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微博热搜榜被#住在星宁房子有多爽#词条霸屏,阅读量3小时突破15亿。网友们纷纷晒出居住在星宁地产社区的生活日常:阳台上,机械臂自动打理着无土栽培架上的有机蔬菜,翠绿的生菜、红彤彤的小番茄在量子生长灯下生机勃勃;屋顶的光伏板阵列随着太阳角度自动调整,智能电表上的数字不仅不再上涨,反而因余电输送电网产生收益。
“家人们谁懂啊!”某博主发布的视频里,机械臂正将刚采摘的有机黄瓜包装成礼盒,“我家阳台种的菜吃不完,在星宁社区App上挂出去,半小时就被邻居抢光!”评论区瞬间沸腾,有人晒出自己的“种菜收入”截图:本月通过售卖多余蔬果,入账8600元;还有人分享省电秘诀:“光伏板发电不仅够全家使用,卖给电网还能拿补贴,上个月电费倒赚了300块!”
在星宁未来社区,这样的生活场景早已成为常态。每户住宅的阳台都配备模块化无土栽培系统,机械臂自动完成播种、浇水、施肥等工作,AI系统根据植物生长状态精准调控营养液配比。住户只需在手机App上选择想种植的品类,从常见的青菜、草莓到稀有的太空育种番茄,都能轻松培育。更令人惊喜的是,系统还支持“认养模式”,忙碌的上班族可以付费委托邻居帮忙照料作物,收获后双方分成。
“以前觉得种菜是件麻烦事,现在机械臂全包了!”退休教师李阿姨在社区论坛分享经验,“我每天就负责摘菜、拍照发朋友圈,还能赚外快!”她的智能终端实时显示着种植数据:本月共收获蔬菜127斤,通过社区内的量子冷链配送系统,已售出85斤,收入4250元。而这些收益,还能在星宁生态圈内直接兑换商品或服务——从星宁影院的电影票到无人酒店的住宿券,一应俱全。
除了种菜创收,光伏板带来的“电力经济”同样火热。星宁地产独创的“量子微电网”系统,让每家每户都成为小型发电站。白天,光伏板产生的多余电力自动上传至社区电网,智能合约实时结算收益;夜晚,当住户用电需求增加时,电网再以优惠价格反向供电。某It工程师在抖音展示自家的电费账单:过去每月电费800元,如今不仅零支出,还累计获得补贴1.2万元。
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彻底改变了居民的生活观念。在星宁社区的线下活动中,“阳台种菜大赛”“家庭发电王争霸赛”等赛事吸引了数千人参与。参赛者们比拼谁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谁家的光伏板发电量多、收益高。获胜者不仅能获得星宁集团的丰厚奖品,还能将种植经验、省电技巧上传至社区平台,换取积分和荣誉勋章。
随着影响力扩大,星宁地产顺势推出“社区经济共享计划”。机械臂物流队穿梭在楼宇之间,将住户多余的农产品配送到需求者家中;社区内的无人超市开辟“居民自产专区”,机械臂自动上架、定价;甚至衍生出“种菜顾问”“电力规划师”等新兴职业——由精通种植和电力管理的居民为他人提供有偿指导。
在杭州某星宁社区,一位全职妈妈通过经营“阳台农场”,月收入超过2万元。她不仅在社区内销售蔬果,还通过直播分享种植技巧,吸引了数十万粉丝。“没想到在家里种菜也能成为事业!”她在直播间展示自家的智能种植系统,机械臂正熟练地为番茄植株打杈,“感谢星宁,让我实现了时间自由和财务自由。”
沈知意的智能终端不断弹出好消息:星宁地产新楼盘的预约量突破百万,其中80%的购房者是冲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而来;政府相关部门主动联系,希望将星宁的社区模式作为绿色建筑典范推广;甚至有海外城市发来合作邀约,想要引进这套“未来生活系统”。
“启动‘全球生态社区计划’。”沈知意对着高管团队下达指令,全息屏幕上,全球地图的关键城市逐渐被星宁的LoGo点亮,“我们不仅要建造房子,更要打造一个人人参与、自给自足的未来生活生态圈。”而此刻,在星宁社区的千家万户中,机械臂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光伏板持续吸收着阳光,有机蔬菜茁壮成长——这,就是科技赋予生活的无限可能。