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骆羽和卢萌又开始重复,钓鱼大赛前那几天的生活。
上午钓鱼,去老樊头家吃午饭,把鱼卖给他儿子的酒店,下午学厨艺,傍晚再回家做饭……
这样的日子,既稳定又充实。
而且,因为没有走南闯北的奔波,骆羽和卢萌的开销很小,也更容易把钱攒起来。
一个月以后,骆羽带着卢萌去存钱。
这一个月,他们上午钓鱼,下午学厨艺,攒下来四万块钱,存款也有六十一万了。
与此同时,骆羽的鬼王金鱼竿,升级所需的附加条件,也变成了:
米翘77\/500,海鲈105\/500,鳡鱼100\/100,狗鱼100\/100。
米翘着实不好钓啊。
翘嘴哪里都有,可是上了米级的就少之又少了。
不过沙南这边,还有不少水域是骆羽没有涉足的,特别是一些大的漾,和天然湖,他去得比较少。
之后他可以往那些没去过的地方钓钓看,说不定钓起来就多了。
他们一般都是晚上八点不到出发,开个半个小时之内的路程,中午收竿。
如果要去稍微远点的地方,那就得把出发的时间定在七点出头。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的头上,深秋末尾,冬天将至。
再过几天就是立冬节气,天气冷起来,起床就变得相对困难了。
所以想要去稍远一些的地方钓鱼,就变得不好实现。
而且,冬天来临,下雨的日子似乎也多了起来。
整个十一月,骆羽他们才攒了两万块钱不到一点,
米翘也才钓了十来条而已。
学完了切菜就学颠锅。
一开始,骆羽和卢萌他们俩的手臂,比切菜的时候还要难受。
好几斤的大铁锅子,在手里颠来倒去,那耗费的力量,比切菜多多了。
不过随着他们长时间的练习,熟练程度越来越高,臂力也越来越强。
等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别说骆羽,就算是卢萌,也已经把一口大铁锅耍得飞起,有如臂指使的感觉。
学校的期末考试在一月中下旬,有了葛主任的居中运作,骆羽挂科的那些科目都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骆羽总算是拿到了,令他有些意难平的毕业证。
为此,他也好好地把葛主任再感谢了一番,用的自然是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
今年过年是在二月头上,年关将至,喜悦的气氛,也悄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铺展开来。
骆羽和卢萌盘点了一下年前最后俩月的收入,发现才赚了四万出头。
虽然少了点但也让他们的存款来到了67万。
可惜啊可惜,还差三万就是七十万了。
和去年一样,骆羽也是大年二十九回的家。
不过今年他没有回自己家,而是和卢萌一道,去她家过年。
毛脚女婿第一次上门,骆羽却没有什么忐忑的地方。
在卢萌家,这个年过得也很舒坦。
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是知识分子,都是知书达理的人。
特别是卢萌她妈张瑶,并没有嫌弃骆羽目前的事业,反倒是越看他越喜欢。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
女婿能当半个儿,张瑶对骆羽,哪哪都好。
卢萌悄悄地把他们俩今年的这个收入,和她妈做了个汇报,原本还有些担心女儿以后生活的张瑶,彻底的放下了心。
一年几十万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有双方的父母稍稍关照,小日子就好过了。
反正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财产肯定都是留给未来的小两口的。
而且,卢萌的精气神也令她十分高兴。
原本还想着,女儿不上班,一天就跟着骆羽钓鱼会不会变得懒惰之类的。
现在看来,是她自己想岔了。
她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朝气和活力,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相当好。
手脚也十分勤快,更关键的是,竟然学了一手相当不错的厨艺。
张瑶看着她和骆羽俩人在厨房里那切菜,颠锅,炒菜的姿势,感觉这就是科班里面学过,才会有这样的手艺。
“难不成,钓鱼还能增进厨艺不成?”
“要真是这样的话,明年也让我家老卢休息时间出去钓鱼去。”
她细问之下,才知道自己的女儿,跟着毛脚女婿一起拜了个有着几十年经验的大师傅为师,这才能够在厨艺一道上有所精进。
“萌萌,妈怎么觉得,你和骆羽好像都是生活在小说里一样,要不是你是妈的亲生女儿,我绝对不会相信。
钓鱼一年能赚几十万,还能学到这么好的厨艺。”
张瑶和卢萌在晚上聊天的时候,说起这个话题。
卢萌看着天花板,也笑着说道:“是啊,我也感觉自己生活在小说里面。
但是跟着骆羽哥一起钓鱼,不仅轻松赚钱,生活更是十分有乐趣。
走南闯北,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想想就让人激动。”
卢萌脸上,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妈,我和骆羽哥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艘自己的船,与大海搏斗。
要不等您和我爸退休了,到时候开着船,带你们去海上旅行吧。”
张瑶也没有坐过海上的游轮,听了女儿的话,也颇为向往。
“好啊!这是咱们母女俩的约定哦。”她忽然童心大发,“咱们拉勾吧。”
卢萌开心地伸出手,跟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约定。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骆羽和卢萌在她家呆到了正月初五,初六一大早,他们就出发了。
由于卢萌家比较远,他俩没有开车,坐的高铁。
这倒是令骆羽轻松不少,比开长途车轻松多了。
回到沙南已经是下午,他们回了趟家,然后带着拜年礼物,去樊荣光家给师父拜年。
今年倒是有点不同,两位师兄和他们家人都在,别墅里十分热闹。
骆羽和两位师兄以及他们的家人也是头一次见面。
幸好车上有红包和现金,骆羽让卢萌去包了两个红包,一千块一个,两个师兄的孩子一人一个。
在樊荣光家吃完饭,已经是晚上的七点半,师兄他们酒店还有事,就先走了,留骆羽和卢萌帮着老樊头收拾餐具。
“你们俩进境还挺快,再有两月就可以出山了。”
“这么快吗?”骆羽和卢萌都惊讶地说。
樊荣光点头道:“厨艺这一道因人而异,在我看来,你们已经学到了老头子我的所有本领。
只不过缺了实践而已,接下来我准备让你们去饭店里实践,让客人给你们喂菜。”
“去哪里实践啊?”骆羽问。
“就东港大酒店,实践锻炼俩月。”
骆羽和卢萌双双点头,就剩最后的俩月了,怎么熬都要给他熬出来了。
收拾完餐具,把卫生又稍微整理了一遍,骆羽正准备告辞,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就拉着樊荣光,重新坐到了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