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上午,杭城的秋阳透过星宁集团大厦A座的量子玻璃幕墙,在地面投射出菱形光斑。沈浩然坐在顶层办公室内,指尖在量子电脑触控板上轻点,全息投影瞬间展开集团各业务板块的实时数据。他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收到一条匿名消息:“沈总,10楼咖啡厅有位‘特殊客户’找您。”
与此同时,10楼的无人厨房餐厅内,44岁的婉婷摘下墨镜,将自己装扮成普通客户的模样。她身着简约的职业套装,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智能餐桌上正显示着今日菜单:“分子料理系列:黑松露量子牛排(搭配AI推荐红酒)、有机蔬菜3d打印沙拉……”婉婷笑着摇头,轻声对智能管家说:“小星,来份最家常的番茄炒蛋盖饭。”
机械臂立刻响应,在透明厨房内熟练地敲蛋、翻炒,不到五分钟,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便由服务机器人送到桌前。婉婷舀起一勺米饭,米粒晶莹透亮,番茄炒蛋酸甜可口,完全不输自己的手艺。她打开手机,悄悄拍摄了一段视频:“听说这里的无人厨房能还原妈妈的味道,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沈浩然推开咖啡厅的门,一眼便看到妻子的身影。他笑着在对面坐下:“婉总亲自‘微服私访’?”婉婷挑眉:“怎么,不欢迎客户?我可得好好体验下,我老公治下的‘理想职场’到底有多神奇。”两人相视而笑,沈浩然调出手机里的监控画面,展示无人厨房的智能运作流程:“从食材溯源到烹饪完成,全程由AI把控,连火候都是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偏好动态调整。”
而在大厦的各个角落,员工们的短视频热潮仍在持续发酵。研发部的“程序媛”阿琳,凭借分享智能办公设备的趣味使用教程,半个月内涨粉80万。她的最新视频里,正戴着脑机接口头盔编写代码,全息投影中跳动的代码如星河般璀璨:“家人们谁懂啊!在星宁写代码,感觉自己像在操控宇宙!”评论区点赞瞬间破10万,网友纷纷留言:“这哪是上班,分明是拍科幻大片!”
市场部的苏晴则另辟蹊径,她发布的“星宁食堂探秘”系列视频,揭秘无人厨房的黑科技。镜头中,机械臂精准切出0.1毫米的生鱼片,3d打印机将有机面粉塑形为雕花点心,吸引了百万美食爱好者关注。“以前以为机器人做饭会没灵魂,”苏晴在视频里品尝着机械臂制作的法式舒芙蕾,“现在才知道,科技与美味真的可以兼得!”
随着员工短视频账号的爆火,星宁集团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的数量单日突破十万;合作方纷纷发来邀约,希望引入无人厨房、智能办公等技术。沈浩然看着舆情数据,对婉婷说:“员工的分享比任何广告都有效。他们展现的不仅是公司的科技实力,更是真实的幸福感。”
夜幕降临,沈浩然带着婉婷来到员工宿舍区。推开三室两厅的房门,智能灯光自动调节为温馨模式,阳台的全息投影正播放着海浪画面。书房里,量子电脑自动识别主人身份,弹出未完成的工作文档;厨房里,机械臂正在准备两人的夜宵——有机酸奶搭配自制水果燕麦。
“没想到连宿舍都这么智能。”婉婷抚摸着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床垫,感慨道。沈浩然搂住她的肩膀:“这里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让员工感受到‘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说话间,窗外突然绽放起星宁科技特制的烟花,“欢迎回家”的字样在夜空中闪烁。
此时,员工们的短视频动态仍在更新。有人记录着在智能健身房锻炼的日常,AI教练实时纠正动作;有人分享宿舍的“懒人模式”——语音控制全屋设备,连拉窗帘都无需起身;还有人直播在无人厨房dIY创意料理,与网友互动抽奖。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分享,让屏幕外的观众既惊叹于科技的力量,又向往着这样有温度的职场生活。
婉婷靠在沈浩然肩头,看着手机里热闹的短视频社区,轻声说:“或许这就是你理想中的企业模样吧——用科技赋能生活,让每个员工都能闪闪发光。”沈浩然点点头,窗外的烟花照亮了他们的脸庞,也照亮了星宁集团正在书写的未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