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以锦瑟为喻,用“无端”一词埋怨锦瑟弦多,每一根弦、每一个弦柱都勾起诗人对美好年华的思念,为全诗定下了追忆的基调。
-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借庄周梦蝶和望帝化鹃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迷茫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哀伤。
-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沧海鲛人泣泪成珠和蓝田玉在日暖时生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朦胧的意境,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哀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接抒情,以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这种情感并非今日追忆才感到惘然,而是当时就已经惘然若失,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余韵悠长。
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以象征、隐喻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体验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全诗语言华丽,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 政治环境: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党争激烈。“牛李党争”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因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结婚,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受到牛党和李党的猜疑和排挤,仕途极为不顺,难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一生困顿不得志。
- 个人遭遇:李商隐天资聪颖,二十出头就考中进士,但在举鸿科大考时遭人嫉妒未中,此后怀才不遇。中年时又遭遇丧妻之痛,家庭的变故使他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他写诗抒怀,也常遭人贬斥,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 人生阶段:《锦瑟》一诗约作于李商隐的晚年。人到晚年,他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追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感慨人生的种种经历,心中有许多难以言说的情感,于是借锦瑟为喻,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人生之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政治环境
- 壮志难酬的悲愤:晚唐政治腐败、党争不断,李商隐深受其害,无法实现政治抱负。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借庄周梦蝶的迷茫,暗示自己在混乱的政治环境中,理想与现实混淆,对前途感到迷茫,蕴含着壮志难酬的悲愤。
- 身世漂泊的感伤:党争使他在仕途上四处碰壁,漂泊无依。这种身世之感融入诗中,如“沧海月明珠有泪”,以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映照自己在动荡政治环境中孤独、漂泊,内心满是哀伤。
个人遭遇
- 怀才不遇的苦闷:李商隐才华出众却在举鸿科大考时遭人嫉妒未中,此后仕途坎坷。诗中以锦瑟弦弦柱柱“思华年”,回顾自己的人生,感慨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充满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 丧妻之痛的哀婉:中年丧妻的打击,让他的情感世界遭受重创。诗中的诸多意象或许都与对亡妻的思念有关,如“望帝春心托杜鹃”,借望帝化鹃表达对亡妻的深情,充满了哀婉与思念。
人生阶段
- 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晚年的李商隐回顾一生,历经种种磨难与挫折,心中有着复杂的情感。诗中通过对锦瑟的描绘和对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既有对青春年华的怀念,也有对人生遗憾的叹息。
- 对往昔的惘然追思:站在人生的暮年,过往的一切都成为了回忆,那些曾经的梦想、爱情、挫折等,都让人感到惘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接抒发了这种对往昔的惘然之情,是对一生经历的无奈与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