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谷外的暴雨砸在焦土上,蒸腾起带着硫磺味的白烟。风不寒拄着半截淇奥残剑,青衫下摆滴落的血水在泥地上拖出“黍离黍离”的蜿蜒痕迹。太白剑鞘在腰间轻颤,鞘身“银鞍照白马”的虚影与空中闷雷共鸣,将追魂咒的磷火震成“彼苍者天”的残灰。
“这具身体终究是炼气境。”他抹去嘴角血渍,山河砚在掌心烫得惊人。三个时辰前矿洞那场厮杀,虽借侠客行剑气斩碎血煞子元婴法相,但墨云子种在无衣战戟上的“与子同仇”咒毒已渗入经脉,此刻正随着暴雨啃噬灵根。
远处山坳忽有灯火明灭,茅檐下悬挂的桃木符在电光中显出血色“蒹葭”二字——是座被诅咒的荒村。
破庙蛛网密布的匾额上,“式微”二字被风雨剥蚀得只剩半截。风不寒刚踏入庙门,供桌上《柏舟》残卷无风自动,页脚“忧心悄悄”四字化作青烟钻入地缝。腐朽的梁柱间传来“静女其姝”的轻笑,七具身着嫁衣的尸傀从壁画中飘落,指甲上“绿衣”咒纹闪着幽光。
“又是九霄宗的手笔。”风不寒瞥见尸傀腰间挂着的硕人鼎碎片,那是矿洞坍塌时飞溅的毒鼎残骸。最年长的尸傀忽然开口,喉间“墙有茨”毒瘴凝成凌霜华的面容:“野种,交出江河引秘卷!”
庙外传来散修们的窃窃私语。三个时辰前矿洞坍塌时逃出的符修正扒在窗棂边,手中《氓》卦罗盘对准风不寒:“这小子身中元婴咒毒,今夜必死无疑!”
风不寒突然笑了。他蘸着伤口血珠,在斑驳墙壁写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首句:“僵卧孤村不自哀——”
笔锋落处,太白剑鞘爆出“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金戈之声!七具尸傀的嫁衣瞬间燃起“岂曰无衣”的咒火,却见诗句中“铁马冰河”四字化作虚影,竟是无数身披玄甲的英灵战马踏破庙墙!
“这是石壕吏的征魂!”窗外的卦修突然尖叫。众人看见残破诗句裹挟着“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意境,将尸傀身上的绿衣咒纹冲成齑粉。最诡异的是一具尸傀突然跪地,腐烂的胸腔中掉出半枚刻着“击鼓其镗”的青铜兵符。
风不寒剑眉微挑。山河砚突然自行飞出,砚中霓裳羽衣曲的流光缠绕兵符,竟在残片上显化出“踊跃用兵”的古篆——与怀中苏红袖遗留的混沌玉玦纹理如出一辙!
“原来母亲当年参与过牧野之战。”他摩挲着玉玦边缘的“土国城漕”刻痕,耳边忽然响起金戈铁马之声。庙外看热闹的修士们却误解了异象,合欢宗女修甩出桃夭红绸:“能引发牧野共鸣,这必是战场秘境钥匙!”
暴雨中突然刺来三道“君子于役”箭矢!风不寒挥袖卷起《式微》残页,诗句“胡不归”化作屏障,箭矢竟调头射穿三名偷袭者的“黍离”护心镜。老迈的村长拄着“击壤歌”木杖颤巍巍现身,混浊老眼盯着兵符残片:“此物与二十年前苏大家的死有关......”
破庙地砖突然塌陷,露出刻满《硕鼠》咒文的祭坛。风不寒怀中混沌玉玦发出“适彼乐土”的清鸣,与兵符残片产生共鸣。老村长扑通跪地,指着祭坛中央的《伐檀》碑文:“当年苏大家在此镇压天魔,留下半块玉玦就......”
话未说完,村长眉心突然爆开“墙有茨”毒花。风不寒闪电般掷出淇奥残剑,剑身“如切如磋”纹路绞碎暗处射来的《蓼莪》丧幡——是墨云子的另一亲传弟子素衣子!
“小师弟好手段。”素衣子抚摸着怀中《绿衣》古琴,琴弦“心之忧矣”的颤音化作毒针,“可惜师尊算准你会来找牧野遗物。”
风不寒突然将兵符残片按在山河砚上。砚中“河水清且涟漪”的墨浪冲天而起,裹挟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竟在暴雨中凝成“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实体战阵!素衣子的《柏舟》护体咒如纸糊般破碎,七十二魔修在英灵铁蹄下化作“忧心悄悄”的青烟。
围观修士们突然集体跪地。先前嘲讽的卦修哆嗦着撕毁《氓》卦:“一句诗召来牧野战魂,这哪里是炼气境?!”
风不寒拾起素衣子遗留的《绿衣》琴,指尖抚过“我思古人”的铭文。琴腹突然掉出半张《日月》密笺,上面凌霜华的字迹与墨云子的“中冓之言”交错:“......苏红袖的混沌玉玦需牧野兵符开启......”
老村长突然挣扎着抓住他衣角,将染血的兵符残片塞入其掌心:“当年苏大家剖开玉玦时说...说‘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枯手颓然垂落,化作“逝者如斯夫”的尘埃。
庙外雨幕中传来柳天音的《淇奥》琴声。风不寒将兵符残片贴近混沌玉玦,两者“如琢如磨”的契合处突然显化战场虚影——那是一片燃烧的麦田,无数“彼黍离离”的剑气正与天魔厮杀。
“母亲,这就是你留给我的路么?”他对着虚空轻笑,山河砚收走最后一丝“铁马冰河”诗魄。太白剑鞘感应到主人心境变化,鞘身“飒沓如流星”的纹路竟开始向“白首太玄经”演化。
暴雨渐歇,东方既白。风不寒踏着满地“黍离”麦芒走出荒村,身后破庙轰然坍塌,将牧野之战的秘密暂时掩埋。某个躲在树后的天机阁探子疯狂记录:“炼气境诗剑通幽,疑似苏红袖文脉传承现世!”
而百里外的九霄宗禁地,凌霜华捏碎了手中《墙有茨》玉简。祭坛上苏红袖的衣冠冢突然裂开,半块混沌玉玦发出“悠悠我思”的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