经让侍女放好水,正在水中泡澡沐浴。
“咯吱!”
门被人推开了。
“小婉,帮我拿一块新的皂角过来。”
夏晴岚躺在浴池中,闭着眼睛享受温度适合的热水,对着进来的那人说道。
一双温热的大手忽然搭上了她那细滑的肩膀上。
夏晴岚脸色一变,惊恐的睁开了眼睛。
扭过头,就看到了和自己坦白相见,一脸笑意的陆景。
“是你啊。”夏晴岚无奈的白了陆景一眼,同时也松了口气,“你怎么回来了?”
陆景笑了笑:“原本想今晚让你再休息一下,不过那位长公主殿下让我受了一些刺激。”
“嗯?”
“刚才她追上我,让我以后和你保持距离。”
“她管的太宽了。”夏晴岚撇嘴。
“嘿嘿,放心,我偏不如她的意……”
浴池中掀起了阵阵水花。
…………
锦绣宫。
装饰华丽的书房中。
太后正在看着胡媚儿刚呈递过来的诗词。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的放下手中的册子。
她眼神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仅仅是因为诗词的内容,同时也震惊于册子上的书法技艺。
诗词已经是绝世名篇,但是写下诗词的那人,书法技艺的高超更是闻所未闻,已经自成一脉,有了宗师的气象。
太后又拿出之前胡媚儿呈递给她的其他诗词。
上面的字迹,和这册子上的字迹完全不同。
“所以……这胡媚儿呈递上来的诗词,确实不是她写的?”
太后眼睛眯起。
胡媚儿背后给她写诗那人,不仅在诗词一道有大才,甚至书法技艺也上是宗师级别的人物!
“本宫倒想见一见那人。”
太后对那人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她玉指轻敲桌面,思考如何让胡媚儿帮她引荐那人。
虽然她身为太后,下达旨意后,胡媚儿必然不敢不从。
不过,这人有如此才华,居然甘愿当胡媚儿的替笔,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毕竟,如此才干,只需要在诗会中显露出来,就能名扬天下,之后可以获得陛下的赏识,入朝为官。
但那人如今却选择隐匿身份,甘愿当一个替笔。
自己贸然要求胡媚儿帮自己引荐,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不愿意。
太后其他人可以不考虑他们的想法,但面对这等有才干的人物,她必须慎之又慎。
毕竟,那些有才干的人,确实脾气都很古怪。
比如当世的几个大儒,虽然弱不禁风,但是对于皇权一直不屑一顾。
陛下不止一次请他们入朝为官,他们都拒绝了。
甚至不给陛下派去的使者好脸色。
为此,每次那些使者回宫,都添油加醋的述说那些大儒对陛下是如何的不恭。
但陛下也没办法对他们如何。
毕竟都是一些当世的大儒,是文坛的领袖。
要是对他们不客气,全天下那些不怕死的酸腐读书人,会群起而攻之,能把陛下骂到死后都不得安宁,让陛下遗臭万年。
正想着,突然有女官来报:“娘娘,长公主殿下来了。”
太后回过神来:“宣她进来吧。”
【之后诗词的内容,不影响剧情的话,我估计就都不写出来了,网上一搜多的是,写出来太多怕被判定抄“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