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道听途说,传说此酒来自一个叫杏花村的地方,每年初春,村里村外到处开着一树又一树的杏花,远望像红云飘落人间,煞是好看。
杏花村里面有个年轻后生叫石狄,常年以打猎为生的,生的膀宽腰圆,臂力过人。
初夏的一个傍晚,石狄打猎归来,正走过杏林,听到林中传来阵阵抽泣声。他循声找去,发现杏林深处有一名无家可归的姑娘在伤心地哭泣。
姑娘含泪诉说了不幸家世,石狄心存怜悯,将无家可归的姑娘安置在自己的邻居家里,后来经过乡亲们说和,石狄同姑娘结为夫妻。
这一年,正当杏子成熟的时候,一连下了十几天的连阴雨。雨过天晴,酷热的日头晒得本来被雨淋得裂了水口子的黄杏“吧嗒、吧嗒”都落在地上,人们只得将杏子拾起来暂放在荆筐里。
可是不曾想没出一天功夫,满筐的黄杏眼看就要烂掉。乡亲们急得没有法子,脸上布满了愁云。
夜幕降临,忽然有一股异香在村中幽幽飘荡。既非花香,又不似果香。
石狄闻着异香推开家门。只见娘子笑吟吟地舀了一碗水送到丈夫跟前,石狄正饥渴之时,猛喝一口,顿觉一股甘美的汁液直透心脾。
这时贤惠的娘子才说:“这叫酒,是用发酵的杏子酿出来的,快请乡亲们尝尝。”
众人一尝,都连声叫好,纷纷询问做法,争相仿效酿制。从此,杏花村便有了酒坊,而清香甘醇的杏花美酒也远近闻名。
村民都称呼那姑娘为杏花娘娘,说她是天上的杏花仙子。
后来随着杏花酿的不断传播很快被权贵和文人雅士发现,即便是皇帝饮下后都赞不绝口。于是此酒便成了当年的御酒。
杏花村也一时飞黄腾达,村民终于摆脱了过去的苦日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石狄也与那姑娘生下了孩子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说到这里大家疑惑看来。“王兄,这不是美丽的故事吗,怎能说是悲伤呢?”
“别急,这故事还有后半段呢?”王山明饮下一口醇香继续道。
当杏花酿名气大噪后,许多慕名而来的人都想探究此酒是如何酿制的,尤其是一些权贵,如此大的生意岂能让一群平头百姓占有。
于是许多杏花村的村民纷纷被收买而走,当时各州各郡都涌现出不少杏花酒来。但是真正的醇香却始终无人能仿制出来。
于是那些权贵豪绅就不断压迫石狄夫妇希望获得真正的酿造技术,可是杏花娘娘却始终不肯透露。
到最后他们别无他法于是在利欲熏心下趁着夜色将石狄一家囚禁起来,不断折磨她们。
就连几岁的孩子都被饿的奄奄一息,石狄不断哀求他们放过自己一家。可是那些富绅豪强哪里会顾得这些百姓的死活。
他们只知道任何人也不能阻挡他们的泼天富贵。
最后石狄的妻子为了保护丈夫和孩子只能妥协,据说那夜她带着脚链手链走上了酿酒台,一步一步的将酿制方法演示出来。
就在大家仔细观摩时,一个不注意她将火石打着,一瞬间火海吞噬了整个酒坊,所有人都惨死其内。
就连杏花村从此也付之一炬...
李凌霄听完后一阵唏嘘,可悲不过人心不足。于是大家再品此酒更添一丝哀伤回味。
“那为何与桐城有关?”李凌霄问出了大家心中所想。
“因为据说杏花村就在桐城附近的山脉里,可是始终没有人能找到真正的遗址。”
没想到一杯酒还有这样的故事。胡英感叹他看向身旁的李凌霄道“敢问李兄也是要赶往桐城吗?”
李凌霄点点头然后大家不约而同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夺宝大会!
之后他们又借着夜色酒香聊起了修炼上的一些感悟。王山明自认自己学识颇深,于是几人相互探讨。
可没想到许多修炼上的疑问却被李凌霄一一解答。
尤其是筑基中期和后期的难关,他们本身都是初期对后面也是一知半解。李凌霄作为筑基圆满而且还是重修来过,经验相当丰富。
“感谢李兄,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百年书。宛如为在下道途指亮了明灯。”王山明起身郑重的对着李凌霄抱拳一拜。
其余两人依次如此。
“几位无需如此,在下也不过拾前人牙慧而已!”李凌霄客气道。
“不。”王山明摇摇头颇有感慨“我辈散修,最是艰难。一生难见真法。并非世间没有真法,而是真法都在庙堂之上,宗室之内。寻常武修想要获得,哪一个不是要历经刀山火海。”
郭东也点头认同,他深有体会。自己身上的修为都是无数次伤口,和无数次险境换来的。
他更看到王山明脖颈下一道若隐若现的骇然伤疤想必也是九死一生吧。
胡英有些吞吐的问道“那李兄,师从何方呢?”
李凌霄想起了天剑宗,想起了曾经的师慈徒敬,如今的反目成仇。“在下也不过一介散修。”
次日一早他们便向桐城出发。
由于李凌霄有马的缘故他先行一步,其余三人随后而去,他们相约桐城再见。
几日后桐城大门前李凌霄的身影出现,但他有些皱眉,按理说此处不是要举办夺宝大会,不说喜气洋洋也应该热热闹闹。
可放眼望去却是冷清清的,没有丝毫盛典的迹象。
而且守城的官兵各个全副武装,俨然多了好几倍兵力。感觉就像如临大敌一样。
所有人进城都要经过多番的盘问,就他牵马进城都耗费了一个多时辰,历经三道关卡。
城内街道人数更是稀少,而且他看到有些过往人群都纷纷绑着白布条。明显这里有人办丧事,可见来头不小。因为能让城内大部分人都戴白布,肯定是大官。
李凌霄来到一处饭馆,点了些许饭菜也不急着吃。在那细嚼慢咽磨洋工,因为他在等。
果然一会来了几个人边吃饭边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怎么样,抓住了吗?”
“别说抓住,昨晚那和尚的尸首都没找到...”
“啊,这么厉害?”
“那可不是,据我所知,那侯府赵家,赵渊和赵栋兴的死状最惨,几乎是被啃食殆尽,就连脑壳都被吸空了。
“赵家老太爷震怒,他们赵家可是皇上钦赐的侯爵。出了这档子事让赵家脸面往哪放。现在整个桐城都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说的也是,谁敢动赵家的人,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我听说,这好像不是人做的...”
“嘘,”另外一人赶紧打住看向四周,又看看坐的较远的李凌霄,感觉那个陌生人应该听不到于是又轻声细语道。
“官府不让说,只说是江洋大盗。但据我当差的发小说,这就是... 妖!”
“妖!”
其余几人倒吸一口冷气,吓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那咋办,赶紧找道士吧。除妖还得道士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