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承乾西行那日起,长安城的天空仿佛都多了几分阴霾。李世民在宫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对儿子的安全满心忧虑。
他召来百骑司统领李安,在御书房中,神色凝重地说道:“李安,高明此次西行,朕实在放心不下。朕命你率三千精兵,在其后一路跟随保护。务必确保他的安全,不得有丝毫差错。”
李安恭敬地跪地行礼,坚定地回答:“陛下放心,末将定当以性命保护太子殿下,绝不让殿下受到半分伤害。”
李世民目光犀利,紧紧盯着李安,继续说道:“朕要你每日都派人送飞鸽传书回长安,告知朕承乾的状况。若有半分延误,朕唯你是问!”
李安感受到了皇帝话语中的沉重与威严,额头上不禁冒出冷汗,连忙应道:“末将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说罢,李安匆匆退下,着手准备西行保护太子之事。
李世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儿子一路平安。此时的御书房,寂静而压抑,只有微风轻轻吹动窗幔的声音。窗外,御花园中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也在为太子的远行而担忧。
西行的道路上,李承乾满怀壮志,一心想要完成安抚西州的重任。而在他身后不远处,李安率领的三千精兵小心翼翼地跟随,时刻保持着警惕。一路上,黄沙漫天,骄阳似火,可这并未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
日子一天天过去,当李承乾即将圆满完成西州之行的安抚任务时,他怀着满腔的赤诚,向李世民呈上了一份完整的西州之行奏本。在这份奏本中,他将自己的行程点滴、沿途所见的风土人情、民生百态,以及内心深处的深刻感想与对西州未来的发展规划,都详尽地一一阐明。
这份奏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李世民接到奏本的那一刻,迫不及待地打开,目光专注而深情,逐字逐句地细细研读。他发现,奏本中所述与百骑司每日传来的消息分毫不差,而太子所展现出的远大抱负和宏伟梦想,更是让他深感欣慰与骄傲。
在一次小朝会上,阳光透过宫殿的琉璃瓦,洒下斑驳的光影。殿堂内,檀香袅袅,李世民心情愉悦,满面春风地将太子的奏本传阅给在座的各位大佬。三省六部的重臣们接过奏本,认真阅览之后,不禁啧啧称赞:“太子此次西州之行,真乃不负众望,尽显大唐储君之风范!”
此时的李世民,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儿子的赞许,宛如春日暖阳般和煦。
次日的大朝会,更是庄严肃穆,气氛热烈。阳光照亮了整个朝堂,金碧辉煌。李世民特意让王公公将太子的奏本在朝廷上朗声宣读。王公公那洪亮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大臣们的耳中。在场大臣们听完,纷纷交头接耳,赞叹之声此起彼伏:“太子贤德,不负皇恩。大唐未来可期!”
就在这一片赞扬声中,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也呈上了一本奏折。李世民接过一看,原来是《括地志》圆满完成。李世民龙颜大悦:“魏王整整四年都在编撰这本地理专着,辛苦了。”李泰连忙摇头谦逊地说道:“不仅我,还有萧德言老先生等一干人等,兢兢业业、不计得失,才会有《括地志》这么快成书的今天。我让萧先生把此书向各位大臣做个概要。”“有请萧老先生。”
此时,萧德言出出现在众臣面前,他神色庄重,目光炯炯,拱手说道:“陛下,这《括地志》乃是本朝的一部重要地理学专着。其以州为单位,详细记述了各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及重大历史事件,内容详实,堪称巨着。”他微微仰头,眼中透着自豪:“此书融合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的编纂技术,创立了新的地理书框架,实乃创新之举。”
此时褚遂良出列赞道:“陛下,魏王殿下修撰《括地志》不仅体现了本朝对地理学的重视,也展现了魏王殿下个人的学术追求和才华。此等成就,当为后世所传颂。”
李世民快速浏览之后,不禁哈哈大笑,声震朝堂。他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欣慰,朗声道:“朕的两个儿子都如此出色,皆是大唐之福,朕心甚慰!”
此时的朝堂,阳光透过雕花的窗幔洒在地上,映照着众人欣喜的面庞。李世民目光炯炯,环视群臣,感慨万千地说道:“朕之大唐,有如此优秀之子嗣,何愁不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高明西州之行,洞察民情,规划有方;青雀编撰《括地志》,增广学识,丰富典籍。此皆为我大唐之幸事!”
长孙无忌出列,他满脸恭敬,眼神诚挚,说道:“陛下圣明,太子与魏王皆才华出众,实乃我大唐之栋梁。太子心怀天下,深入西州,其见识与谋略令人钦佩;魏王勤奋好学,所着《括地志》必将造福后人。此乃陛下教子有方,也是我大唐之福泽深厚。”
房玄龄也接着说道,他微微颔首,面带微笑:“陛下,太子此次西州之行,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所提发展规划切实可行。而魏王之《括地志》,更是对我朝地理人文的一次全面梳理,意义重大。此二子之成就,足以证明大唐未来必将辉煌灿烂。”
魏征则拱手说道,他神色严肃,目光坚定:“陛下,太子与魏王之功绩固然可喜,但切不可因此而骄纵。还需继续砥砺前行,为大唐之兴盛不懈努力。”
李世民点头称是,他目光深沉,语重心长地说道:“魏爱卿所言极是。朕之子嗣当以天下为己任,不可有丝毫懈怠。”
群臣齐声高呼:“愿我大唐千秋万代,繁荣昌盛!”那声音在朝堂上久久回荡,仿佛预示着大唐更加辉煌的未来。
阳光愈发灿烂,照亮了整个朝堂,也照亮了大唐的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