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1日,杭城的天空飘着细雪,星宁集团总部顶层的云端会议室却涌动着炽热的讨论氛围。沈浩然站在全景落地窗前,望着楼下被雪覆盖的城市,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和热烈的交谈声。今天,他特意邀请了互联网行业的三位年轻领军人物——徐磊、王星和张翼,他们凭借短视频、外卖等新兴领域迅速崛起,个人财富均突破689.9亿。
“沈总,久仰大名!”徐磊率先伸出手,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85后青年,创办的“秒拍”短视频App以独特的滤镜特效和创意剪辑功能风靡全国,用户量突破5亿。他的白衬衫领口微微敞开,袖口卷到手肘,带着一股不拘小节的随性。
王星紧随其后,这位身材高大的创业者笑容爽朗:“星宁集团是我们的标杆,今天终于有机会当面请教了!”他的“速达”外卖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和无人机配送试点,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峰期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
张翼则显得沉稳许多,推了推金丝眼镜:“沈总在葡萄酒产业和科技地产的布局,让我们受益匪浅。”他开发的“万象”生活服务App,整合了购物、社交、娱乐等多元化功能,被誉为“手机里的城市”。
沈浩然笑着将众人引到会议桌前,智能投影自动亮起,展示着星宁集团的最新战略规划。“今天请各位来,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他的目光扫过三位年轻人,“在互联网创新领域,你们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徐磊兴奋地打开平板电脑:“沈总,我认为未来是短视频的天下!我们正在研发VR全景拍摄功能,用户可以沉浸式体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比如,能‘走进’星宁的葡萄酒庄园,亲手采摘葡萄、参与酿造!”
王星点头补充:“配送领域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计划在全国建立无人机配送网络,偏远山区也能实现30分钟极速达。如果和星宁的智能别墅区合作,业主在家就能通过无人机接收定制的葡萄酒礼盒。”
张翼则展示了一组数据:“‘万象’App的用户画像显示,年轻人对个性化服务需求强烈。我们正在开发AI虚拟助手,能根据用户习惯推荐电影、餐厅,甚至规划旅行路线。这和星宁的智能生态系统完全可以深度融合。”
沈浩然认真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大胆而新颖,让他既惊喜又感慨。作为74年出生的创业者,他经历过互联网的萌芽期,见证了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的历程。而眼前这些80后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执行力。
“你们让我想起了自己创业初期的样子。”沈浩然放下笔,“但你们比我们更幸运,也更有挑战。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用户需求不断升级。”他调出一张对比图,“看,这是星宁十年前的产品研发周期和现在的对比——从平均18个月缩短到6个月,这就是科技发展的速度。”
会议进行到下午,众人移步到智能餐厅。机器人服务员端上根据每个人口味定制的餐食,全息投影在餐桌上播放着星宁文媒制作的短片。徐磊突然说:“沈总,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我们可以联合打造一个‘元宇宙创业大赛’,鼓励年轻人在虚拟空间里实现创意。”
王星眼睛一亮:“好主意!获胜项目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在星宁的智能园区落地,用3d打印技术快速搭建实体模型。”
张翼补充:“‘万象’App可以提供流量扶持,让优质项目迅速触达用户。”
沈浩然沉思片刻,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提议很好。星宁的梦想基金可以追加20亿作为专项奖金。不过,我有个条件——所有参赛项目,必须包含‘社会责任’元素。”他看向窗外的雪景,“科技不仅是赚钱的工具,更应该造福社会。”
夜幕降临,会议室内的讨论仍在继续。沈浩然看着眼前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36岁的他,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早已习惯了运筹帷幄的节奏。但今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热血与冲动。这些年轻创业者的奇思妙想,不仅是对未来的探索,更是对传统思维的冲击。
送走客人后,沈浩然独自站在落地窗前。城市的灯火在雪幕中闪烁,宛如繁星。他打开手机,查看女儿沈雅思发来的编程作业成果。屏幕上,那个充满童趣的小游戏,何尝不是另一种创新的萌芽?
“也许,我真的老了。”他喃喃自语,嘴角却扬起微笑,“但看着这些年轻人,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星宁,将始终与时代同行。”
此刻,杭城的雪越下越大,却掩盖不住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热度。两代创业者的思维碰撞,正在孕育着新的商业奇迹,也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