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深夜,星宁伍号别墅的书房被量子台灯的暖光笼罩。沈浩然坐在智能真皮座椅上,面前的全息投影悬浮着星宁集团旗下三十余家子公司的税务报表,数据如星河般流转。机械臂适时递来一杯有机枸杞茶,茶香氤氲间,他轻点触控板,将一串零组成的数字输入转账系统。
“叮——”确认键按下的瞬间,全国各地的税务局账户同时收到巨额款项。从杭城总部到海外分公司,星宁集团本年度的纳税总额突破3200亿,刷新了民营企业的历史纪录。沈浩然调出税务总局的官方评价:“星宁集团连续八年蝉联‘诚信纳税标杆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量子税务申报系统,使全国企业平均办税效率提升70%。”
“这不仅是数字,更是责任。”他对着智能管家小星说道,“通知各分公司,明天召开线上会议,讨论明年的‘税务科技惠民计划’——我们要把申报系统的开源代码捐赠给小微企业。”小星的蓝光闪烁:“已记录指令,另外,慈善汇款准备完毕。”
沈浩然滑动全息屏,切换到另一组数据。八亿善款整齐排列在转账界面,收款方分别是全国二十座道观、寺庙与尼姑庵。他想起半个月前的走访:江南古刹的梁柱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西北道观的老道士在寒风中修补经卷,尼姑庵的师父们为修缮佛堂四处奔波……这些画面与他儿时随长辈礼佛问道的记忆重叠,让他当即决定以集团名义捐赠。
“小星,联系文物保护专家团队。”沈浩然在邮件中附上详细要求,“除了资金,还要派星宁的量子建筑团队,用无损技术修缮古建筑。记得在寺庙周边安装智能净水系统,给修行者提供健康水源。”他特意标注,善款使用需全程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消息很快传遍宗教界。普陀山的住持连夜发来感谢视频,身后的电子屏实时展示着星宁捐赠的智能香烛系统——无烟环保的电子香烛,既保留传统仪式感,又符合现代环保理念;终南山的道长则兴奋地展示着新安装的量子供暖设备:“这个冬天,年轻弟子们终于能在温暖中研读道经了!”
与此同时,星宁集团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特别公告:“自2020年起,设立‘星宁信仰守护基金’,每年投入五亿用于宗教文化保护与公益事业。”评论区瞬间沸腾,网友们纷纷点赞:“原来科技巨头也有如此深厚的人文情怀!”“这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杭城总部,财务总监王悦紧急致电:“沈总,八亿善款的舆论效应超出预期!股市开盘后,集团股价逆势上涨5%,投资者纷纷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沈浩然却摇了摇头:“这不是为了商业利益。你还记得我们在少林寺安装的智能图书馆吗?那些典籍数字化后,全球学者都能在线研究,这才是科技与信仰结合的意义。”
夜深了,沈浩然站在别墅的露台上,望着杭城璀璨的量子灯光。智能手表突然震动,收到一条特殊邮件——来自敦煌莫高窟研究院。附件里,用星宁量子扫描技术修复的壁画色彩鲜艳如初,研究院院长亲笔写道:“您捐赠的3d打印材料,让千年壁画重获新生。”
回到书房,沈浩然打开家族群。堂姐沈明岚发来省委表彰文件,星宁集团因巨额纳税与慈善贡献被授予“经济与社会责任双优企业”;堂侄沈明辉分享了园区智能税务大厅的建设进度,机械臂导税员已能处理90%的常规业务;侄女沈明悦则晒出商业银行与寺庙合作的“禅意理财”项目,收益将全部用于公益。
“科技是探索未来的舟,而慈悲是照亮人心的灯。”沈浩然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窗外,星宁集团大厦的量子灯带拼出“感恩”字样,与远处寺庙的香火遥相辉映。在创造财富与履行责任的道路上,星宁集团正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商业文明与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